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花木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2-09-18 03:01:51

沭阳县花木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摘要:分析了沭阳县花木产业发展现状,探讨了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促进沭阳县花木产业提档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木;产业;分析;对策

1引言

沭阳县地处淮北平原,县域面积2298km.2,辖38个乡镇(场、街道),是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花木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本地区一项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花木产业呈现出规模扩大、档次提升、品种增多、载体增加的显著特点,在美化环境、致富农民、发展农业、转移劳动力、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升了沭阳经济的外在影响力,促进了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因多种因素影响,花木产业发展在规模经营、品牌打造、结构调整、市场完善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日前就沭阳花木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走访。

2沭阳县花木产业的现状

近年来,沭阳县花木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县一项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种植规模位居全省第一,约占全省花木面积1/4,在全国县级市中名列前茅。总书记和副主席先后于2004年和2009年视察了沭阳花木,鼓励沭阳在花木产业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点燃了花乡人民发展花木的激情。沭阳花木产业在发展中注重优势产区的培育,已形成了“两区一带”产业布局,包括新河、颜集两镇为主的老花区和庙头、潼阳、扎下等乡镇为主体的新花区,加上205国道沿线沭城、十字、胡集、钱集花木经济带。

全县现有花木面积42.1万亩,产值39亿元;花木品种多达1000多个,盆景8万盆;从业人员20多万人,其中大小经纪人7.6万人;拥有国家园林绿化一级资质企业1个,二、三级资质企业38个,其中沭阳县苏北花卉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001年,颜集镇被中国花卉协会评为首批“中国花木之乡”。2011年,新河、颜集、庙头、潼阳、扎下等乡镇花木核心区顺利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新河镇已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绿化苗木交易集散中心。

3存在的问题

沭阳县是远近闻名的花木之乡,优越的环境条件、地理优势和人文文化底蕴,对沭阳花木产业的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沭阳县的花木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3.1土地资源紧张,扩面难度加大

新河、颜集等老花区的花农已完成花木的原始资本、经营经验的积累,如果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则在土地租赁上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因粮食价格上涨,农民种粮收入提高,加之交通条件改善,加快土地租金上涨速度,成片流转土地日益困难;二是适宜种植花木的土地资源逐渐减少,要拓植花木的花企、大户,在改良土壤上增加投入成本,势必影响其流转土地积极性;三是有的持地农民因担心土地转包后无工可做、无钱可赚,另一方面担心携带土球移植花木造成表土流失,导致土地质量下降,所以他们不愿意参与土地流转。

3.2主体品种大众化、技术相对落后

桧柏、黄杨、洒金柏等常规花木、苗木基数大,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苗木品种的更新,这些花木销路不畅,价格逐年下降,造成一些花农或部分花木企业收入下降。沭阳县大多花农依靠经验来种植和管理,生产手段落后,经营比较粗放,多以扦插法繁育花木,成本较高,而许多新优花木不适合扦插,急需引进、示范、推广设施栽培、容器育苗等新的繁育技术。有的花农盲目引进外来树种,由于缺乏科学生产、养护经验和技术,致使部分树种生长不良,甚至死亡,部分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花木产业科研基础差,科技人员短缺,总体科技水平不高。

3.3品种结构不合理,基地特色不明显

主要表现一般品种多名贵品种少,灌木多乔木少,绿叶树多彩叶树少,自然树多造型树少,小苗多大苗少,综合圃多专业圃少,苗木多花卉少。小而全的苗圃,不能从规模、价格及产品质量上参与市场竞争,无法大批量上市或产品滞销,只适合于自产自销。花卉量少,主要是因为生产成本高,技术要求高,风险较大,投资者相对较少。

花木产业特色不够明显,缺乏名优特色品种,主打品种停留在绿化苗木阶段。沭阳的常规苗木缺乏在全国叫得响、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品种,而其他省市已建有不少有鲜明特色的花卉苗木基地。如青州的基地、洛阳的牡丹基地、宁波的杜鹃基地、南京的雪松基地。

3.4龙头企业少、实力不足

目前,沭阳县具有国家园林绿化一级施工资质企业仅1家,二、三级资质企业近40家,工商注册的花木企业276家,园林绿化上市企业仍为空白。因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弱,难以拉动全县42万亩的花木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花木生产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种植,既没有规模也缺少种类,又没有过硬的园林绿化施工资质,很难承揽大型园林绿化工程,只能供供苗、卖卖花。

3.5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较短

(1)沭阳县花木主要依靠各家各户自产自销。有些花企、花农漫天要价或相互压价,造成生意流失或量多利寡,形成恶性竞争,降低了花木生产经营整体效益,阻碍了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缺少具体的行业规范。花木管委会、花木协会缺乏有效指导、协调,在苗木生产、交易中,花农随意性较大,不少花农随个人的喜好、价格波动经常调整种植品种,但效益较高的盆花、盆景和高档的鲜切花等管理精细花木,涉足人员较少。

(3)衍生行业发展滞后。与花木产业密切相关的花钵容器、修剪工具、浇水机械等产业发展缓慢,阻碍花木产业向纵深发展,制约花木产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3.6人员素质不高,信息渠道较窄

花木生产、经营人员的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管理者水平不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个别花农和经纪人急功近利,在花木销售过程中不能守法经营,采取以次充好、坑蒙拐骗、强卖强买等手段。部分苗木经纪人在投标场合存在不文明行为,必然会影响其企业的中标率,严重破坏了沭阳外在形象。有的花农还依靠“一张嘴二条腿”去跑市场,不会上网捕捉、供求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把握市场行情,一味依靠采购商自行上门购苗,很难把生意做大。

4对策与建议

4.1搞活土地流转,建立运行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建立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土地流转的领导、指导和协调工作。

(2)强化宣传引导,通过组织企业、大户、农户到浙江萧山、河南鄢陵、江苏武进等地参观学习,营造土地流转、发展花木浓热氛围。

(3)提高服务水平,土地流转工作人员懂政策、精业务、勤服务,使土地流转工作健康有序地深入开展。

(4)建立中介机构或交易平台,引入土地流转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土地有序、公开、公平地流转,不仅可以保护土地所有者权益,也可促进土地向花企、大户手中集中,使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

4.2突出大苗培育,提高经济效益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道路绿化,还是城市的景点、小区绿化,人们对一步成园、一次成景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大规格苗木自然成了众多经纪人的首选,无疑给大规格苗木带来了广泛市场和巨大商机。沭阳县苗木生产模式基本上是一年生或两年生就脱手,小苗很多,多年生的大规格苗木较少,要大力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资本积累的农户,利用自身土地资源优势,在培育常规小苗的同时,采取长短结合、林苗(蔬、草)套作等多种集约化栽培方式积极培育市场前景较好的大规格苗木,抢占大规格苗木的市场先机,在提高苗木质量的同时也可提高苗木生产附加值,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

4.3强化政策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通过制定、落实相应的政策,大力扶持花木发展,增加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花木投入成本,促进花农增收,壮大花企实力。龙头企业有资金雄厚、信息灵通、技术力量强的优势,对产业的拉动作用胜过千户花农之和,不仅可促进当地花木的生产销售,又可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进行适应性试验,有利于全县花木品种档次和栽培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4.4强化科技引导,提升经营水平

(1)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通力合作,使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强城镇园林植物规划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形成自身区域特色。

(2)引进名特优彩叶品种,如美国红枫、北美红栎、黄连木、乔木红叶石楠等,适当引进观果(枝、芽)类如称锤树、金桔、金银木、光棍树、银柳等树种丰富物种资源,引进椴树、白榆、喜树、七叶树等推广价值高的行道树,并实行标准化育苗、科学管理、精品化产出、品牌化经营,不断提升产品档次。

(3)加大花木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在苗木繁殖、培训管理、大苗移栽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科学的生产方式、先进的经营理念,不断提高花木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4.5打造“区位品牌”,彰显地方特色

“区位品牌”即区域品牌、地区品牌,是同一区域内的某类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地区产业品牌的象征,如荷兰的鲜切花、洛阳与荷泽的牡丹、漳州的水仙等。要想在短时间内形成区位品牌,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可以在某个树种、某些区域先做出特色、亮点。沭阳县可依托324省道、改扩建的205国道、245省道及计划改扩建的326省道、329省道两侧高起点规划、高规格设计、高标准建设大规格苗木风光带,同时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河解桥干花、有地方优势的乡土树种银杏、石榴做大、做强、做亮,打造成本地区“区位品牌”。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实景广告效应、媒体宣传作用不断扩大沭阳花木影响力,吸引外地客商,进而带动其他苗木的销售。

4.6完善市场体系,构建“诚信沭阳”

(1)通过商会或苗木协会,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规范园林绿化苗木市场,完善行业协会职能,用制度约束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

(2)拓展销售渠道,有效利用花木经纪人、花卉苗木交易会、花木市场、网络、电话等方式多方位地进行花卉、苗木的销售,实现“人在家中坐、信息网上传、生意电脑谈、苗木物流运”。2012年11月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11期田英杰,等:基于时相遥感数据艾里克湖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资源与产业

上一篇:浅析宣威市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下一篇:瘀毒理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