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娃娃”“蛋宝宝”为何也贫血

时间:2022-09-18 06:43:43

“奶娃娃”“蛋宝宝”为何也贫血

营养性贫血是因缺乏生血所必须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所致。当婴幼儿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3岁以上儿童低于120克/升时,就可确诊患上了贫血。根据近年调查统计,我国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高达10.3%。近年生活条件已有明显改善,宝宝吃蛋和奶并不少,为何会患贫血?

饮食与吸收是问题所在

先天因素易致贫血 正常足月儿从母体所获得的铁只能维持出生后3~4个月的造血需要。但是早产儿、双胎及母亲患有贫血会使宝宝储铁不足;婴儿生长发育快,血容量增加迅速,也易贫血;此外,正常婴儿每天排铁比成人多,由皮肤损失的铁也较成人多,以上因素易使宝宝贫血。

饮食结构不合理 不少宝宝喜欢吃牛奶、奶制品及鸡蛋,且占了饮食的大部分,这种做法反而会患上贫血。因为1岁左右的小儿每天需要8毫克的铁,可是每500毫升牛奶含铁量仅为1毫克,而且牛奶中的铁吸收率很低,仅为人奶的1/5,约10%。同时,大量进食牛奶会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不少小儿对牛奶过敏,导致肠道少量慢性出血,长此下去,最终导致贫血。鸡蛋中的铁存在于蛋黄内,每100克蛋黄含铁1~3毫克,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许多小儿热衷于吃荤菜,不爱吃蔬菜和水果,这样就缺少了叶酸的供给,骨髓内的红细胞不能发育成熟,使释放到血液中的红细胞寿命缩短,也会引起贫血。

消化吸收有障碍 有些孩子喜欢吃零食、油炸食品、油腻食品、冷饮,结果使胃肠道负荷过重,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使铁吸收减少引起贫血;小儿经常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也会对铁的吸收产生负面影响;有些食物对铁吸收不利,如菠菜、草头内含有大量植酸及草酸,能降低肠内铁含量,阻碍铁的吸收;蛋黄内铁含量虽然较高,但是吸收率很低。

贫血危害宝宝健康

当宝宝表现烦躁不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活动、反应减慢、食欲减退及异食癖等现象时,就有可能缺铁了。一旦发觉口唇、口腔黏膜、甲床、手掌、足底变得苍白,则很可能有贫血。贫血发生后,血红蛋白供应脑的营养和氧不足,影响了幼儿脑的发育。缺铁的婴幼儿常会发生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性格孤僻,偏食,夜间睡眠不安,易怒,如果病程长,则难以恢复,甚至影响终身智力。

科学膳食,防治宝宝贫血

及时添加辅食 足月儿自4个月后,早产儿自2个月后就应及时补充铁。开始每日可给予1/4蛋黄,以后逐渐增加。要注意鸡蛋不要与牛奶同吃,因为蛋黄中含有磷酸,与牛奶同服会影响铁的吸收。5~6个月加菜泥、水果泥。动物的肝脏富含各种营养素,是预防营养性贫血的首选食品。每100克猪肝含铁25毫克,且也易被人体吸收。婴儿从6个月开始就可喂猪肝泥,鸡鸭肝也是不错的补血食品。各种瘦肉有不同含量的铁,其吸收率也高,可以做成小儿喜爱的各种菜谱。

合理调配饮食 给宝宝的饮食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吃些含铁及叶酸多的食物,如动物肝、黑木耳、豆制品、全麦面包、玉米、小米、赤豆、蜂蜜、绿色蔬菜等。

烹调技术科学 用铁锅烹调食物可预防缺铁性贫血。要尽量避免过度蒸煮食物,因为经高温烹调后,可使50%以上的叶酸及30%的维生素B12遭到破坏。

合理使用铁剂 宝宝患了贫血,服用铁剂最好在两餐之间,以利于吸收。因为铁剂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服后易产生恶心、呕吐。在补铁的同时,可与维生素C或富含维生素C的橘子、猕猴桃、西红柿等一起吃,因为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剂吸收。

(作者每周一下午有特需门诊,每周三、四、五上午有高级专家门诊)

上一篇:女性冬季缘何特别怕冷 下一篇:贫血,也会引起“阳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