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ll二次转型 发力云计算

时间:2022-04-20 12:26:05

Novell二次转型 发力云计算

在Novell的成长过程中曾经经历过一次非常重要的转型,那就是2003年通过收购SUSE Linux,从一个网络操作系统供应商转变成一个开源操作系统供应商,Novell公司也借此终于走出了Netware江河日下的阴影。而在2009年年末,Novell准备再次转型,这次是要变身成为一个提供系统管理、身份管理、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的公司。

Novell的两次转型,Novell现任总裁兼CEO Ron Hovepian都是亲历者。所不同的是,第一次转型时他才刚刚入职,而如今他是这次转型的布局者。Novell为什么要再次转型,Ron Hovepian准备把Novell带向何方?春节前夕,在Ron Hovepian访华之际,《计算机世界》报总编辑孙定与他进行了一场深入访谈。

三大调整应危机

核心提示: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Novell做出了重大调整,包括降低成本、加强渠道建设、重新定位业务方向等。

孙定:金融危机给很多IT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Novell公司2009年的整体经营状况?

Ron Hovepian:和其他企业一样,2009年Novell的经营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不过,由于Novell在及时经营方面做出了调整,对公司的战略也做出了重新定位,所以影响并不是太大。总体上,我们的现金流还是充足的,有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公司在财务状况方面是非常健康的。而且,2009年我们的市场份额也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孙定:如果要总结一下2009年Novell的表现,您认为Novell公司在这一年发生了哪些影响公司长远发展的变化?

Ron Hovepian:回顾过去的一年,我认为对Novell公司的未来发展有长远影响的变化主要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和员工沟通,设法降低成本,同时又不对员工的工作不产生大的影响。比如我们在差旅方面做一些调节,不裁员而采用其他手段来降低公司运营的成本。

第二,我们加强了在渠道方面的建设,主要是加强了与核心生态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如果合作伙伴能够帮助我们接触到更多的客户,并且带来更多客户的话,我们将给它们很好的回报。比如,如果是新客户,收入的20%会返还给我们的合作伙伴。

第三个方面,在业务部署和开发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和重新的定位,最重要的是推出了智能工作负载管理(IWM)这个产品。另外,我们继续加大了对Linux系统、身份识别、安全管理方面的投资,现在的研发投入已经占到了Novell公司收入的19%。这些措施在未来五到十年都会对公司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孙定:2010年Novell在全球有一些什么样的计划,具体到中国市场又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Ron Hovepian:今年是中国的虎年,我们也要拿出虎年的姿态。今年我们会在策略上面更加进取,而且在销售的投入方面也把重心更多转向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当然我们也会抓住市场变化的机遇。

具体到中国,我们在2010年的计划里已经明确,就是:第一,我们会增加在中国销售方面的投入,争取能够让我们的销售队伍覆盖更多的省份;第二,要进一步加强渠道的建设;第三,要加大研发的投入,我们希望把中国的业务做得更大一些,特别是在云计算方面。无论是从收入还是从未来的发展来讲,中国都是我们一个工作的重心。在过去3年,我们的中国市场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去年收入甚至增长了50%,所以我们期待今年仍然有非常强劲的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敲定未来市场方向

核心提示:智能工作负载管理是Novell的市场重点,Novell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一个能提供系统管理、身份管理、虚拟化技术的云计算技术供应商。

孙定:刚才您谈到了智能工作负载管理,您能否介绍Novell在这方面的计划?

Ron Hovepian:智能工作负载管理是Novell未来的市场重点。整个智能工作负载管理解决方案由四部分的产品组成,也就是构建、安全、管理、衡量这四个方面:构建指的是帮助客户建立智能的工作负载;安全就是保证只有拥有适当授权的人才可以访问工作负载;管理也就是要确保它能够很好地管理这些不同的负载,而无论这些负载具体运行在哪里;而衡量就是客户可以衡量服务到底有没有达到服务级别协议中的要求。

孙定:智能工作负载管理跟SUSE操作系统是什么关系?

Ron Hovepian:智能工作管理是一套着眼于构建云计算平台的解决方案,它包括SUSE操作系统在内的Novell的全系列产品,涵盖从操作系统、安全管理、身份及系统管理、配置及量化管理等工具模块。在产品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后面我们还将陆续完善。比如,在构建方面我们就开发了一个SUSEStudio,主要面向独立软件开发商或者需要自己开发软件的企业等公司使用,其中包括各种程序开发所需的工具,可以在不同的Hypervisor上使用,包括XEN、Hyper-V、亚马逊的云环境里,所以这是非常好用的产品。

孙定:咨询服务在智能工作负载管理中处于什么地位?将来谁来承担这些咨询服务工作?

Ron Hovepian:Novell在软件架构设计方面积累了很多年的经验,我们完全可以为客户提供这方面的帮助。不过在具体的操作上,智能工作负载管理的咨询、部署还有实施和后期的支持,我们主要是通过合作伙伴来完成的,为此,我们建立了庞大的生态系统,以保证用户可以通过我们的合作伙伴获得不同的服务。

发力云计算

核心提示:我们对云计算市场的前景很看好,我们也把智能工作负载管理作为Novell在云计算竞争的最主要的武器。

孙定:云计算是近一两年来的市场热点,您如何看云计算目前的发展态势,私有云和公有云哪个会更快一些成为主流?Novell在云领域都有些什么样的贡献?

Ron Hovepian:现在有私有云和公有云两种不同的运营模式,其区别主要在于应用程序是否运行在自己的数据中心。私有云的应用对于节能和提高处理器的应用率效果明显。一般来说,处理器的利用率只有30%,而硬盘也不到40%。在部署云计算技术后,这些数据都会有很大提高,同时数据中心的部署和管理将变得更加有效率。而在公有云方面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应用形式,一种叫做SaaS服务,这方面会有很大的市场;而另一种形式是在应用程序的高峰期通过公有云把一部分的工作负荷转移到外面去。就长期发展而言,我觉得未来这两种模式会共存。在具体的市场方面,我认为发展比较快的应该是SaaS,然后是虚拟化以及服务器的整合,还有手持设备或者其他设备上,我想未来公有云和私有云将会逐步融合。

云计算对Novell而言会有很多的商机。比如,以前IT部门要控制的是各种实体设备,而未来更多关注的将是云环境中哪些是私有的、哪些是公有的,因而CIO的工作会变得更加复杂,而智能工作负载管理可以让CIO管理整个IT系统的过程中更加灵敏。实际上,我们把智能工作负载管理作为最主要的云计算策略,我们认为这个策略的市场前景很好。

孙定:Novell参加了哪些云计算平台的建设,在这些案例里Novell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Ron Hovepian: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英国的一个非常大的零售商,该零售商多个IT系统运行在不同的Hypervisor上,我们帮助它进行了应用系统的建设和部署,让它的工作负荷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转移。另外一家公司是ACS,这是一个做IT服务外包的公司,业务量达到65亿美金/年,主要服务的客户包括耐克、麦当劳等。Novell帮助他们建立的IT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不同的IT资源,客户可以登录这个平台定制自己所需的IT资源。另外,身份识别也是一个亮点,系统中的身份识别功能确保它的不同外包客户根据自己的身份和权限看到对应的应用程序和数据。

另外,在中国我们也和一家系统集成商有很好的合作,包括虚拟化和应用程序等多方面,帮助它们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

与微软竞与合

核心提示:Novell和微软对最终用户是有利的,两家的合作也是愉快的。

孙定:Novell和微软的合作一度引起了很多议论。您能否介绍一下,现在跟微软合作的情况,目前有哪些合作,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Ron Hovepian:Novell和微软的合作在两个层面展开,一个层面是业务方面的合作,另一层面是技术服务。业务方面主要是和微软合作以后,让他们更好地帮助我们销售或者分销Linux系统。技术方面的合作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我们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可以让客户在这里试用,比如在Linux系统上使用Windows,或者在Windows上使用Linux,在这方面我们双方签订有技术支持的协议;第二方面的合作主要是Linux服务器管理的工作包,无论客户在服务器上碰到什么问题,都由我们两家共同提供技术支持;第三个方面是在身份识别技术方面的合作,今后还会有在手持移动设备上的技术合作;第四是我们作为一个开源推动者,让微软第一次看到了开源软件的优势,开源上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另外,在云计算方面我们和微软也有一些合作的,我们已经发现了17个可以合作的技术项目,每个季度我们都会对这些项目的重要性做一个评估,然后在合适的时间会宣布在哪些方面有合作。

我想强调的是,作为不同操作系统的供应商,我们和微软之间存在竞争,我们都想让用户把应用软件运行在自己的系统上。但不可否认的是,Linux与Windows之间的这种竞争对消费者不利,消费者被夹在中间,而我们之间的合作给消费者带来了好处,因为消费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决定其应用软件运行在哪个系统上用。

孙定:您如何评价Novell与微软的合作?

Ron Hovepian者:应该说,和微软的合作让我们非常惊喜,至少目前来看微软兑现了它做出的所有承诺,当然合作的关系也是非常微妙的。如果要给这个合作打一个分的话,我认为还是可以打8分,也就是说,我对合作的看法非常乐观、非常正面。这里有些数据,比如在合作以后,微软给我们带来了500家新的企业客户。而且在虚拟化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合作也非常愉快。根据IDC的数据,我们在过去三年的市场份额从18%上升到30%。但我认为我们之间的合作最大的受益者是最终用户,因为用户不用在两者之间做艰难的选择,而是我们两家的系统能够更好地在一起为用户服务。

====采访手记:

新起点 新征程

采访过程,面前的Ron Hovepian始终笑容可掬,非常友善,很有亲和力,很难把他和他的那些大胆的决策联系起来。实际上,从Ron Hovepian上任后所采取一系列大刀阔斧的举措来看,他无疑是一个非常果敢、勇于创新和大胆变革的人。

Ron Hovepian是在2006年6月正式担任Novell公司的CEO的。上任不久,Ron Hovepian就做出了惊人之举,顶着巨大的压力与微软达成合作协议,双方成立联合实验室。当时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压力不仅来自于开源社区,也来自于公司内部的员工,甚至有员工为此离职。而后来的结果表明,与微软的合作对Novell经营状况的改善大有帮助。

相对而言,Ron Hovepian的这一次决定对Novell公司的影响更为深远,从某种程度上说,Ron Hovepian是要完全改变Novell的DNA,重塑Novell。如果Novell能华丽转身,也就是从一个开源操作系统供应商转变成为一个能提供系统管理、身份管理的公司, Novell将彻底摆脱Netware的阴影,踏上新的征程。

很显然,Novell转型是Ron Hovepian已经谋划许久的,这几年Ron Hovepian不断通过收购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其中2008年收购从事业务流程管理的Managed Objects和工作负载管理的PlateSpin是非常重要的两步棋。而在2009年年底,Ron Hovepian还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如今,Ron Hovepian的布局已经完成,而下一步考验的将是Ron Hovepian以及整个Novell公司的执行力。未来,摆在Ron Hovepian面前的难题也还非常多,不过Ron Hovepian非常有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自己的决心,更来源于公司上下对Ron Hovepian的充分支持。(文/邹大斌)

===总裁感悟

中国让我震惊

“中国市场给了我惊喜。”在采访中,Ron Hovepian多次表露出对它的中国团队的褒奖。实际上,Ron Hovepian的认可并不是完全是客套。在过去的3年里,受惠与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Novell的中国团队交出了一份非常满意的答卷,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09年,这种增长达到了50%,位列Novell所有大区之首。

由于中国团队的良好表现,让Ron Hovepian对中国市场给予厚望。按照Ron Hovepian的规划,未来Novell也将给予中国更多的支持,包括研发投入和渠道建设,特别是云计算面。“无论是从收入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而言,中国都是Novell的一个工作重心”,看得出,Ron Hovepian的表态应该是由衷的。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无法忽视的一个市场。(文/邹大斌)

上一篇:淘宝网林昊: 追求技术巅峰 下一篇:近期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稳中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