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激励技巧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18 01:32:22

关于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激励技巧问题研究

【摘 要】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最大成绩。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英语水平,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技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校 英语教学 激励技巧

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英语教学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英语教师除教授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外,还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心理,发挥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恰当使用激励技巧,帮助他们增强英语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一、发挥英语的语言魅力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性的语言符号体系,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它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时,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时,它是认知的工具。英语是人类众多语言中的一颗奇葩,具有丰富的韵律感和优美的语音语调,英语教师应巧妙地运用英语语言的特点促进教学。英语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语音语调。因此,英语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和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听说课,尽量使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真正体验英语的语言魅力。

二、运用奇妙的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能够反映人的精神状态。眼神能够表现人的爱恨情仇。同样,身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眼神也会随着自己、学生、课堂氛围的不同而变化。英语教师面对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会给与肯定的眼神;对听课心不在焉的学生给出警示的眼神,就会使他警醒;对于故意违纪的学生会给出批评的眼神;对于整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配合,会给出喜悦的眼神。作为英语教师要顾全整体,时刻给学生以鼓励,让他们充满信心地专注于整节课的学习。教师在讲课时,应不时地用眼睛环视整个课堂,使学生感到你在对他讲课,调动他们的参与感,个别学生听课不认真,也可以通过这种环视,提醒他的注意,督促他认真听讲和学习。另外,局部专注能够对学生进行仔细的心理调查,发现自己的讲授效果如何,可以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打破课堂提问的冷场现象,更重要的可以制止部分或个别的走神或骚动。如果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课堂效果就不同。会艺术地应用眼神,对教学确实有很大帮助。

三、巧用体态语

在课堂上如能恰当地应用体态语,如面部表情、手势、身体距离等会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深刻,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1)运用表情。这里所说的表情,主要指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世界语”,一个人的喜、忧、怒、悲、恐、惊全都可从面部表情上反映出来。作为教师,对待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就可以充分运用体态语:学生答对了,老师极为高兴,笑若桃花,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赞许;学生答错了,老师也以微笑鼓励,使学生不感到灰心丧气,进而激励自己更加努力。(2)运用手势。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某一时刻用手势语来表示对学生的肯定。如:学生回答问题非常完美的时候,教师可伸出大拇指表示认可。也可以用自己的鼓掌带动全体学生的鼓掌,表示对缺乏勇气的学生的加油。这样,英语课就更加增进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手势在体态语中是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而且具有很丰富的表达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手势语用得简练、适当、自然、协调、多样。(3)运用身体距离。“距离产生美”,人际间的距离也有信息意义,也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所处的位置不同,与学生的远近不一,会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感觉,产生不同的效应。有研究表明,当教师站在距学生2-3.5米的地方,就会产生一种控制效应,如果某个学生不注意听讲或出现行为不当的时候,对待这种行为,只要教师表露出开始向这个学生走去的意向,就会使这个学生不当的行为迅速地改变。讲究距离在课堂上的应用,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构建作业平台

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阶段性检查,能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态度。作业书写认真,正确率高,说明该生学习用功、耐心扎实;作业书写潦草,错误频多,说明该生学习马虎、心浮气躁。作业也是师生一对一交流的平台。学生有被尊重,表扬认可的需要,在写作业时得到表扬鼓励,是学生精神上的需要。需要是学习行为的动力之一,需要的满足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有效的激励是教育的策略之一。批改作业既能帮助学生搜集反馈信息,以改进教学,又能激励学生独立练习。教师的作业评语正是激励发挥作用的诱因,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需要,激励方法也不一样,针对不同的作业写出不同评语,从而让优等生更上一层楼,中等生扬长避短,落后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教师批改作业除指出错误时,还可在作业后写上,"G o o d! Excellent! You are the best!"之类肯定性话语,学生看后一定会"心花怒放"。对于学业不精的学生,教师可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上鼓励性评语,如I believe you. You can!Come on! etc.学生看到这些话语,他们就不会有被孤立和冷落的感觉。相反,他们会积极进取。此外,利用作业还可为学生指点迷津,把英语学习的难点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乐于通过作业与教师交流,他们经常把自己在生活、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写在作业上,以得到教师的帮助。这种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的相互了解,同时,学生也更加喜爱英语。长此以往,作业会变成一本师生交流的“心灵日记”,作业的激励作用也凸现出来。

五、借助英语课外活动

英语课外活动是课堂之外的有效学习手段,能够丰富学生感性经验,提高观察、分析、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精神和创造力。英语课外活动的最大作用就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视野。在英语活动中设定适当的有一定高度和挑战性的标准,并用来评价学生和他们的学习过程,这样就可以刺激学生的求胜心理。每一个学生展现自我的强烈愿望。在英语活动中,能展现个人风采,锻炼他们的能力。例如,组织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歌唱比赛等,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就会不断提高自己自信度,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教师对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予以肯定,学生会更加有信心,适当形式的奖励,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会演化成英语学习的催化剂,促使学生再接再励,取得更大成功。

参考文献:

[1]张正东,英语教学法双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上一篇:浅谈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情感教学的方法 下一篇:《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与教师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