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如何构建有效初中数学课堂

时间:2022-09-18 09:19:27

简析如何构建有效初中数学课堂

【摘 要】讲究课堂教学的优质有效性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就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和基本的途径。有效课堂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14

初中数学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学好课本上的内容,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寻找导致课堂低效的原因,针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创新更为高效的教学方式,同时注重提高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一、明确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

作为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理念必须理解全面,掌握透彻。首先,数学有效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目中有“生”,树立“教”是为了“学”的服务思想。离开“学”就无所谓“教”。教师的任何举措都是为了一个宗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其次,数学有效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学生的学为主体,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中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上。再次,数学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使每堂课的学习,在活动中充分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感受。最后,数学的有效教学,注重反思与创新。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数学推理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的特殊性以及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初中学生活动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探究,自我{整。只有做好了教学中的反思,才能做到“去伪存真”,从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二、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数学教与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重视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

(一)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合理的技能目标

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综合心理、品质等个性特点是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在上课前,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了解学生上课所需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要了解学生对数学新知识或问题是怎样思考的。不同的学生,技能训练需要的素材和过程都会有所不同,可以采用个别化目标的设计方法,结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训练流程。

(二)根据整体布局灵活调整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由于能力培养和态度形成等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在目标设计时,一定要从一个学期的整体教学分布的角度设计目标,才能使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渐近性。因此,不能过分强调每节课都要实现哪种目标,而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将情感目标和其它目标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目标的整体性。当然,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实现学习目标,也为了便于检测目标达成情况,要求教学目标在表述时语言要明确,行为动词要准确,尽可能量化。让学生知道经过自己努力,我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方法

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丰富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快速提高。

(一)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多媒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多媒体,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生动与形象的法宝。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形象,易于理解。加上多媒体可以利用声音、动画、图片与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视觉与听觉冲击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初中学生兴趣爱好,找到学生兴奋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讲解《轴对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观察形象的轴对称图形之后,对轴对称的概念进行总结。在多媒体的引导下,让学生探索数学概念,远比让学生直接理解课本上的数学概念要简单得多。丰富多彩的课件内容,有利于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利用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操作中理解数学知识,会让数学课堂乐趣有所提升。教师要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出发,组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主动性。比如在学习《平移》和《旋转》的时候,教师只给学生一种图形,让学生通过一种图形的平移、旋转去绘制一幅他们认为具有美感的图画。这样的活动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初中学生的斗志,促进学生深入到数学学习中,全面理解数学知识。

(三)利用反思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反思,对于课堂效率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问题可以很容易地在课堂中解决,但脱离了教师,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很有可能找不到解题思路。如此可见,学生对教师形成了过强的依赖性。而引导学生进行日常总结与反思,有利于学生将更多的课堂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数学知识,以此提升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如在讲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时候,经过课堂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失误与不足,积极总结,认识到自己学习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反思成果,对于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较为重要。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每个数学老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定能大为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春峰.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12)。

[2]蒋祖珍.探讨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8)。

上一篇:小议初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下一篇:如何有效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应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