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舞台艺术人物形象浅谈

时间:2022-09-17 08:53:42

塑造舞台艺术人物形象浅谈

【摘 要】戏曲演员其实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要想修得正果成为一名好演员,要经历最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习艺磨砺后,才能在舞台上表现得怡然自得。通过塑造多个剧目,对不同人物角色性格进行揣摩和艺术积累,虚心向前辈学习,在导演同行的悉心指导下,最后才能收获观众的笑脸和掌声。

【关键词】戏曲演员;舞台形象

中图分类号:J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016-02

戏曲演员怎样演好人物,完成剧本使命和导演要求,用表演艺术把观众吸引到剧情中来,这对演员来说,的确是一个很深的课题。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包含文学剧本、舞美、灯光、音乐、主次角色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在舞台上通过演员认真表演,塑造剧中人物形象,使之完美表达剧本中的思想立意、时代背景、剧情故事。演员表演要正做到深刻、鲜活、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为一名戏曲演员,要能较好地完成舞台表演,演好演活导演所赋予的角色,一是要求演员有扎实的艺术基本功和文学艺术素养;二是要求演员能抱团演戏、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并耐得住寂寞清贫。笔者从艺30年,先后扮演了很多不同的角色,有善良、聪明、理性的葛麻;有取巧滑稽的懒人杜金;有睿智、憨厚的张无奈;还有风流文人张文远。这些人物的塑造,在导演和剧团前辈的帮助下,日趋成熟,也让笔者感悟理解到了塑造舞台艺术形象就是要求演员“演戏演人,演人演情,演情演心,演心演魂”。

演员在塑造人物时,要把握剧中人物的外部形象和剧情,这就要求演员对剧本理解透彻。作为演员,怎么塑造出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呢?其实,就是要求演员通过熟读剧本,了解剧中人物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人物的身份、年龄以及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有目的查阅这方面的题材,收集这方面的影像资料及相关戏曲知识,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寻找人物的影子,探讨和挖掘人物的思想内涵和人物的人格魅力。

在排练的过程中,不脱离剧本基础框架和导演整体构思,演员尽情发挥,认真地进行三度创作,在舞台上很好地把握表演节奏,通过演员的艺术手段将剧中人物鲜活地呈现在舞台上,使之表演达到高度的个性化。

例如,笔者在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创作的剧目《张无奈拾印》中扮演张无奈这个角色,一开始只知道遵循导演的模式去做,显得很呆板,总是处在一种“|壳式”的模仿表演中,人物性格就更无从谈起了,表演乏味没戏。在排练期间,笔者一度迷茫、心急浮躁,在此过程中,经过导演和剧团前辈的耐心指点和多次演练后,笔者才慢慢地理解了这个人物,才知道怎样去刻画他。

剧中人物张无奈是一个贫苦农民,因家乡遭受水灾而沦为乞丐,在逃荒过程中无意间捡到一方金印,谁知,县官误将张无奈当成是朝廷派来查账私访的八府巡按,慌忙迎进府中,于是,一个乞丐突如其来地当上了朝廷高官。张无奈得知自己捡到的方铜砣是官印后,并没感到高兴,反而感到一种惶恐,他急于向师爷讲明真相,表现了一位农民特有的朴实憨厚的本性。当师爷说到当官的好处时,张无奈不以为然,而是以一种农民的眼光看待“官”和“官场”,在县官的招待宴上,张无奈因饥饿难忍,不懂规矩而出尽了洋相,这充分表现了他的见识短浅,但他并不愚钝,在他身上具有一种农民特有的睿智。因此,当真巡抚王文秀前来县府追讨官印时,张无奈机灵地看出了王文秀的身份,并机智地躲避了风险,使失印巡抚有口难开,有话难言。他明白官印的作用后,决定巧借官印开仓放粮,救济了受灾挨饿的父老乡亲。

张无奈从懵懂失惊到机智镇定,从逃荒者变成巡抚大人,这些都是这个人物的角色转换和情绪变化,通过舞台艺术表演体现了张无奈善良的品性,同时也体现了封建官场真官害民、假官为民的荒唐现象。把握好了这条脉络主线就能把张无奈这一角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正是这些舞台实践,让我知道了“演戏演人,演人演情,演情演心,演心演魂”,这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没有人物,情节故事无从谈起;没有情节故事,人物性格就难以表现出来。所谓剧情,就是指一曲戏的整个故事情节,指的是剧本中人物经历的种种矛盾和人物的整个活动过程,如果演员进入不了剧情的话,不仅仅在舞台上自己表演得尴尬,人物的表现自然也就显得苍白无力,观众也会如同嚼蜡,甚至起身退场。这一点笔者体会深切。

笔者曾饰演过折子戏《祭棒槌》中的杜金和《活捉三郎》中的张文远。这两出戏的故事情节、道白唱腔等设计都非常好,《祭棒槌》哭祭文的一段唱词很绝妙,唱腔设计者依据剧情人物性格,设计了悲腔、叹腔、慢板、一字板、快板等,充分展示了采茶戏的特色,韵味十足,非常好听。《活捉三郎》是汉剧经典剧目,也是笔者参加湖北省第二届地方戏展演的参赛移植剧目,这两个剧目是笔者所在剧团当前常演的剧目,深受观众喜爱,剧场效果俱佳,观众百看不厌,

笔者在排演之初,总是得不到导演的认可,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后来,经过湖北省汉剧院李瑞明老师的悉心点拨(《活捉三郎》荣获湖北省地戏展演三等奖,笔者打心底里感谢李瑞明老师的培养和指导),笔者才有所感悟,原来我差的就是一个“情”字,所以无论唱腔设计多么精妙,笔者唱得多么娓娓动听,道白说得多么慷锵有力,但表演显得平淡无味,没有感染力,始终吸引不了观众。

笔者在这两出折子戏表演上分清表演层次,牢牢把握人物定位和剧情转换,着重一个“情”字,真正做到了情真意切,把观众带入到剧情的幻想梦境中。所谓幻想,就是观众对剧情的理解想象,观众有幻想,才能心领神会剧中的人物故事和思想情绪变化。笔者通过在“情”上的投入,使得这两出折子戏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也提升了笔者在戏曲舞台上的知名度。

这些年来,笔者真正领悟到了一个演员要想成功塑造人物形象,首先要保持虚心请教、集思广益的心态,要听进去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要经受得住冷嘲热讽,要经历多次的失败,同时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往前走,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一天不练功自己知道、二天不练功观众知道、三天不练功就完了”的习艺理念。练功是每位演员的必修课,坚持练功,练出扎实的基本功,这是塑造人物的关键。

笔者经历了一个演员的酸甜苦辣,笔者钟爱舞台,钟爱戏曲艺术这个伟大的事业,在这个空间广阔的戏曲舞台上,只要用情、用心去演绎每个人角色,不论角色大小、主次,观众才会欣赏你、尊重你。

“戏借虚事指点实事,台演古人提醒今人”,作为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的一名青年演员,作为当今一名受人尊重的文艺工作者,笔者将肩负起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国梦、艺术梦而不懈努力。

上一篇:以社会网络群体为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 下一篇:深度学习:为核心素养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