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8 09:26:24

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业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安全生产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重点总结了工程施工管理对策。

关键词:工程 , 施工管理 , 问题 , 对策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is a multiple accident of industry, safety production must follow the "safety first, focus on prevention" and the policy.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urrent build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emphatically summarized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面,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新结构、新材料以及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因此,相应的施工管理也在不断发展中。

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建筑行业安全事故频发,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建筑施工的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和交通,给国家及成千上万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这给新时期的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另外,建筑产品普遍质量不高,工程质量投诉以下。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 施工管理意识薄弱。

通过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分析发现,从业人员质量意识薄弱,职业技能低下,是建筑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在这个重要的环节中,不少从业人员质量意识薄弱,违反操作程序与规程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一些施工企业为赶工程进度,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2、 施工人员技能不高。

建筑市场的建筑工人主要来自农村,甚至九成以上的农民工未参加过技能岗位培训或未取得有关岗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大部分只是小学或初中毕业,文化程度较低。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同时也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3、 合同管理不规范。

由于中国建筑市场不成熟,竞争异常激烈,竞争手段也花样百出。有些企业为了能揽到工程,即使合同存在霸王条款,施工企业也会接受。但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盈利,往往临时随意修改合同条款,合同违约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

4、 施工监理素质过低。

施工监理是在施工阶段对施工项目所进行的监理,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施工安全、质量、投资和工期等满足业主的要求,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工程监理市场不规范,施工单位随意压价,工程监理为了能够得到项目而勉强接受,抑制了工程监理的积极性,难以起到工程施工监理应有的作用。

5、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

施工企业管理者对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致使一些从业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对材料检测工作,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没能严格实行质量双控,有的材料甚至没有出厂合格证和检测合格报告单,更有甚者低价购买一些不合格的材料,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二、工程施工管理对策

1、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联合检查验收, 排查安全监督管理死角

改变过去建筑工程项目竣工由质量安全监督站检查验收的做法,实行由检察、监察、审计、计划、财政、城建等部门联合检查验收。要求工程质量、安全保障、廉政责任全部合格,如有一项不合格,都按不合格工程处理。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等问题,要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2、严格建筑工程招投标程序,落实《建筑市场廉政准入规则》,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凡是建筑工程、建筑项目的实施,都必须进入招标,严格检验投标企业的资质,查明该企业有无不良记录,是否在建设部门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彻底禁止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参与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活动。投标企业中标后,坚持在签订施工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责任书。在工程竣工时一一并检查验收。建议中标企业在施工前向安全监督部门缴纳一定数量的安全施工保证金。用经济手段约束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在安全、稳定、廉洁的环境下顺利进行。进一步加速西部大开发的健康稳定发展。

3、对施工单位市场行为的监管、约束

加大承包与分包单位(尤其是非法挂靠)对质量、安全事故的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逐步推行承包履约保险制。严格资质审查,加强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全面落实动态管理。保证进入工程领域的企业具备从事建设工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技术、管理素质和适应不同工程规模、技术管理等级要求的不同综合等级水平评判的重要依据。考评企业人员综合素质、技术、管理和能力,推动企业建立自检、自测、自我完善的最直接、有效的控制手段。任何时候都必须注重工程质量管理过程控制关键点,由此入手,发现按资质标准淘汰或考评降级或者停业整顿的问题严重的企业。严格执行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和全员培训上岗制度。

4、加快推行建设监理制的步伐,完善监理制的各项配套措施

监理制的推出能够保证从第三方的角度、工程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能够加强对质量形成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在对工程领域实行宏观调控时,应加快推行监理制,提高建筑工程监理地位。同时要完善监理制的各项配套措施,要以法制加强对监理的考核约束,实行质量追偿制度。质量监理人员签字的项目,如出了质量问题,应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并记入监理工程师的个人工作档案,作为对本人工作考评的依据。同时要加强监理人员资质的审查,对、乱用职权受贿、严重失职的监理人员,要及时取消其监理资格,追究责任。

5、加强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直接监管

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多,涉及到方方面面,根据我国的国情,总结几十年的经验得出一个结论,要把工程质量管好,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有效的质量控制的管理体制,这个体制包括2 个方面:

(1)政府监管

政府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监督是通过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来实现。宏观管理就是政府通过立法、建制,构造一个市场的运行规则,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微观管理就是政府对具体的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

(2)建筑单位负责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一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监。特别是目前建筑工程普遍实行监理的情况下,应针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健全执法运行机制,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新模式。

6、推进工程领域劳动力市场的建设

政府应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建设, 使之尽快成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储备库,这是工程行业振兴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提高工程质量的基础。笔者认为工程领域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有限度地开发劳动力资源,整个工程产业的发展从注重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要求工程领域的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度”的限制。政府应建立必要的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使农民工的进入有一定的难度,从而使工人的操作水平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科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易思游.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之我见[J]. 陕西建筑, 2011,(03) .

[2] 晋东平. 浅析工程施工管理[J]. 陕西建筑, 2010,(06) .

[3] 熊四维.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的分析[J]. 陕西建筑, 2011,(03) .

[4] 朱满华. 浅论建筑施工管理技术[J]. 陕西建筑, 2011,(02) .

[5] 李孝明. 浅谈现场施工管理[J]. 陕西建筑, 2006,(02) .

[6] 王慎睿.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控制[J]. 汕头科技, 2011,(03) .

[7] 王睿,杜东海.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28) .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节能设计在工业建筑中的实现 下一篇:浅谈荷关路低液限粉土路基施工技术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