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书法家言恭达的育才情结

时间:2022-09-17 08:42:59

言传身教:书法家言恭达的育才情结

SHMJ:先贤言子宣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四方士民,您身为言子84代裔孙,身兼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教育委员会主任,对于通过书法教育来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您有何见解?

言恭达:鲁迅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之光,它总是不经意地表现出国民精神的状态。书法不仅仅具有审美功能,它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承传方式,数千年来它的书写方式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质,这一点被好多人所忽视,一个民族的文化被改变往往是从文字开始的,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应该说,汉字活着中华文化才活着,历史才活着,民族才活着。“星巴克”出售的不仅仅是咖啡,更是对咖啡文化的体验。书法家的艺术实践和探索,不仅仅是创作作品的本身,更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生活方式与生存智慧的承传,一句话,是对“民族人文”的传承。“人文”是什么?一是“人”,二是“文”,它代表一种理想的人性,“文”是引导人们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这种理想的人性。古希腊将人的理想本性看成自由,实现这种自由的方式是理性,就叫科学。中国人的理想人性是“仁”,升华出中华民族“道”的精神,中国的“文”是“礼”,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直坚持的“礼”来实现“仁”而服务的。所以,中西知识方式的产生完全不一样,西方重“科学”,中国重“礼教”。而这里,中国文字的独特性与艺术化为“中华人文”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族审美的原始萌芽产生于文字,产生于书法。

康有为所说,“皆以形为主,即假借行草,亦形也,惟谐声略有声耳,故中国所重在形。外国文字皆以声为主,即分篆、隶、行、草亦声也,惟字用有形耳。中国文字,无义不备,故极繁而条理不可及;外国文字,无声不备,故极简而意义亦可得。盖中国用目,外国贵耳。”于是,中国的文字一开始就追求一种形的美,不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也凝聚了中国文化的内在基因。

我们也知道,中国文字书写方式在独特的汉字结构作用下,于中国文化形成独特的内在关系,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艺术观、世界观以及思维方式,更是形成独特东方文化的重要基础,所以,有人将书法比喻中华文化的“基因”是很有道理的,“基因”的改变就预示着文化性质的变化,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在鼠标、键盘信息化时代,保持书写状态,掌握书法知识,增强书法审美能力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功在当代,泽被千秋的大事。

SHMJ:中国人常说“字如其人”,可见书写一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书法教育曾一度受到冷落,您怎么看?

言恭达: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过:“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秩序条理,乐涵润群体内心的和谐和团结力,然而礼和乐的最好根据则在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一个理想的人,一个理想的社会必须具备“乐”和“礼”的精神。正是这样,中国人典型的生活方式就是“礼乐生活”。中华文明是一种“内足文明”,不向外扩张,养成宁静、平和的自然意识与生存态度,敬畏民众,亲近自然。而这种礼乐生活方式的建立需要依赖多种形式和层面的人文审美教育,形成集体意识的社会氛围,书法艺术教育就是其中一个方面。多年前曾有学者发问:目前全国有3亿人去学习英语,还有多少人去学习中国书法?如果汉字书法一味成为拍卖行的商品时,那么它就会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汉字艺术就会慢慢的消失,这是很可怕的现象!我用这位学者的发问来回答你的提问,究其本质,我们会清楚地看到:一是近半个世纪前风暴给我们民族带来的恶果;二是市场经济这一把“双刃剑”所展示的另一面――在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我们这个民族没有提前或同期架构文化理想,以至于社会价值判断与行为导向异化为财富(金钱)至上的唯一标准,而文化价值的终极指向降落为价格指数。三十多年来的“书法热”无疑带来了群众文化的繁荣,精神要求的重组,也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休闲情趣的寻求,传统“集体记忆”的淡化以及“民粹主义”的膨胀,表现为某些文化艺术民族立场的转移,核心价值体系的颠覆和审美评判标准的缺失……这是当下社会文化大环境需要十分注意的问题。也是书法艺术从传统走向当代的文化土壤中生长的亟待与推进教育的深层次课题。

SHMJ:您身兼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教授,博导、硕导,又多年在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和全国各地大专院校与书法家协会授课,请您简要谈谈您的教学理念。

言恭达:书法教学必须体现中华文化美育教育的品行与特质,传导经典,讲授技法,提倡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书法艺术的本质是文化传承与创造,是修出来的、养出来的,本着人文性与艺术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解析与时代创造相结合,技艺传授与人文修为相结合,以艺理带动艺技,以审美升华精神,技艺相生相发,所谓“艺道两本”,“技进乎道”。传授技法,须以书法艺术的本质及美学原理为底蕴,从中国哲学高度,深化对书法艺术写意精神的领悟,将理性的思辨与感觉的悟性统一起来,传道、授业、解惑,从而在师承传统时铸练辨析能力,修炼艺能,并进一步融入作者主体意识,调动文化创造才能。因此,书法教学须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技能素质尤其是创造性素质为核心,使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获得精神文化的成果。

SHMJ:通过书法教育,阐述出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内涵,您是如何看待当下中国书法教育所面临的现状?

言恭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书法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的社会书法教育也是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各种类型、多元形态的官办、民办相结合的社会书法艺术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各级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宫的书法培训、书法考级以及书法家教等都是书法教育、普及的很好补充,为书坛持续的“书法热”作出了贡献。特别要指出的,三十多年的“书法热”也促进并推动着全国高等书法教育前所未有的发展。据了解,全国现已有七十多所高校开设了书法艺术学科,目前全国书法高等艺术教育已日趋完备了从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学科体系建设,不断规范了书法学研究与理论体系,培养了大批的书法专业人才,为全社会书法艺术的普及、提高,书法艺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时代审美的引领。当然,正如我以上所强调的书法不仅仅具有审美功能,它还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所以,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书写已经退出人们的交流手段,书法在本质上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

要真正振兴书法艺术还必须从“娃娃抓起”。前几年,我们书法艺术界和其他文化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上就恢复中小学书法教学课程联名提案,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2013年又刊印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这是建国以来,作为国家教程以国家的名义推广书法中小学教育力度最大的一次,书法课将成为小学必修课,书法教育将全面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据我所知各地正在为这《纲要》的全面施行积极的准备。我们欣喜的看到,通过这样行政的手段在中小学中恢复书法教育,为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SHMJ:我们也了解到,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小学在开展书法教育时,也面临着师资力量严重短缺等问题,这又需要如何解决?

言恭达:中小学书法教育其要素是“三教”,即教师、教材与教学,其中关键是教师的培养。如你所言,目前,由于历史的原因,书法教育师资力量极为匮乏。而专业书法教师的严重短缺,业已成为制约中小学书法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譬如书法在办学方面,一直严重落后于其他艺术门类,培养书法专业人才的土壤长期贫瘠,也导致书法专业人才的水平难以提高,这与书法艺术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形成了强烈反差。因此,我们要在编写好统一大纲、教材的同时,迫切需要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以配合政府的这一决策的执行。当下之急,一方面,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尽快建立书法专业学院类设置,加快培养书法教育的专业人才,为书法教育输送大批量的中小学书法教师。另一方面,我们也呼吁,广大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积极主动投身中小学书法教育中,成为一支重要的校外师资力量。此外,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手段丰富书法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中国书法家协会这么多年来倡导并实施的“中国书法进万家”行动和创办“兰亭学校”,为当下书法的普及与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想,内外并重、标本兼治,中小学书法教育必定能收获累累硕果。

SHMJ:作为当代书法家,您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之外对书法教育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根据您多年对高等书法教育,对书法的继承和发展所做的工作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言恭达:高等书法教育的推动和发展,特别是高学历层次人才的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学术研究、艺术教育与创作都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书法学术研究是书法走向专业、高端,走向人文的重要支撑,书法教育的深化必须依托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书法艺术的精品创作更需要理论的指导,因此,高等书法教育对当下书法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文化意义。

目前,全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学科体系已基本建立,这是对我国高等美学教育、书法艺术的传承发展的最大贡献。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我们还需要在两个方面去努力,一个是在教学学科体系多类分层建设上应该更加完善、规范与科学发展,如在综合性大学、专业艺术学院与师范学院等的教育规划,培养方向、方式、目标,师教互动等方面的深化改革与推进;各级社会类艺术创作机构(如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与高等院校教学的有序合作与互补;各级书法家协会、人民团体、书法教育、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以高等艺术教育为引领,有效地提升社会艺术的内质,强化协会组织的学术支撑力与文化丰富性。另一个方面在学术先行的基础上,要注重书法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书法艺术本体技法程式、审美风格与艺术精神的深层次实践,也就是艺理与艺教的高度统一。要关注学生的文化综合水准与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完备高等书法教育的科学体系,将书法研究、教育、创作优质融通。

SHMJ:针对目前的书法教育现状,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有什么新的举措?

言恭达:中国书法家协会历来十分重视书法艺术教育。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建立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以来,依托优质的全国书法师资力量,有效地进行书法社会艺术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新时期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丰厚的高校教育力量进一步发挥并与社会艺术教育打通。这是当下推进全社会书法艺术创作提升质量的关键点。前年12月,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在江苏常州召开了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全国书法教育的形势,研究部署教育委员会年度规划,确定教育委员会在新形势下的工作原则、工作任务与工作机制,其中一项举措是由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将设立全国“书法高等教育论坛”,开展当代书法艺术评论、展示与交流。旨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遵循艺术发展规律、推动书法教育教学活动的普及与发展。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它是中华文化的根和不竭的血脉,它的兴衰从一个侧面能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兴衰,书法作为一种文化,决不是书坛的“孤芳自赏”,也不仅仅具有艺术的审美功能,它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书法教育是书法发展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我们只有抓住书法的两端――中小学书法教育和高等书法教育,并将书法教育和全社会的书法事业集合起来,发挥高等书法的优势才能实现中国书法的全面振兴,为文化的继承与构建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天赋 汗水 努力 下一篇:“我的国王是自律,我只听命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