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布袋戏文化历史论文

时间:2022-09-18 08:13:13

两岸布袋戏文化历史论文

一、台湾布袋戏历史

到康熙三十六年(1696),漳泉的戏曲渐渐传入台湾。乾隆年间,皮猴戏(皮影戏)跟随布袋戏一同传入台湾。因此,台湾的布袋戏渊源应追溯到漳泉地区。早期的台湾布袋戏,可见到泉州南派戏曲的影子,题材多采用历史典故与民间传说。后因南派戏曲没落,台湾布袋戏则采用北派乱弹乐曲,以武戏手法打破原来的安静文戏。这种活跃激进的乐曲,渐渐受到中大型民间娱乐活动关注,他们开始采用布袋戏节目,戏班也越来越受到民众欢迎。只不过这种武戏手法,容易让观众产生对布袋戏的错觉,认为那就是一部纯粹打打杀杀的剧目。到台湾日据时期,布袋戏被迫变装,从汉服变身为和服,从大弯刀变成武士刀,促使操偶者打破传统,变幻出不同的风格。到统治时期,因政治背景变革,布袋戏搬进戏院出演,考虑到戏院空间较大,又要确保观众能看见,戏偶由小变大,并配合灯光的效果,这样就改变了过去的演绎方式,这也成为台湾布袋戏的转折点。而随着布袋戏的发展,它变得既有文戏也有武戏,剧情也改成连戏剧的形式。木偶不再是过去传统的小偶,而是采用大偶,其重量比过去重数十倍,由以前一人操演多角变成多人共同操演一到两角,这样一来,有时排偶戏的人数大于看戏的人数。这些变化成为民国时期台湾布袋戏的重要特色。随着宣传的加剧,戏迷的增加,台湾布袋戏开始出现“偶”化成人的现象。在偶的“人化”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人的“偶化”过程,[6]如金光布袋戏(又名“黄俊雄布袋戏”),由代表忠孝节义的史艳文、心狠手辣的藏镜人、正邪不分的黑白郎君这三个角色构成。现实中人们常常以这三个角色的诗号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表示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待人处事风格;部分更入戏的戏迷则会将自己的脸刷成一黑一白,通过扮演黑白郎君一角,体验木偶穿梭正邪幽灵的。随着现代先进的电脑多媒体技术、炫彩灯光音响组合、多元文化因素融入,台湾布袋戏将传统文化和高科技因素融合到了一起。黄俊雄之子黄文择创建了“霹雳布袋戏”,因每剧都有“霹雳”二字开头而得名。它以40-45集为一剧,人物有一百多个,并且迎合现代人求新求变的胃口,以电视、电脑、会展等为传播途径。故事大纲采用三大主角:融合日本文化元素以东瀛身份出场的莫召奴,代表西洋文化元素以嗜血族身份出场的西蒙,代表佛道儒文化出场的三先天(三教顶峰)等,这构成每剧的精彩看点。除此之外“,霹雳布袋戏”另一大特色在表演者黄文择,他号称“八音才子”,以一人之声配八人之音,人物形象涵盖男女老少、邪魔歪道,给“霹雳布袋戏”增加了亮点。故事剧情也不再局限于文武双全、正邪较量,还穿插了人物变身、儿女情长。木偶本身不再只重视四肢运动,而同样着重眼部刻画、嘴角张合,必要时还配合故事情节流泪吐血、泡澡喝茶,服装不局限于黑白红的统一色调,而是每个人物全身着装,从头到脚都华丽无比,武器琴笛细致玲珑。配乐更是打破了过去单一化的敲锣打鼓,而选择中西合璧的大型交响乐,每个季度还会在高雄举办“霹雳交响音乐会”,演奏者来自五湖四海。总而言之“,霹雳布袋戏”成为了台湾的文化产业之一,并成功迈入国际市场,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具有重大意义。

二、两岸布袋戏的思想:传统与时尚

闽南布袋戏以泉州“南派布袋戏”最为出名,它与漳州“北派布袋戏”虽然同为手掌戏,但表演形式、蕴含思想、背景故事均不一样。“南派布袋戏”以“文、静”为名,泉腔(南曲)演唱,“说书”形式,吸收了大量的闽南音乐与民间传说故事、谚语等,[5]92如《孙翠娥替嫁》、《正德游大唐》、《包公案》等历史长剧,故事涵盖人性的正与邪,人间冷暖,引发观众深思。而“北派布袋戏”以“武、动”为主,通过《三国演义》等类似的故事歌颂兄弟义胆、斗智斗勇、精忠报国,这些可歌可泣的主题为戏迷带来了积极的正能量,成功地宣泄了消极情绪。台湾霹雳国际多媒体公司推出的《霹雳系列布袋戏》,一播就播了几千集。故事内容曲折、高潮迭起,它不仅将中国传统的儒、道、佛教义、哲理融汇在不同代表人物中,套用所编的故事架构配合武打深入浅出。一些剧集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如参照《孙子兵法》,配合当今文化背景、政治局势,隐喻现实的矛盾,故事引人入胜。另外,它还结合网游充满奇幻特色,充分运用戏偶跨越时空,如上天界、死国、异度魔界等,甚至还出现仙兽“咪吱”。由于王朝、国度数量增多,人物个性因此也变得复杂,不同国家的统治者代表各自利益,很难分辩出谁善谁恶、谁正谁邪“。霹雳布袋戏”打破传统布袋戏法,或者说是打破了闽南布袋戏的正反派“约二分法”结构。因此,我们会发现一些并不正派的角色受到戏迷朋友的追捧,原因是这些角色在处事或对待朋友上比正派人士更讲究道义。当然,故事的内容、主题并不是与现实毫无关联的闭门造车“,霹雳”编辑们不仅有来自正规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有普通业余,他们相信“要让观众有参与的感觉,才能抓住他们的心”。[7]

三、两岸布袋戏的传承:习俗与产业

文化的传承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然而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台湾地区尤为注重。虽然布袋戏起源于内陆,但因很多条件制约,闽南地区的布袋戏仍旧保存着泉州、漳州式风格,木偶依旧靠手掌控制,需要现场搭戏台方能演出。其传播范围比较小,除了从事布袋戏的戏班子,一般群众很少接触到戏偶。在演出时,由两个人操纵戏偶,即顶手与下手。顶手也叫头手、正手,而下手又称二手、副手。[8]两个人分别念自己的旁白,其他人则在背后敲锣配乐。此种方式仍受老一辈戏迷喜爱,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文化出现断层,年轻一代对此感兴趣的不多了。而台湾霹雳布袋戏打破了过去手掌布袋戏的演出方式,戏偶放大到80厘米左右的高度,并与电影、电视、游戏、动漫等相关产业结合,还与台湾国际机场等商家进行广告合作宣传,制作了许多精美产品热销海外,最终打造出大型霹雳武侠奇幻世界国际公司,成为台湾家喻户晓的文化产业。在“霹雳王国”外还有这样一批戏迷,年龄大多在20到35岁之间,他们自封为“道友”,成为霹雳布袋戏一百多号人物、不同角色的粉丝。道友们用自己的方式宣传喜爱的偶像,因此不需要霹雳布袋戏额外的宣传,这些道友心甘情愿的“卖命”。另外,台湾知名连锁超商“全家”每年会推出当季霹雳主题的霹雳公仔,这样道友们在自己的家中通过公仔也能演绎霹雳布袋戏,还有许多道友将此作为收藏品珍藏。两岸布袋戏的发展走向完全不同,福建闽南地区的布袋戏虽然保留了传统文化,但它更多的只是一项民间娱乐活动,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而在台湾地区,布袋戏弥补了以前的缺陷,结合时展的需求,逐渐将这项本是民间习俗的文化变成商品市场上热销的产品,形成了一顶不可替代的非物质文化产业。台湾布袋戏得以成功转型,主要靠黄氏父子打破传统思路,迎合时展的需求,切入市场空白,他们不局限于过去的习俗、方式,更没有打压、抛弃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转变思路,将它们发扬光大。霹雳布袋戏的成功经验值得内陆地区借鉴,同时也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作者:莫传玉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上一篇:主观色彩油画艺术论文 下一篇:医学基础生物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