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规划问题分析

时间:2022-09-17 10:06:34

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规划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园林基础设施的建设,原理绿地建设中的各类配套设施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道路规划问题作为园林绿地的重要内容也得到我们的普遍关注。园林绿地道路规划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园林绿地所具有的各个功能空间能否有合理的划分、通畅的交通与否、景观组织合理与否等。本文从园林绿地中道路的类型及其所具有的环境功能入手,简要探讨了园林绿地道路规划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绿地;道路;规划

作为园林绿地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园路如同我们人体的脉胳贯穿在园林各景点之间。其一方面起到了引导人流,疏导交通的目的,另一方面其还把园地空间划成了一些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一、园路类型

1、功能分类

主要园路:贯通全园,供大量游人行进道路,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车,宽度为3.5-6.0m;次要园路:主要园路辅助路,沟通各景点,宽2.0-3.5m;游戏小路: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深入园林各角落,俩人走1.2-1.5m,单人0.6-1.0m。

2、结构类型分类

路堑型:园路路面低于周围,道牙高于路面,道路排水;路堤型:道牙靠近边缘处,路面高于两侧,用明沟排水;特殊式,比方说蹬道、步石、攀梯等。

二、园路规划设计注意问题

园路布局不管是什么形式,切忌出现回头路和断头路,除非有明显终点景观。如两条自然园路相交,所成对角不宜相等。需转换方向时,离园路交叉点要有一定长度作为方向转变过渡。如果两条直线道路相交时,可正交,也可斜交。为了美观实用,要求交叉在一点上,对角相等。

不少园林绿地,园路所占面积比不适应,交通不便,造成行路挤占绿地。如北京西单广场,作为繁华商业区,每天人流很多,但设计中绿地草坪占有很大的面积。园路穿插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难免要踩踏草坪,影响景观效果。相反,某些规划设计中,又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还对生态不利。

如果3条园路相交,3条路中心线应交汇于一点,否则显杂乱。某些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太多,造成人们在路叉处无所适从。

由主干道上发出来的次干道分叉的位置,宜在主干道凸出的位置发出次干道,这样就显得流畅自如。凡道路交叉处角度不宜采用弧线,每个转角要圆润。自然式道路在通向建筑正面时,应逐渐与建筑物对齐并趋垂直,在顺向建筑时,应于建筑趋于平行。两条相反方向的曲线园路相遇时,在交界处要有较长距离的直线,切忌是S形。

三、园林绿地道路的布局设计

1、设计依据

园林道路的类型及布局往往是由园林工程自身所具有的建设规模所决定的。通常来说,大一点的公园需要有主道、次道以及游步道等三种类型,并且尽可能的让铺装多样化,以便于让园路成为园林造景的重要部分。而较小的园林绿地或单位小块绿地的设计,往往没有次道和游步道的布局设计。

此外,园路的布局风格则是由园林绿地规划形式所决定的。如果园林是一规则式的园林,那么园路则应该是布局成直线以及有轨可循的曲线式。在园路的铺装上应和园林风格相适应,充分体现规则式园林风格。如园林为自然式园林,则园路布局成无轨可循的自由曲线和宽窄不同的变形路。

2、园路布局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3.2.1因地制宜

园路布设除了需要契合园林的规划外,还需要很好的结合其所处的地形地貌。通常来说,园路是宜曲不宜直,需要做到合乎自然,追求一种自然的野趣,回环曲折,依山随势;犹若流水,自然流畅,随地势布设。

3.2.2满足实用功能

园路设计须遵循行走为先,须满通和导游组织的需要。尽量考虑到普通大众还是喜欢走捷径的这一心理及习惯,园路设计必须将为人服务、满足人需求放在第一位。要不然,很有可能造成所修筑的园路走的人少,而园路绿地却被踩出一道道园路。

3.2.3环绕性忌无目的、死胡同

对于园林工程,尽可能的设计成一个环状的道路网络,做到四通八达。对于道路的设计,则需要保证有的防矢因游设路,,因景设路,不漫无目的,更不能让游人吃“闭门羹”。

3.2.4整体和谐

尽可能的做到园林绿地道路和周围造景元素之间良好的衔接,进而在整体上保证和谐,营造意境。比如说,为了更好地适宜青少年好动心理,则可以在园林中设计羊肠捷径,水面设汀步;为了满足中老年游览,坡度超过12b就要设计台阶,且每隔一定的距离设计一处平台以利休息;为了达到曲径通幽,可以在曲路的曲处设计假山、置石及树丛,形成和谐的景观。

3、园路布局的种类

3.3.1平面成形布局

相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城市道路系统,风景园林道路系统有着较为明显的自身布置形式和布局烙印。自然式园林绿地较为常见的园路系统,其布局形成多为带带式、套环式以及树枝式3种。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将就的峰回路转,步移景异,曲折迂回。除了这些自由曲线的形式外,也有规划的几何形和混合形式,由此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

3.3.2立面成形布局

对于园林道路,也能够依照其功能的需要进行宽度尺寸的收放,通过变断面的形式来进行立面布局。比如说,沿道攀登北京香山,在不同的转折地方就会出现不同的宽狭,同时在中途还有过路亭。此外,许多园中设座凳、椅子,让园路外延,同时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相宜,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3.3.3园路路口规划

园路建设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园路路口的规划问题。结合自然式园路系统和规则式园路系统,我们发现自然式以三岔路为主,而规则式则以十字路口为多。道路相交的地方,除了山地陟坡地形之外,需要尽可能的保持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交角度如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小于60b。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锐角部份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圆形的转角。路口处形成的道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

需要保证有特点和景点。在三叉路口的中央,我们可以设计花舌、花坛等,需要注意各条道路尽可能的以其中心线与花坛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应与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

3.3.4园路与种植

城市中绿化效果最好的还是林荫夹道的类型。如果实在郊区进行大面积的绿化,需要注意行道树与其两侧的绿化种植进行有机的结合,进出自由,不按间距非规则的灵活种植,进而营造一种林中走的境界,而此类就为夹景。在一定距离上,局部进行稍微的浓密布置,进而出现阻隔形成障景。障景让我们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如果是园路的转弯的地方,则可以种植一些五颜六色的花卉,一方面它能够很好的引导游人,又可以展现其美观。如果是园路路叉的地方,则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回车岛、中心绿岛、花树坛、花钵等,其同样有着疏导游人和美观的功效。此外还需要注意绿地的高低与园路之间的协调。好的园路往往是设计其浅埋在绿地之中,在绿丛中进行隐藏。特别是对于山麓的边坡地带,如果园路一旦暴露出来,就会有道道横行的痕迹,不美观。

结语:

综上所述,最近几年,园路设计从功能、形式以及铺装材料应用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加强对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规划问题的分析,有利于更好的建设美观实用的园路,既能在不知不觉中感染游人,又能很好的引导大家欣赏园林景色。

参考文献:

[1] 吴凯.城市道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探讨——以白银市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02)

[2] 胡成芳.浅议城市景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及应用——以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15)

[3] 范强,李全欣,蔺要伟.浅析园路在浅园林绿地中的规划与布局[J].科技致富向导.2010(30)

上一篇:综述园林地被植物的分类选择与配置 下一篇:提高供暖行业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