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工程管理工作中对质量管理的探究

时间:2022-09-18 04:44:16

关于建设工程管理工作中对质量管理的探究

摘要:目前,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同时对于建设工程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对于目前的建设工程管理工作而言,许多新的突况、新的建设问题以及新的工程管理矛盾不断涌现出来,这就对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有关概念,以及做好该项管理工作的意义所在进行了讨论,并且针对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能够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设工程 质量管理 重要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呈现较可观的发展趋势,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伴随于此的建筑事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对于一项工程建设而言,工程的质量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会对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生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安全问题。

一、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建筑工程质量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全面检测一项建筑工程的结构,衡量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此外,还要考察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并符合了相应的规范标准。其中,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所在,而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建筑工程管理的目标所求。所谓质量管理就是要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合理控制,争取实现理想的建设目标。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要根据企业所承担的范围,将各个建筑过程进行有机结合,组建统一的建筑系统,通过彼此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为提高建筑质量提供可靠保证。

二、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一项建设工程而言,对其质量进行合理管理时十分有必要的。首先,只有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了有效控制和管理,才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塑造美好的信誉,更甚至是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大计。因此,为了展开标准的建设工程,就要事先了解工程所运用的技术以及相关设备。同时,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管理水平,才能够保证施工所运用的技术以及设备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并对其进行综合运用,更好地服务于施工项目建设。其次,建设工程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其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而且施工条件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施工管理的难度。

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

在进行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时,很多问题逐渐涌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的数量逐渐增大,监管人员的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管理需求,这就可能导致监管人员的工作效率逐渐下降,最终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1.2 长时间坚守在监督管理岗位,容易导致工作人员产生厌烦和疲惫心态以及腐败心理,这会严重影响到监管工作的质量。

1.3 需要指出的是,监理单位能够掌握工程质量是否合格,这就使得监理单位具备了获得商业利润的机会,最终导致监理工作的公正性得不到保障。

2、企业结构管理体系还不适应现代工程质量管理要求

对于很多施工企业而言,并没有确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这就使得施工企业并不能很好地服务于项目管理工作。此外,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合理、程序文件不完善,导致管理手段不能满足先进管理需求,这就使得管理效率得不到保障、绩效不突出。可见,目前的不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3、工程质量管理配套的法规和政策需要完善

当前,虽然已经颁布了关于施工以及招标工作的相关法律,但是并没有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细则。例如,对于招投标市场时而混乱且竞标不合理。如果承包商以较低的标价获得了施工项目的执行权,那么必然要以其他途径来获取利益,这就使得工程质量受到威胁。

4、质量管理信息渠道不畅通

对于工程管理工作而言,管理公司也具备一定的管理职能,这是业主所赋予的权力。经过业主委托,受托管理公司需要负责好从设计采购到移交生产的整个过程的管理工作。对于工程管理公司而言,其内部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切断了项目组成员与外部进行直接的信息交流的渠道。与此同时,项目组成员做确定的项目信息也需要经过管理公司内部才能反馈到外部,并指导其展开具体工作。

此时,如果信息流通受到阻碍,必然会对项目决策产生影响,更严重的是导致决策者的决策失误,这就增大了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几率。因此,确保信息流通的流畅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1、提高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

对于一项建筑工程而言,主要是通过施工技术人员来操作的,因此其施工技术对于工程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只有提高了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才能够为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首先,要不断强化施工质量意识,将其深入每个施工人员的心中,使施工人员都树立起质量第一的理念。其次,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明确自己的施工目标,并对施工过程进行自我规划。

2、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增强管理决策时效性

所谓信息共享平台是指,在施工各部门分别设立计算机,并将其作为信息主机,在其中腾出固定的存储项目共享信息的空间,然后通过局域网把这些空间进行连接,打造一个为项目组织内部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具备强制性的条款,来确保信息共享平台的有效运转。如果信息共享平台涉及到很多保密信息,那么就要设置多级密码来控制信息的公开度。基于共享信息平台,我们可以对繁琐的信息进行汇总,根据使用者的权限来使用信息资源,以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行动指南,确保他们能够及时作出决策。可见,由于信息共享平台的出现,使得信息的流通完全没有障碍,可以畅通无阻地、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彻底扫清了组织性壁垒。

3、加强建筑材料、设备及建筑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以及设备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且满足产品质量的相关要求。因此,对进入施工环节的材料和构件进行严格审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将材料以及所用设备送到质量检测机构进行监测,杜绝不合格材料与设备混入施工现场,影响施工质量。

4、加强成本控制

在施工的过程中,企业要充分发挥和利益自身的竞争优势,尽可能地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目的在于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资金投入与分配的协调工作,确保施工成本的合理性。在进行项目预算时,需要事先掌握工程单价以及总价构成等情况,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流动动态,因为此时的资金流动不是单纯的循环和运转问题。在进行施工时,资金的价值形态一直在变化,导致价值量也同步发生变化。于是,成品资金最终以货币的形态出现。

5、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只有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够确保所有参与工程的管理人员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对于设计以及施工单位而言,如果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就很难有效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可见,为了做好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需要树立统一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目标,并且将质量管理责任具体到执行者,保证他们做好质量审核工作。可见,只有管理者做好品质与自身的协调工作,操作者将质量意识深深地引入自己的脑海之中,并付诸于实际行动,才能够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完成。

6、加强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

对于一项工程建设而言,监理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现的,对质量管理工作起到监督作用。但是,监理这一行业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导致其很难起到有效的监理作用。因此,政府主管人员必须设法建立健全建立制度,并对其进行严格考核。监理单位一般会业主的委托来进行监督的,因此其地位并没有保障,缺乏独立性。此外,还需要对监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

五、案例分析----陕西某实验小学工程案例

陕西某实验小学地处高新区,占地面积大。政府对这这项工程的展开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工期要求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为了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要将质量意识深入每个员工心中,并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加强对于机械操作的控制力度,确保工程展开切实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最终,该项工程圆满竣工并投入施工,获得建设方的一致好评。

结束语

对于一项建设工程而言,其质量管理任务相对比较艰巨。只有安排合理每一项细节,并且配备相关人员,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下,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保障。在进行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创优工程在获得了建设各方的支持和认可之后,对管理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为工程质量提供可靠保证,必须加强政府监督,建立健全用户评价机制,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钱晓锋,对建设工程甲方管理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年12期

[2] 胡华,解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探讨[J],门窗,2014年01期

[3] 蔡源,探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J],科技创业家,2013年23期

上一篇: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隐蔽缺陷的分析与防治 下一篇:关于安装工程审计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