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学关注人文性的现实意义分析

时间:2022-09-18 04:20:43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学关注人文性的现实意义分析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化,高中语文开始更多地要求突出和体现人文性,强化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有诸多意义,更尊重学生个体的情感和人格,更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更注重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新课程视野下,语文教学关注人文性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如何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给予了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有所裨益。

【关键词】

新视野 高中语文 教学 现实性 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文性又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因此加强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势在必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使学生的知识、情感和意识得到全面健康发展,从而为其未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中语文教学关注人文性的现实意义

1.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素质教育的目标已不仅仅只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它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状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性恰恰迎合了这一时代潮流和趋势,人文性因素的增加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及自身情感的丰富。

2.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人格的培养

现在的很多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集家里万千宠爱于一身,在这种娇生惯养环境下长大的高中生普遍存在情感脆弱、抗挫折能力弱、责任感不强等特点,近年来经常见诸报端的青少年自杀、校园暴力事件便是最好的证明,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性尤为迫切,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大成效便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与各种课外材料,加强对学生独立、全面人格的培养,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生命意识,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善待生命,关爱自我心灵的成长等,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独立人格足够的尊重,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培养。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面临高考压力,承受着繁重的学业任务,致使他们其中多数人沉浸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还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孤僻冷漠,不关心他人,在学习上时刻担心别人超越自己,对同学不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学业帮助,鉴于这种情况,在语文教学中关注人文性时,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善待他人、关爱社会的意识和道德。首先,可运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真诚相待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同情心及关爱之心,学会与他人建立真诚的友谊等。其次,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习惯和意识,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关注社会时事和民间疾苦,正如顾宪成先生所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事事关心”,这种状态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能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4.有利于培养学生关爱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

很多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致使孩子养成了许多坏习惯,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虚荣、懒惰等,而且自恃父母对自己的爱来要挟父母以满足自身不合理要求,稍不如意,就以绝食、离家出走、不理睬父母等来威胁,直至愿望得到满足。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孩子对父母感情淡漠,不知道父母生日、年龄、兴趣爱好等,学生对和自己关系最亲近的父母都如此冷漠,这是他们最明显的道德缺陷,因此关注人文性,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善待父母、关爱家庭的意识与道德,教师可请学生观看相关亲情影片和视频,然后让他们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去理解父母的不易和良苦用心,对父母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体谅等,从而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更健康、家庭更幸福。

二、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性应该采取的举措

1.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和文化教育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授课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高考做准备,在注重人文教育的今天,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进行自主性和体验性学习,注重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独特体验和感受等,比如让学生感受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壮志,让学生体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责任情怀等,总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启迪和精神净化。

2.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情怀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绝对不可小觑的,一个具有较高人文修养及浓厚人文情怀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为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我,注意自己的言行,平时注意进行广泛阅读,做到知识丰富、谈吐睿智,以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逐渐产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从而自觉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这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为学生在阅读优秀书籍的过程中会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高境界的阅读就是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的心灵沟通和对话,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增加了心灵的感性认识,还获得了大量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无形中提高了自身文学素养,获得了人文情怀。

【结 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关注人文性有诸多益处,因此教师要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实践的探索和探究,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虽然这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但我们相信,只要语文教师不断做出积极努力,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林琳. 新课程高中语文人文学习专题实践初探[J]. 语文天地,2011(13)

[2] 陆勇坚.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J]. 西江教育论丛, 2009(02)

[3] 胥明胜. 深化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全面提升教学素质化[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07)

上一篇:浅淡班主任的表扬技巧 下一篇:注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