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广燐 20期

时间:2022-09-18 01:31:55

在广府,饮早茶,无论老少都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情趣和享受。光看字眼,饮早茶这项活动里,最多被提起的不是茶本身,反而是点心。所谓的“一盅两件”,啖一杯香茗,品三两碟精致点心,对广府人来说还真是乐此不疲,而且花款多多,精致可人的广府点心更是难以统计。

结缘白案

充满活力朝气的谭师傅丝毫看不出是近50岁的人。当谭师傅还是“细路哥”的时候,在从事白案工作的父亲影响下,耳濡目染,对点心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回忆道,“那个年代,父辈的同村叔叔伯伯都是在省城从事餐饮业工作的。我们这些子侄辈,到了广州做工,大多也是从事餐饮业的工作。”但谭师傅小小年纪就已经立志子承父业,长大后成为一个跟父亲一样的白案师傅。高中毕业后,他跟随父亲到酒楼厨房点心部当学徒,学习点心制作。

虽然父亲是面点师,但谭师傅从一开始就跟着叔叔伯伯们工作和学习的。机缘巧合,1982年广州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招工,谭师傅顺利通过考试,进入白天鹅宾馆工作,跟随当时的面点大厨张暖师傅学习。一干就是31年,谭师傅可以说是大半辈子都呆在白天鹅宾馆,围绕着粉尘纷飞的白案,埋头专心制作点心。某种程度,这种专注和执着,对于时下动辄换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很是不可思议,但更显得其可贵之处。

入行31年,谭师傅拥有中国粤菜(面点)大师、中式面点高级技师等称号。他每日依旧在工作的最前线,除非安排了到外地交流学习,不然总能在案台周边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安排每天各个岗位的工作,构思新出品,指导徒弟制作点心,甚至亲自下厨……谭师傅在广府白案界以功底扎实,认真专注而备受好评。尽管徒弟徒孙满地跑,他依然谦虚平和,不以前辈师傅而自居。

古老与时兴

广府的面点外皮制作比较特殊,譬如粉果的外皮,曾在古书中如是记载“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饭其中,乃为粉,以猪脂润之,鲜明而薄”。谭师傅说,粉果皮特别有广府特色,需要将浸过的白米加米粉,拌入猪油搅至滋润有光泽后擀制而得。当包入馅料蒸熟后,皮薄而有透明感,馅心隐约可见,且外皮软化顺韧,此为广府最传统的点心。“南北方的面点特色各有不同。像是馄饨,广东的馄饨皮常以全蛋液和面制成,弹牙之感,妙不可言。”另外,粤式点心的馅心在《随园食单》中被赞为“甚佳”,谭师傅讲,那馅心的软美口感全拜肉馅中掺有肉皮煨成的膏冻所赐。

近几年,传统点心回归似乎成为一个趋势。白天鹅宾馆在2012年就推出了祖师爷辈的陈勋老师傅制作的一系列怀旧点心。在业界里和顾客反映上,引起了超乎想象的反响,获得了成功。作为制作这个怀旧点心宴的一分子,谭师傅非常高兴看到各式酒楼酒家纷纷重新推出了饮早茶项目。他也曾经作为点心师傅代表,每天在早茶的时间里,于堂会制作点心。希望顾客在感受传统美食的同时,还可以看到点心师傅亲自表演制作的过程。“我看着新老顾客因为新奇好玩而过来围观,赞叹鼓掌,心内充满了喜悦。”他期待,因为白案上指尖的表演,能在某些人的心中埋下面点的种子。

广府人有句俚语“古老当时兴”,说的就是经典传统的传承与创新。粤式点心因应顾客的口味和习惯,怀旧风方兴未艾。这一个回归传统的浪潮下,并不是简单的复制传统粤式点心。“无论是改革还是创新,都是在继承传统的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吸收更多新元素形成新作品。”谭师傅认同在传统粤式点心的基础上,糅进一些新点子,务求创新。

谭师傅一直在坚持尊重传统点心“追求原汁原味、不时不食的理念”,比如怀旧点心宴里面一款“月夜逢燕侣”的夜香花,季节性就特别强。他说:“粤式点心的精髓在于不时不食,无论是传统还是创新的点心,都讲究时令,不同时节,使用不同时令的食材,给客人最新鲜,最好的出品。”譬如谭师傅的拿手名点——姜芽叉烧挞,姜芽需要用每年9月-10月的嫩姜芽,过了这个时节,别的时间可是没有本地嫩姜芽了。当然也可以用保存得当的酸姜芽替代,可是始终没有新鲜嫩姜芽的最佳效果。

不过,现在交通便利,异地食材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新食材的引入,让点心师傅在创新上多了很多发挥的机会。"我们新食材结合传统技艺,创新的点心品种便多了很多。并不是随便乱来一通,就是创新。”擅长创作各式造型点心的谭师傅,在传统虾饺的基础上,开发了几款充满童趣的饺类点心。除了活灵活现的小兔造型,还有包入鱼肉馅的小丑鱼和煮肉馅的卡通小青蛙。他认为,“粤式点心的一个特点是皮跟馅的组合居多,不同的皮和馅的不同组合,可以玩很多花样。”而谭师傅这些加入了新元素,新造型的点心大受客人的欢迎。

谭师傅亦谈到,创新必须在现代健康饮食的基础上,创作一些更健康美味的点心。粤式点心口味相对清淡,味道偏甜,跟北方面点有很不一样的风格。“作为面点师,注重南北结合,中西相融是必须的。”他认为,面点的未来发展必然是要创新,而中式点心走向标准化是必经之路。

情系一生

被问到怎么成为一名出色的点心师傅时,谭师傅认真地说:“关键要用心!”无论天分如何,只要用心去做,做到自己满意,客人满意,就能成功。做点心,亦然。

早已为人师表的谭师傅认为,“我们入行的那个年代与现在很不一样。现在信息发达,师傅与徒弟的关系已经不是以前那样。身为师傅,更加要努力学习,才可以给徒弟教导更多。”回忆他们那个年代的学徒,首先就是打杂,琐碎的杂事,都是新入门的学徒来做。谭师傅说:“那个年代的师傅要求非常严格,张暖师傅很严谨地要求我们,一直带着我们做。一定要做好才出师,不行就继续学。”制作虾饺,师傅要求多少道褶子就要捏出多少道出来,多了不行,少了不行。“5年能出师的,算是资质比较不错的。”自言比较幸运的谭师傅跟着老师傅学习5年多,才获得出师认可,开始独立做点心。“现在可以自己独当一面,有赖于他教了我们很多。”他觉得,现在当师傅,跟以前可不一样。“以前我们求着师傅教,现在是追着徒弟学。”要学习跟年轻人沟通,“现在的年轻人个性强,做师傅也要跟上时代,与时并进。”他笑着说。

但他担忧地表示,现在年轻人有志成为白案师傅的人是少之又少,甚至整个厨师行业也面临这个问题。皆因白案师傅工作时间长,薪水待遇也不多,手艺需要技巧性也强。“现在时代不一样,年轻人机会多,吃不得苦,如果家里环境不错的,就更加不会考虑面点师傅的工作。”他也不得不感叹:“这一行,确实挺辛苦的。”

尤记得初次见面时,谭师傅说起白案的工作,他开玩笑地说:“以前的老前辈说‘一世夫妻半世床’,说的就是做面点师傅的辛酸。”以前的面点师傅每天凌晨两三点就起床,晚上才下班回家。“我入行的时候,依然是走老例。”一天24小时后下来,面点师傅在白案上的时间远比在家的多。“这一行,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点心制作是精细活,需要心灵手巧,不能急躁。”观摩过谭师傅的工作,笔者深感,不是深爱,还真是难以持续一辈子。谭师傅却表示不知道是否深爱,只觉得这是自己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看到客人开心快乐的样子,我也很开心满足的。我只是知道自己会一直做下去。”他坚定地说。

上一篇:深秋新法食蟹鲜 下一篇:陈小兵 德国旅游的诚信与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