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展

时间:2022-09-18 07:40:24

试论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展

【摘要】 牙周病主要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疾病, 其是口腔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此病主要有累积牙龈组织的牙龈病以及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的牙周炎两类。由于早期牙周病的症状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 导致牙周组织长期处于发炎、感染的状态, 从而使炎症不断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 并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关键词】 牙周病;牙龈病;临床治疗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1.213

牙周病[1]是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骨质、牙周韧带和牙槽骨因炎症所致的一种疾病, 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 也是导致牙齿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目前, 我国牙周病发病率仍在不断升高, 并且儿童、青少年的发病率高达90%, 成年人发病率则高达98%, 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本文对牙周病临床治疗的进展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牙周病的概述

牙周病是口腔科[2]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它主要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疾病, 此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分别是累积牙龈组织的牙龈病以及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的牙周炎。由于早期牙周病的症状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 导致牙周组织长期处于发炎、感染的状态, 从而使炎症不断反复发作, 严重损害患者口腔咀嚼功能, 为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造成较大的困扰, 影响患者健康。牙周病的主要症状有牙齿松动、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牙龈出血等。由于牙周病主要发病人群年龄较小, 并且此病病程较长, 容易反复发作, 若病情严重还会引起患者其他疾病的发生, 所以此病在口腔科中一直是较为难治的病症。

2 牙周病的主要病因及危险因素

2. 1 口腔局部因素

2. 1. 1 菌斑微生物感染 牙周病主要的发病因素就是菌斑[3]微生物感染, 其也是牙周病发病的始动因素。通常患者都因为炎症、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牙龈出现红肿、出血甚至流脓的情况发生, 并且长时间不能恢复, 还不断反复发作, 从而导致患者无力咀嚼、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低下,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 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相关科学研究表明, 人体口腔内存在的细菌群种类比较复杂, 光牙周袋内就存在着上百种可培养的细菌, 而多种细菌的混合作用会导致机体防御系统以及牙周组织受到破坏, 进而引发各种牙周病。

2. 1. 2 牙结石 牙结石[4]是一种沉积在唾液腺开口处的牙齿表面以及颈部的已矿化菌斑。牙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种:①有机磷水解受到退化细胞的磷酸盐酵素的影响, 产生磷并附于牙齿表面, 从而形成牙结石;②口腔内存在的细菌使口腔唾液的酸碱值升高, 从而使唾液里所含的蛋白质被分解, 产生出钙盐并沉积在牙齿表面。牙结石在口腔中是一种异物的存在, 它的形成不仅影响口腔卫生, 还对牙龈产生压迫, 使牙周组织长期受到刺激并导致牙周组织受到细菌的感染, 从而引发各种牙周疾病。

2. 1. 3 其他因素 导致牙周病发病的其他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存在创伤性咬合、张口呼吸、不良的牙齿修复物、口腔内食物的嵌塞等,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牙周组织受到损伤, 进而引发牙周组织炎症。

2. 2 身体因素

2. 2. 1 系统性疾病因素 系统性疾病也是引发牙周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血液类疾病, 由于血液类疾病和牙周组织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 因此大多数的白血病患者或其他血液疾病患者都存在着牙龈出血、肿胀、溃疡等情况。并且, 牙周病还很容易诱发其他多种疾病, 比如由于口腔内细菌通常会进入到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 从而使人体动脉以及心脏受到细菌的影响, 若长期受到这些细菌的污染并且不予以治疗的话, 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心血管疾病, 严重危害生命健康。另外, 相关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5倍, 并且牙周病也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 其中原因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较差, 容易被细菌感染。

2. 2. 2 遗传因素 遗传是指上一代将自身的身体各种信息通过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其中包括牙齿的寿命。人体基因[5]中若抵抗牙周病的DNA组合出现缺陷, 就很有可能导致罹患牙周病。

2. 2. 3 吸烟以及精神状态 相关研究表明, 吸烟以及精神状态是引发牙周病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会对微生物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并且在吸烟时会使口腔内的环境处于一个缺氧的状态, 从而给厌氧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衍环境。另外, 吸烟还会导致吸烟者的机体免疫力不断下降, 使病原菌[6]更轻松地侵入口腔, 造成牙周组织损伤, 从而引发牙周病。因此, 吸烟者相对于不吸烟者来说罹患牙周病的几率更大、病情更重, 并且对牙槽骨的破坏速度更快。精神压力虽不会直接造成牙周病, 也并不是牙周病的始动因素, 但是精神若长期处于高压状态, 会促进病变的快速发展,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有关研究报道, 我国在婚姻矛盾、生活受折、精神压力等状况下的人群牙周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 因此, 可以说明, 精神因素也是引发牙周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3 牙周病的临床治疗进展

3. 1 常规治疗 牙周病常规治疗有三个方面, 分别是基础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局部药物治疗, 并将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形成联合治疗模式[7]。基础治疗主要是采用机械对牙结石、牙菌斑进行清除, 从而避免出现菌斑微生物感染, 造成牙龈发炎。一般治疗方法采用龈上洁治术以及根面平整术, 将口腔内牙周组织菌斑以及牙结石等异物得以清除, 为牙周病的控制提供良好的条件;药物治疗是整体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其中较为常用的药物有替硝唑、螺旋霉素、消炎痛、阿司匹林、盐酸米诺环素等;局部用药可以采取盐酸米诺环素, 将盐酸米诺环素置于牙周袋内, 可以有效提高牙周韧带细胞的生物活性, 从而促进牙周新附着的形成, 利于牙周组织的愈合以及再生。

3. 2 药物治疗 用于治疗牙周病的药物有很多, 一般有作用于病原因子的抗菌疗法、作用于骨吸收过程的阻断疗法和中医药治疗。抗生素可有效地治疗牙周组织病, 但因牙周病的特殊致病菌问题尚未解决, 因此选用抗生素仍然处于盲目状态, 为了防止形成耐药菌株, 破坏口腔微生物生态平衡, 减少对宿主的副作用, 应当遵循以下原则:①首先进行基础治疗, 若基础治疗反复进行效果不佳者, 可结合使用抗生素[8]辅助治疗;②急性感染的牙周炎症可考虑首选抗生素, 但在取得明显疗效后应立即停止, 治疗剂量的抗生素长期使用是禁忌的;③尽量选用小剂量和窄谱抗生素;④尽量采用局部控释的给药途经。其中常选用的口服药物有四环素、螺旋霉素、甲硝唑、青霉素、红霉素、麦迪霉素、盐酸林可霉素(洁霉素)等。

3. 3 中西结合治疗 我国传统中医学中认为, 引发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胃火炽盛、肾气亏损、牙周失养等, 并且将牙周病分为中焦热盛型、肾气亏损型、阴虚火旺型。中医中的治疗方法也讲究扶正固体、辨证施治[9], 主张滋阴补肾、清胃热等方法用于牙周病的治疗。将中医学中的方法配以基础治疗, 使两者相辅相成, 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 4 手术治疗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是牙周病总体治疗计划的第二阶段, 是牙周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牙周炎发展到较严重阶段后, 单靠基础治疗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对牙周软、硬组织进行处理, 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从而保持牙周组织健康, 延长患牙在口腔内的寿命, 维持牙列的完整性, 促进全身健康。手术治疗中有三种手术形式, 分别是再生性手术、重建性手术、切除性手术。其中切除性手术是指将发生病变的牙周组织以及牙槽骨进行切除, 此手术方法疗效显著, 但是不良反应较大, 极有可能会造成附着龈畸形, 因此, 应对此手术慎重选择;重建性手术的目的不再是消除牙周袋, 而是使袋变浅, 重建牙龈和牙槽骨的生理外形, 有利于菌斑控制。仅切除病变的袋内壁组织, 保留并翻起外侧健康的组织瓣, 彻底刮净感染的肉芽组织、根面牙石, 再将软组织瓣原位复位, 达到使牙周袋变浅、促进骨修复的目的;再生性手术的目的是促使牙周附着结构的再生, 即在病变部位的牙根表面形成新的牙骨质, 有功能性排列的牙周膜主纤维束附着其中, 并与新生的牙槽骨相连, 形成新的牙周附着。

4 小结

由于牙周病存在反复发作性, 在治疗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很容易造成牙齿缺失、引发各种全身性疾病。因此, 爱护牙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10]牙周病的关键。想要有效预防牙周病, 应加强健康宣传, 展开相关的口腔教育指导, 普及牙周病的相关知识, 保持个人良好的口腔卫生, 并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从而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娜, 曹卫彬.牙周病修复治疗的研究进展.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5, 42(5):564-567.

[2] 刘丽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中国社区医师, 2015(24):80-81.

[3] 孙振龙.牙周病致错畸形正畸治疗中邻面去釉治疗的效果研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16):26-27.

[4] 束蓉.与口腔修复学相关的牙周病学理论与实践.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5, 50(3):129-133.

[5] 丁辉.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医学信息, 2015, 29(33):28.

[6] 李洪娇. 牙周基础治疗对伴张口呼吸牙周病疗效的临床研究. 山西医科大学, 2014.

[7] 李旭.牙周病应用西吡氯铵含漱液的治疗效果观察.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5, 31(7):165-166.

[8] 彭海艳.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当代医学, 2015, 21(2):73-74.

[9] 陈翠婷, 邹菡, 肖峰, 等. 行为认知六步法应用于社区人群牙周病防治相关研究.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5, 9(2):31-34.

[10] 廉洁, 刘荣森.牙周维护治疗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现状.医药杂志, 2015, 27(5):110-113.

[收稿日期:2015-12-25]

上一篇:急诊优质护理对严重胸外伤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燃煤电站超临界锅炉结焦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