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残协专职委员三管齐下

时间:2022-09-18 01:51:35

编者:3年前,哈尔滨市道里区在黑龙江省率先配备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全区98个社区全部选聘优秀残疾人任社区残协专职委员。上岗3年,残协专职委员充分发挥社区残疾人工作主力军作用,基本做到社区残疾人难有所帮、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业有所就、为有所展,基层残疾人工作呈良好发展态势。他们的经验之道就在于:

哈尔滨市道里区残联发展社区残协工作初见成效,体会在于培训、管理与典型引路三管齐下:

其一,组织培训,提高素质

残协专职委员队伍的建立,使社区残疾人组织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如何加强培训、培养和教育是摆在区残联面前的新课题。

学习政策理论,提高思想水平。以街道、社区开党课为载体,组织理论知识。区残联每年召开两次全体残协委员会议,为社区残协订阅党报党刊和残疾人工作刊物。经过学习,残协委员政治素养不断提高,在区委组织的全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5名残协专职委员参加培训。

组织参加高等教育,提高文化层次。残协委员上任时,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的只占15%,高中、中专文化的占35%,初中文化的占50%。市残联、市电大联合举办残疾人大专班,区残联组织了67名专职委员和残疾人参加学习,毕业后全区残协专职委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由15%提高到40%。在区残联组织的4期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班上,专职委员经考试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颁发技能等级证书,全区98名专职委员基本都能够操作计算机。

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区残联制定了《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培训、例会制度》,残协委员上岗之初,区残联每月召开一次专职委员例会,分片到基层指导服务。之后,由浅入深开展培训,全区举办培训班26个班次,聘请医疗康复专家、手语教师、专业教师培训康复、手语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年初,还请市残联各业务部室领导授课,系统培训残疾人工作业务。区残联各业务科室分别就康复、教育就业、扶贫解困、维权、法律援助、宣传文体等分批分期培训。区残联干部还深入社区,逐一指导。

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敬业精神。区残联组织学习市残联理事长赵爱俐在“道里区残协专职委员进村新发镇现场会”上的讲话,要求专职委员要有“六心”(真心、热心、爱心、耐心、细心、知心),成为“四家”(社会活动家、人心鼓动家、事业思想家、工作宣传家);专职委员成立了《博爱》杂志读友会,刊登稿件70余篇。

其二,加强管理,勇于实践

区残联建立了残协专职委员分级管理和目标考核管理模式。

明确专职委员在社区党支部、居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要求专职委员在社区建设整体框架内,配合社区各项工作,积极争取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的支持帮助。

明确专职委员职责任务。制定了专职委员职责,使委员清楚目标、任务,结合社区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专职委员上岗第一项工作是走访残疾人,了解情况,宣传专职委员职责,形成亲和力。残疾人把专职委员当朋友,专职委员把残疾人当亲人,专职委员及时了解残疾人需求,建立起基础档案。

明确目标考核制度。区、街道残联对残协委员工作定期考核,表扬、批评、整改;对不胜任、不适合担任专职委员的劝退或辞退,另行安排。30个社区更换了专职委员。

其三,典型引路,发挥作用

3年来,一批模范典型在社区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红专西段社区专职委员马新华常年照顾精神残疾人曹恺,受到多家报社报道;原斯大林街道办事处地段北社区专职委员曲明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并在全国表彰大会上作为唯一残协委员代表发言,受到中国残联理事长汤小泉的肯定。

挖掘社区医疗资源,做好康复工作。在98个社区建立健全社区康复站,邀请专家进行康复培训指导,建立了450个家庭康复点。在安和、工农、抚顺等地区试点,请地段医生研究残疾人情况、所需康复部位和每天的训练时间,建立康复训练档案。红专社区开展“专家进社区、服务进家庭”活动,邀请市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宪忠担任社区康复训练指导员,举办《脑中风治疗及预防》知识讲座。共乐、建国、安和、工程、斯大林街道残联和社区残协组织200余名残疾人免费体检和理疗义诊。安吉社区残协委员李亚滨常年帮助肢残人刘汉臣,进门指导康复训练,送书送药。安和社区李连杰、新阳地德里社区阎如逐户填写康复需求,引导残疾人利用楼梯扶手、树干、栏杆、床头、筷子、碗勺、米豆等开展训练,将康复训练寓于日常生活。

康复服务进家庭,有效填补了残疾人康复训练的空白点。通江地区康复训练指导员罗志平医生和残协委员定期到残疾人家中指导训练。残疾人蒋美臣是脑出血后遗症,经罗医生和残协委员帮助康复训练,病情得到好转。社区又在20个康复训练点选取5个生活不能自理的重残人家庭作训练点,使5人生活基本自理。省报社社区残协委员请地区康复指导医生制定康复计划,安排训练,制作单杠、吊绳圈等训练器具,医生每周两次入户做指导。

开展就业培训、扶残济困和法律援助服务。社区残协多次组织《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在竞赛中,工农社区残疾人孙爱臣获全国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一等奖,并进京受奖。安祥社区成立福利基金会,首批募集资金资助6名特困残疾人;安静社区在互联网上收集和刊登残疾人招聘与求职信息。正阳河社区残协委员邵万庆放弃五一休息,看护患乙肝的精神残疾人孙九盛。经纬社区协调市燃气公司为残疾人免费安装燃气报警器。城乡先进社区残协委员陈玉霞为患病和出车祸残疾人筹捐。

社区开展了计算机和丝网花培训。城乡路、经纬、抚顺、斯大林等办事处利用驻区单位培训机构资源,在举办手工编织技能和鞋垫制作培训班,讲授市场销路好的“中国结”编织技术;新华办事处组织编织汽车座垫。兆麟办事处成立了培训学校,组织助残志愿者培训50名残疾人学习工艺品制作技术。工程社区残协委员马建华,承担起残协委员和残疾人参加市电大远程教育学习班的管理任务。

在解决松花江水体污染过程中,各社区组织2000多名志愿者进入1200多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家中帮助送水。兆麟地区每个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家庭都有两名志愿者帮助接水储水,检查房屋安全。康安社区在残疾人集中的幸福公寓,送水车直接进院,帮助18户盲人储水。经纬社区残协连夜张贴储水通知,为16户残疾人家庭送去16箱饮用水。抚顺、共乐社区供水点首先为残疾人供水,城乡社区残协帮助残疾人解决储水用具,为孤寡残疾人送矿泉水。许多残协委员放弃自己家庭用水,奋战在送水一线。

丰富文化生活,增强参与社会积极性。在区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近百名社区残疾人表演了合唱、独唱、器乐、快板和口技等20余个节目。社区残协委员的创作歌曲《我们来了》,安静、安顺社区专职委员的快板《说说咱的心里话》,康安社区的盲人独奏,正阳河社区肢残女孩刘莹演唱的《千千阙歌》和兆麟地区残疾人大合唱受到热烈欢迎。

以“迎特奥”为主题的社区特奥活动非常活跃,安吉社区、地段北社区被推荐为全国特奥社区活动点。安吉社区举办运动会,50多名残疾人开展了跳绳、顶球、托球、竞走等游艺活动。安静地区召开了趣味运动会,设立了拔河、运球、车轮滚滚、模拟保龄球、坐轮椅吃元宵和盲人画五官等游艺项目,安良、安正社区近百名智残、肢残、视力残和盲人参加活动。尚志、新阳路、正阳河、经纬社区组织开展一日游和棋类、球类、摄影、书法、演讲比赛。建国社区邀请市家长教育研究会举办心理咨询讲座。在开展“人均一元钱”爱心募捐和爱心邮册义购活动中,各社区残协委员带头捐款购买,在驻街单位、居民楼道反复动员、募捐。

第四届全国特奥会期间,国际特奥会主席施莱佛视察安吉社区,与残疾人一同投球、跳绳和打乒乓球,充分肯定了社区特奥体育工作。

社区残协专职委员上岗3年,初步形成受残疾人拥护的工作者队伍,区残联将进一步理顺区、街道残联与社区残协的关系,以街道残联为主体,对专职委员进行日常管理,重点开展督促检查、工作考核、教育培训及业务指导,进一步推动了社区残协工作有序地发展。

上一篇:无腿男人的赛车梦 下一篇:语法教学与聋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