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如何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点

时间:2022-09-18 02:00:42

大学教育如何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点

摘要:本文是一篇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论文,作者指出了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点中积极和消极的一面,然后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大学教育如何能适应这些特点,发扬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提出了一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科研创新的方法。

关键词:心理特点 综合素质 科研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63

当代大学学生与以往大学生不同,他们具有思维敏捷、眼界开阔、求新求异、富有朝气、注重个人权利、个性化更加突出等特点,大学教育要针对这些新特点,不断提高大学教育效果与质量,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用之人才。

当代大学生的积极的心理新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记忆力强,知识来源途径广泛,渴望学习。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化社会,通过手机、电视、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多渠道地接受了各种信息,感知事物、事理的能力较强。这就要求在大学教育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学习、探索、发现的机会,在实践中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不断地激发他们求知的需求,满足他们探索的欲望,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获取的知识,更利于掌握和应用。

第二,更加注重个性化。

当代大学生对事物和学习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不愿意盲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参与讨论,让他们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还要激发学生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允许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发生争论。在教学中,有的老师总是希望学生的想法能和自己设计的一样,其实这样的教学思想正在不知不觉地扼杀着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学中当一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独特想法时,即使是错误的,教师也要予以支持和鼓励,并给予合适的评价,使得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要求学生掌握本领的同时,不断提醒学生:“运用你喜欢的方法。”尽管有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规范,表达不够准确,但他们通过了大脑的独立思考,得到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尤其是在解决问题时实现了自己的主体作用,学会了创新。

第三,更加注重情感。

大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老师上的课,学习中表现很认真,对于不是很喜欢的老师,学习兴趣就不大。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需育情。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饱含对学生的期望。

大学生经过了近乎残酷的高考阶段以后,进入到大学来学习,也会有如下消极的心理特点:

第一,学习信心不足。

大学生在中学时是完全被动式的学习,所有的学习计划、学习模式、学习要求都是老师精心安排好了的,每天都有相应的作业,每堂课的内容也非常少,而大学不同,很多大学老师上课不完全按照书本,一节课的内容也非常多,作业却相对较少,学习计划、学习方式更多的要学生自己去制定和把握,这就让很多大学新生很不适应,感觉跟不上,学习比较吃力,慢慢地就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第二,学习有比较强的功利性。

现今社会就业压力巨大,这就让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全面发展自己,总想着学的东西能跟就业挂上勾,因此象外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以及各种证书的考试报名大学生非常踊跃,而专业课、公共课大都是敷衍了事。有人统计过,光外语的学习就占用了大学生近百分之七十的时间以上,这显然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第三,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现在大学对大学生毕业要求比较低,基本上99%的大学生都可以顺利毕业。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学习压力不够,主动性不强,动力不足。很多大学生很清楚大学严进宽出的政策,学习上不花功夫,上课敷衍,考试就靠突击复习几天或舞弊过关,只想着不挂科就行,即使出现挂科也对他毕业影响不大,这种60分万岁的学生方式,对大学生学习状态影响很糟糕。

针对这些大学生学习的消极心理,大学必须做出改革,首先要改变严进宽出的总体状态,实行严进严出,在班上实行末位留级淘汰制,真正让学生有压力紧张起来,针对大学生学习信心不足的问题,可以对大学新生要求晚自习,教师加以辅导的方式,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另外要让大学更加开放,多和社会、企业合作,明白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让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就进入企业实习,多多走出去接触社会,让学生更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兴趣,这样学习起来目的性和动力都会更强。

中国的大学经过九十年代的大规模扩招以后,硬件、软件方面都经过了升级,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但我们不要忘记,教育更注重的是心灵的东西,有时一栋栋高楼大厦、一排排高档昂贵的仪器,却抵不过一小段至理名言。现阶段中国的大学跟世界上先进的大学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但我们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非常注重教育的一个民族,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大学不断的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中国大学成为世界顶尖大学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李阳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2]毕开凤.论发挥高校学报对提高大学生科研素质的作用[D].2004.

[3]武小林.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张晓宇(1971-),男,浙江诸暨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九江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九江 332005

上一篇: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现状问题的思... 下一篇:任务驱动式教学在高职劳动合同法教学课堂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