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2-09-18 01:48:53

试论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 要】 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高速公路带动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二是提高了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效益;三是带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沿线产业带的高效发展;四是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五是发挥了区域产业群的辐射作用;六是优化了产业结构;七是拉动内需,刺激了经济增长;八是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岗位;九是改善了交通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经济发展 经济效益 协调发展

1. 高速公路带动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区域无不拥有着高速公路快速甚至是超前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可以说高速公路基础建设的完备、超前发展为强化区域间的经济沟通提供了优秀的交通渠道,对促进全社会的经济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使区域间的商业往来活动与人员交流更加频繁,有利于灵活、多样经济活动带动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高效的高速公路建设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又使生产力的布局更加合理化、社会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使整个社会的人口城市化建设进程与现代化的一体管理进程迅速提升。

2. 提高了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效益

一是降低车辆的运输成本。公路通过新建、改建、扩建改进了运输的状况,提高了公路等级,这样就使车辆在行驶中节约了燃油量。同时,公路路面的改善,降低轮胎的磨损程度,延长了轮胎的行驶里程,使每千车公里的轮胎费用减少;公路路面的改善,相对提高了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技术完好程度,延长大修间隔里程,减少车辆的小修次数,降低车辆修理费用在运输成本中的比重。

二是节约运输时间。由于高速公路的结构要划分车道和设置中间带,从根本上改变了混合交通的行驶条件。这样使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大大降低了拥挤程度,进一步加快了车辆在出车时间内的技术速度,相对增加车辆的纯运行时间,提高出车时间利用率。不仅为旅客、货物节约了在途时间,还能够使车辆生产率有大幅度的提高,最终达到单车利润的上升。

三是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交通事故给驾驶员本人、行人、货物、公路设施等造成的损伤、破坏不堪设想,产生的经济损失也无法估计。高速公路划分车道、设置中间带、全部立体交叉和控制进出口、设置安全配置,大大提高了车辆行驶中的安全系数,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车辆发生事故的隐患,相对减少了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还能带来缩短行驶里程,提高了车辆运行效益。

3. 高速公路带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沿线产业带的高效发展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使各个区域有了沟通的桥梁与交流的纽带,布局在高速公路各个点位的区域在其高效运输、沟通职能影响下形成了广泛的区位优势,通过吸引高新技术、流通资金、流动人口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高度集中及逐步扩散,形成了以点到面的区域经济辐射。同时,高速公路的纵向沟通能力又使这种辐射进一步沿线扩展,从而形成了基于高速公路的沿线产业带,使整个带状分布的地区经济效益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沿线产值的进一步扩张、经济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依靠交通枢纽的强化交流与外资引进,企业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产值总量的大幅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势调整、深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沿线中小城市、乡村的经济崛起,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深化、城市发展进程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4.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速公路是一种极有效的融资手段,对拉动投资、加快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高速公路拥有快速、便捷、安全、通行能力强等优点,能够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在更大空间上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沿线经济产业带的形成,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利于国民经济增长、利于民生的领域,是对资本的有效配置,同时也为未来经济发展夯实基础,有利于创造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在高速公路沿线,几乎都形成了形成了一个个以商品集散、市场贸易、高新技术、信息产业、旅游开发为主体的新的经济产业带,构筑了“高速公路裙带”特有的经济走廊。

5. 发挥了区域产业群的辐射作用

高速公路建设奠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之间的交通状况,促进了城市群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协调发展,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与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培育形成了沿公路主干线的区域产业发展带,城乡协调发展,经济活动不断加强,高速公路已成为区域经济的战略支点和纽带。

6. 优化了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即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更合理发展。所谓的更合理既是产业结构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产业结构又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更高发展层次既是指产业从第一产业向二、三层次发展。政府也一直致力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工作,其中各地“招商引资”就是发展二、三产业,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从而优化产业结构的很好的方法。为了招商引资,便利的运输条件是吸引外资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近几年来,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大缩短了区域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各大经济区联系更为紧密。建立了更能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高速公路运输体系,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带动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产业布局,优化了产业结构。

7. 拉动内需,刺激了经济的增长

高速公路网的基本建成,从根本上提升了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强化了各种运输方式间的有机衔接和紧密协作,大大提高了综合运输效率,优化整合了运输资源,共同组成了强大的综合运输通道,极大地促进了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沿线农业、商业发展,促进了沿线以高新技术为主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从这个意义上说,高速公路网的建成,大大拉动内需,刺激了经济的增长。

8. 增加就业机会和岗位

农村问题是“三农”的首要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经济不发达工厂较少,存在严重的就业问题。数量庞大的农民工是普遍存在工资待遇差、劳动关系不规范、社会保障缺失、居住条件差,失业、伤病的承受能力弱,面临沉重的养老、子女教育等压力,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沿线大量的农民工暂时就业提供了机会,不仅拉动了社会经济发展,还为农民工的外出输出提供了便利。

9. 改善了交通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

高速公路建设将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高速公路的发展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的向外转移;有助于农民走出城镇,把自己种植的粮、菜、瓜果和土特产品卖出去,购买质量更优、价格更为低廉的生产、生活用品,获得更高的利润,降低消费成本;有助于农民更及时更多的获得市场信息,按照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和经营项目;有助于形成众多小城镇繁荣发展的局面,中小城镇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会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和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不仅反映在交通自身运输行业,而是给全社会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只有充分利用优势整合,快速推进高速公路事业的全面建设,才能最终使区域间的经济差异趋于平衡,国民经济的发展趋于稳定,社会产业结构得到最合理的优化,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腾飞。

参考文献:

[1] 周绍清.试论高速公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朱明先.论高速公路的发展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J].中国财经;2012年04期.

[3] 马巨贤.高速公路建设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J].江西交通;2010年02期.

(作者单位:沧州市交通局)

上一篇:试论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下一篇:试析医院会计电算化现状与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