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审美道德观

时间:2022-09-17 10:59:23

小议如何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审美道德观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促使我们不能再简单地用“知识”“智力”来涵盖。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审美道德观为指导思想,在美术——德育主渠道课程中,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美育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而伟大的“工程”。

一、着重与对审美情趣的培养

美国学者艾斯纳曾说,“美术能将人们带入梦幻和潜意识境界,从而使心灵最隐秘的思想和感情得以敞开”,“美术以级强烈的情感力量培养着人与人的亲密关系”。美术教育最突出的表现即是对学生的个体情感的培养。随着社会发展,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语言和理性思维)到现在的重情感和直觉思维的新的教育体系的转变,在新教材中均得以体现。美术作品的欣赏对学生可以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有些作品用语言极难描述,但学生可用他们的心灵之语与心灵之窗去诉说,去无声地宣泄或用符号去传递他们的内在直觉思维。心理学家马斯洛将这种潜能教育称为“内在教育”,并作为艺术教育最有效的手段,比所谓的“核心教程”(语、数)更接近这一内在的目的,它将认的心灵的底蕴层暴露出来,使情感得以净化。如欣赏《马拉之死》、《自由引导人们》等作品时,引导学生可以从视觉美(强烈的光影所带来的戏剧舞台般的效果以及色彩与构图)——情绪美(革命者为了民众的解放和自由展现英勇高大的形象,激发人们的斗志)——情操美(以英雄人物为榜样,用道德标准衡量,追求真理)等过程变化中逐渐上升为一种高尚的马克思主义的审美情感。类似这种情感教育还可以从参观、写生活动中等多种形式中汲取,让学生在接触自然、熟悉社会创造等过程中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情趣。

二、着重于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映是审美活动中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中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正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方式,由于中学生年龄与身心发展皆不成熟,且有着强烈的模仿心理,诸如校园追星现象,迷恋影视明星,模仿他们的举止打扮,学生们在这些行为中,有着他们的主观判断,他们只注重浅表美,而不善于发现内在美,认识不到内在美的深沉和永久性,甚至把握不了是、非、美、丑。不同的审美判断影响着不同的情感反应,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来引导学生,把马列主义的审美理想同共产主义的道德情操结合起来作为我们时代关注的最高准则,是迫切而又极其必要的。美术教育中的欣赏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理想主要的途径。例如在欣赏米勒《拾穗》时,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不同状态的分析,得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两大阶级的矛盾和对立,让学生体会到美与丑、善与恶,产生对阶级社会中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的不劳而获的痛恨,从而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人生观,培养对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之情。教师应选择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用美的形象和意境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审美意向。

三、着重于审美表现的培养

审美表现即审美创造力,这是美术学科特有的属性,这种属性随着美术教育活动而提升为对学生的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逐渐形成人的行为意志力与人格。现代美术教育的范围已扩大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新教材在设计·应用这一板块中,已涉及到各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如服装设计、钟表设计、广告标志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等。教师可利用这些课程有意联系生活中以美塑美的事例激发学生注意通过贯彻生活来提高审美力。比如观看服装表演,参观超市的货架和城市建筑、逛书店等方式,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把他们的想象力与审美观以形式美的法则表现出来。无论是设计还是手工制作,其目标只有一个:即把知识、情感与意识融为一体,探寻创造过程中的价值,体现学生个人的原创价值并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道德观,这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力的更高的教育价值表现。

四、着重于教师自身的审美道德的表现

古人云“师出百行,以德为首”,教师首先要加强自我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如果说教师是一种最大的资源,那么美术教师就是美术教学环境资源的载体。其积极的道德情感,可引起学生情趣和情感上的共鸣;其高尚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直接的示范作用,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人生观。如美术教师对教育工作所具有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直接引响着学生,使他们以后走上社会也会有一种责任感和荣誉感;美术教师乐于奉献的精神也会在情感上感化着学生;美术教师端庄的仪表举止、柔情脉脉的语言及艺术化的生活,将有效的感染着学生们。所以这些都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对美的判断,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似一根红线贯穿于整个美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全社会共同行动,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谐人才而努力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

上一篇:小议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中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下一篇: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