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控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9-17 09:54:57

材控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生产实习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本文在以往生产实习模式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对提高材控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与实践。

关键词: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国分类号:G40-057

生产实习是工科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习不仅可以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增强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期末,时间为三周,生产实习的地点是佛山科尔、阳江新力、银鹰、永光等单位。目前,我们采用的是集中参观,分散整理的模式,即安排15天时间集中带学生到各处实习点有目的参观,留6天时间让学生整理笔记、上网搜索资料或深入一个定点单位进行研究,并写出总结。带学生生产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就如何保证生产实习质量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从思想上引导学生重视生产实习,使学生始终保持热情

实习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在现场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与学生的热情和对生产实习的重视程度有关,还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关,对学生也有促进作用。在实习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激发学生的实习的学习热情

利用实习动员的方式,我们反复给学生讲明生产实习与理论教学的关系以及实习对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还向学生透露实习开支预算,学院经费紧张,却尽量保证实习的需要,目的何在?从而使学生领会到他们的期望,感到他们自己要承担的责任,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珍惜实习的机会;利用现场参观、教育,分析生产形势,使学生既看到现代工业发展崛起的一面,又看到落后的不完善的一面,再比较自己的实际水平,能否胜任现场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 制订实习计划

我们根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点、课程设置情况等精心选择实习工厂,准备实习内容并编写实习计划。通过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的目的、实习的内容。介绍与现场有关的理论知识以及理论到实际的过程,并可将生产过程中的某些具体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去实习,克服学生下工厂后不知看什么、记什么的现象,使学生一下工厂就有所依据的进行学习。

每到一个实习单位,先集中学生听取该厂的概况的介绍,了解了工厂的发展史、现有规模、劳动和产率、发展计划、生产管理、安全措施、劳动保护等,并听取了厂工程师对该行业国内生产的发展情况。全面了解工厂的主要产品生产方法及生产工艺流程、车间布局,画出了各个生产工段的生产流程图,弄清了生产过程所涉及的材料加工工艺;了解整个工艺流程的工艺条件和对涉及的主要机械设备的型号、结构、性能、工作原理;了解工厂、车间岗位的人员编制、作息时间、产品质量控制的检验、分析方法。学生对实习的内容和要求有大致的了解;然后下厂参观,参观时主要由车间技术人员介绍,在每个工位,学生要仔细观察,作好记录,并实时向工人师傅提问,并分组让学生下车间实习,这时我们对学生的主要要求有以下:(1)了解产品的主要零部件、加工方法及成型方法;(2)掌握各工位的工作内容、生产控制的技术指标;(3)熟悉生产的工艺流程;(4)对产品的市场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二.改进实习指导方法,不断提高实习质量

生产实习过程的指导也关系到实习质量的高低。相对学校班级集体的教学方式,生产实习特点是比较分散,要求学生更加自主的学习;相对于学校以理论知识为主、课堂教师讲授较多,实习中应以实践知识为主、要求学生用观察、分析的方法进行实习。实习中指导工作,要根据这些特点,结合不同的实习地点,来安排指导。

1. 指导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出表率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教师的表率作用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种体现,更重要的是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责任。实习期间,教师和学生一样,噪音很大的车间不断给学生解答问题,嗓子常常嘶哑;这些都给学生很大的感染。现场的老师在十几天连续讲课、嗓子嘶哑后,依然认真指导,百问不厌,学生主动地为老师沏茶,整理实验设备。

2. 实习前提问,实习后小结

学生初到现场,适应性较差,特别是面对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各种复杂设备及现场紧张的工作节拍,会感到无从看起和无从下手;但当新鲜感过后,又无事可做。即"一感新鲜,二感简单,三感疲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每个实习点的时间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时间进入车间前都提出一些问题,本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简短的小结。采取这种做法的好处是(1)便于安排进度,使实习内容充实且有节奏感;(2)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求知欲望;(3)便于老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

3. 引导学生积累资料,查阅文献

生产实习由于地点多,时间短,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造成走马观花。为此,我们尽可能结合学生将要进行的课程设计题目,要求注意观察和收集资料。在新力实习时,数控机床的高自动化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我们结合后续课程和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探究编程、自动换刀、传动和检测的实现方法,并告知他们哪些是教科书中难以查到而又有很重要的价值,提醒他们记录下来作为资料保存,或要求他们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实践表明,采用这种指导方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时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克服生产实习中走马观花的现象。

4. 积极取得实习点的配合,确保实习质量

学生人数很多,给生产实习的安排带来诸多不便,在实习点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还需开辟适宜的生产实习点。如:银鹰是机电结合的典型设备,新力有数台全自动化机器人设备和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如何充分利用这里的资源便成了生产实习的主要着眼点。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实习任务和要求。为防止事帮隐患,要求学生将待加工的、已加工的另部件按相应的工艺过程摆放得整整齐齐;将地面上的铁屑、螺钉、铁丝等细小物品分门别类装入小盒或归入师傅们的零件盒。干净有序的环境不但避免了事故隐患,车间领导、技术人员和师傅们也给予一致的好评。同学们的主动诚恳、勤学好问深深打动了师傅们,车间主任主动为学生安排讲解、示范、简单的加工操作等,除了专业讲座外,我们请工程师还为全体实习生做了一场生动的"打好基础、踏实工作"的报告。他们言语中肯、语重心长,切身的体会和生动的事迹,对学生的教育非常深刻。有个同学实习过后在总结中谈到:我真担心,我将来到了工作岗位,能否像他们一样做出一些成绩!这次实习不仅开创了良好的局面,达到了实习的目的,而且在学生的思想深处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使得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一步。

三.健全考核方式是检验实习质量的重要环节

健全考核方式可使学生充分重视生产实习,客观评定成绩。实习成绩的评定,力求客观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和表现,我们的实习成绩的评定,我们把考核分为平时表现、现场考核、理论考核、实习报告四个方面。平时表现分为平时纪律和平时提问、平时笔记;不迟到、不早退是最起码的要求;平时提问可督促检查学生的实习;平时检查笔记能及时了解学生实习的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现场考核全面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理论考核则考查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实习报告考核,由指导教师根据实纲要求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

在考核方式上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实习效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提高生产实习质量。一学生写到:"大学因实习而完整,而大学生活因实习而精彩。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个进工厂实习的机会,让我们提前体验到学理工科的不易,获得了课堂里边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识,也许将来不会走上这个岗位,但是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却是终生难忘。虽然脏点累点,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收获、也有了成果。"

总结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运用上述的管理与指导的方法,进行生产实习的质量控制。实践表明,对达到实习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接触实际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都有一定效果。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养成了他们悉心观察、深入基层、积极探索、虚心求知的良好风气,达到了生产实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小柱,魏昕,胡伟.高校机械类本科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235-236

上一篇:像童话一样的理想 下一篇:让孩子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