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精彩继续

时间:2022-09-18 08:14:22

下半年,我国零部件出口增长可能由“稳”变“快”,全年增幅有望保持在30%以上。

零部件产品由于性价比高、生产模式灵活多样等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出口的拳头产品之一。尤其对于整车而言,占比高达全国整车出口金额的70%,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0年,受益于海外主要经济体回暖、整车行业持续拉动等多重影响,零部件行业出口呈现出了加速跑的态势,在2月份实现同比100%以上的增长。目前,虽然中国零部件单月出口金额已经超过10亿美元,但主要集中在轮胎、轮毂等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的帽子短期内仍无法摘除。我国对新能源汽车扶植力度的不断加大,为零部件产品的技术升级提供了创造性的思路和全新的平台。相信假以时日,中国零部件产品将搭上全球新能源发展的快车,成为技术竞争力和成本优势并存的零部件输出国。

近期走势

中国零部件产品于2008年实现出口312.91 亿美元,同比增长10.31%;但之后的2009年,行业出现了10个月的平均超过15%的同比下降。2009年12月份,汽车零件、附件和车身出口金额为16.72亿美元,环比增长了16%,同比增长30%,恢复强劲。从月度数据来看,零部件出口已经基本恢复到经济危机前的水平。

2010年第1季度,零部件行业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2月份,零部件出口实现金额14.1亿美元,环比下滑11.5%,同比增长103.9%。3月份,行业实现出口金额15.3亿美元,环比增长14.5%,同比增长46.0%。到4月份,我国零部件出口金额自2009年11月份以来已连续6个月取得同比正增长,且增速持续提升。短期来看,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处于恢复过程中,我国零部件出口仍将稳定增长;从中长期来看,我国零部件具备较高的成本优势,长期发展空间较大。预计2010年全年,零部件出口将保持稳步上涨的态势,下半年甚至有可能从“稳”变“快”,全年增幅有望保持在30%以上。

驱动力因素分析

世界贸易持续恢复

世界经济的缓慢恢复继续刺激着中国产品的出口恢复。2010年4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30.5%,增幅超过3月的24.3%。由相关数据可以看出,5月的出口同比增速将达到35%左右,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中国出口态势明显好于预期。

对于零部件行业而言,中国产品出口目的地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增幅缓慢,但凭借着稳定的回升势头,其升势可以预期,而欧盟是唯一一个表现出不确定性的地区。但可喜的是,2010年1-4月,我国内地对欧盟的出口总额也获得了约30.4%的同比增长,即使下半年欧元升值等其他因素对其国际贸易产生负面影响,全年我国对欧盟保持出口正增长也是没有问题的。

整车业销量提升

整车海外销量增长推动零部件配套收入上升是行业增长的主要来源。2010年初,汽车出口借助2009年的助推开始反弹。1-2月,我国汽车累计出口6.6万辆,同比增长74%;3月份,仅汽车行业出口一项,环比增幅就达到48.7%,同比增长也达到77.7%,表现惊人。整车的出口加速正是由于全球需求的回暖,而由此带动了跟随整车出口及配件市场对于相关零部件的缺货,从2009年10月开始,零部件行业订单即开始反弹,从而开始了这一轮的产能持续释放。

新能源战略助推

2009年3月20日,《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2010年6月1日,仍处于“童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收到了企盼已久的第一份“儿童节礼物”: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市场期待已久的私人购买新能源车可获得国家财政补贴终于提上了日程。这一决定令新能源行业中的零部件产品,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锂电线路、镍氢线路、电机、电控等产品,结束蓄力阶段,完成了长线投资价值的等待,开始进入发展时期。

中国新能源汽车起步晚,整体科研实力落后,技术受制于欧美汽车强国。而零部件的发展更是较整车发展滞后。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日趋成熟,但作为世界整车制造厂商主要零部件提供国的中国却在这一领域表现较弱。技术、工艺的不具备令中国零部件企业无法在新能源汽车这一空间抢占世界市场。长期以来,面对世界汽车强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我国零部件配套厂商也只能望洋兴叹。而这一过程与20年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带动零部件行业发展的过程如出一辙,零部件这一中游行业,只有在下游汽车制造水平逐步成熟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快速发展。中国的零部件产品仍然具备很强的成本竞争优势,只要越过最初的发展瓶颈,成功与世界需求完成接轨,进入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车装配体系只是时间问题。

综上所述,2009年底开始回调的零部件行业的盈利能力已经基本恢复到2007年的历史最好水平。预计2010年汽车零部件板块出口业务整体收入增幅将有望达到30%以上。这一数据将会好于其下游产业的整车生产厂商。随着全球国际贸易的不断提速和整车产业产销增速的理性回归,2010-2011年零部件行业国际贸易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

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在每一个细分子行业中不但有众多的公司参与竞争,而且公司的规模普遍较小、并缺乏核心制造技术,行业长期以来与国际进行竞争的最有力武器仍是低廉的价格。纵观中国零部件生产企业,年销售收入在100 亿元人民币以上规模的企业只有寥寥几家,与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相比差距巨大。同时,由于规模小且缺乏核心技术,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受到整车企业和上游原材料企业的双重挤压,在产品定价过程中缺少话语权。因此,规模和核心技术是企业提供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也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传统汽车行业,中国落后世界先进水平几十年,这一差距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弥补。但在方兴未艾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各国所处地位却并不悬殊,在该领域中国与国外的差距要远远小于传统汽车。因此,如何抓住这一时机,在很好地利用中国的成本和市场优势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的发展和壮大,迅速抢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市场,才是中国零部件生产企业应该思考和把握的。在经历过金融危机的阵痛之后,中国出口型企业开始由“ 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而创造不仅仅针对于产品的改造,更应该针对于未来机会、未来市场、甚至未来需求的把握。新能源给中国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也为行业未来的全球化走势,增添了新的方向。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零部件企业利润进一步降低;

成品油价格仍有上调空间,用车成本可能进一步加大,对零部件行业产生传导作用;

贸易保护持续恶化的风险;

信贷政策、财政政策大幅收紧及人民币汇率调整的风险。

上一篇:民营企业:竞舸正当流 下一篇:玻璃“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