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等素材多维解读(上)

时间:2022-09-17 07:54:34

【素材展示】

中秋节本是阖家团聚的日子,但洛阳市瀍河区法院老家属楼里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揪心”的事:9月18日晚,一对空巢老夫妇被发现死在了出租屋里,遗体已经腐烂发臭。这对空巢老夫妇的离世再次给那些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提了个醒:要常回家看看。

9月16日上午,瀍河区法院老家属楼的老杨(化名)准备给一楼的老夫妇送点新鲜蔬菜,老杨敲门之后,发现里面无人回应。“当时也没在意,以为他们不在家,就把蔬菜放在了他们家门口。”老杨说,那对老夫妇生活条件不好,经常有邻居为他们送点生活用品。“中秋节的前一天,那对老夫妇的侄外孙女来给老人送月饼,一直敲门都没有人应。”老杨说,下午,老夫妇的侄外孙女又来敲门,还是没人应。

“老人的侄外孙女赶紧找来老夫妇的二儿子,打开门后才发现,两个老人已经悄然离世。”老杨说,老人的二儿子立即报警,警方处理过现场后,将遗体运走。

据楼内居民王女士透露,这对老夫妇,男的有60多岁,瘫痪在床已经10多年了,一直靠老伴照顾;女的有50多岁,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

“去年4月,老两口被儿子送到这里,之后很少见到有亲人来看望。” 王女士说,房子是老夫妇的二儿子租的,老夫妇很少出门,也没有邻居知道他们叫什么。

今年7月1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作为法律条款写了进去。

关爱空巢老人除了要子女常回家看看外,还要定期陪老人去体检。心灵安慰和身体健康对空巢老人来说同样重要。

【多维解读】

1.探索问题的根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喜欢到经济发达的城市工作定居,同时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住房条件也有所改善,许多子女都倾向于与老人分开居住,造成老人空巢。尽管“常回家看看”已经立法,但是,就目前我国国情看执行难度很大。每逢佳节倍思亲,不是儿女不愿意回家看看,不想跟父母过个团圆年,农民工不出去打工能行吗?几亩地的微薄收入能维持当今的高物价生活吗?平民百姓在异地打工想回家陪陪父母再急切,又怎奈得了铁路“一票难求”的现实国情?那些在私企工作的打工族们,他们又何尝不想回家看看呢?可诸多限制只能令他们望家兴叹,这就是“常回家看看”立法容易执法难的现实国情,更是空巢老人悲剧一次次上演的深层根源。

2.培养一种看望习惯

在道德约束日趋乏力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已然成了酸楚话题,也的确需要法律约束、规范和督促,并使之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动。时下,老人与子女之间因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代沟越来越深,共同语言越来越少,这使得老人尽管衣食无忧,精神生活却十分孤寂和落寞。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要让亲情看望世代相传,仅仅靠道德力量远远不够,必须用法律强制儿女“常回家看看”,既完成儿女的看望义务,也培养一种看望习惯,升华一种亲情力量,更传承亲情看望美德。

3.政府要担起养老重任

对于空巢老人,政府应当有所作为。人都会老,但并不是每一个老人都有儿女。大量的“丁克”夫妇、失独夫妇,根本没有儿女可以依靠;就算那些拥有儿女的夫妇,也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因此,要想让每一个老人老有所养,政府责无旁贷。而要做到这一点,在于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比如,兴建社区食堂,让老人不再为一日三餐劳心费神;兴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让老人老有所乐;引进社区保健医生,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4.借鉴别国先进经验

法国的一种做法值得借鉴。在法国,许多社区为老年人免费提供一种名叫“你好吗”的服务项目。在每天同一时间,计算机系统将自动给老人打来电话,老人拿起电话后,可听到计算机录音系统的一句问候“你好吗”,随后会听到:“如果您今天很好,请放下电话。如果您今天感觉不好,请立即拨打紧急求救电话811。”如在45分钟内,老人仍不拿起电话,就会有人登门查询。试想,若是洛阳的那对老夫妇能够享受到类似服务,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适用文题】

老有所养、法律尊严、精神慰藉、临终关怀、发展社区养老等。

二、“道德问题法律化”是一种软暴力

备受关注的《南宁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9月24日出炉,这是南宁市首次就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立法。“办法”明确规定:拒绝给老幼病残孕让座,经劝阻仍不改正的,驾驶员、乘务员可拒绝为其提供营运服务。“拒绝提供服务是不是就要赶下车?”意见稿一出,立即引起广泛争议,有支持者认为,公交立法是进步,该规定能规范、塑造乘客文明乘车行为。而反对者则提出,不让座是道德问题,通过立法“强制”,混淆了法律与道德,有点变味,可操作性不强。

【多维解读】

1.强制让座是一种惰性思维

将道德问题法律化,是以违法的方式对付不文明的行为,竟还有不少支持者,让人看到了法治建设还需要更多的努力。这么多年来,“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观念的传播,并没有遏制住一些地方政府将道德问题法律化的亢奋冲动,他们迷恋立法,解决社会问题遇到麻烦,就立刻相应地进行法律的强制,而不管这问题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通过法律手段解释道德问题,并不是信仰和尊重法律,而恰恰是反法律。

2.道德问题岂能谋求法律解决

拒给老幼病残孕让座,是道德问题,而“把人赶下车”,则是法律问题。道德是什么?就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对人们的行为虽然具有约束力,但不具有强制力。道德主要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来实现。“暴力”强制让座是以正义之名戕害同等权益者的正当权益。同老、弱、病、残、孕者一样,拒绝让座者也拥有占座权,大家共同遵循着“先来后到”的社会默认游戏规则。以“拒绝为其提供营运服务”相威胁,让拒绝让座者让座,其客观结果是以正义之名剥夺了一部分人乘车的正当权益,剥夺了他们享用社会公共服务的平等权益,表面看是对错误的惩罚,其实是用一种错误惩罚另一种错误。

3.不要让立法使让座的美德变味

让座是一种美德,除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外,也是对个人道德素质的检验。是否履行道德责任,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信念和精神境界。在公交车上,占座的乘客能够主动给他人让座,说明他有道德,善良,乐于助人。相反,如果不让座,说明他没道德,冷漠,自私,缺乏同情心。不让座只是道德上的错,而赶人下车则是法律上的错。传播文明应该以文明的方式,而不能以不文明、反法律的方式去对付不文明行为。道德总是柔性的,需要采用柔性的手段,劝说,解释,说服,很多时候效率很低,需要传道者的耐心。

【适用文题】

法律意识、公平正义、公权力失范、道德问题法律化等

上一篇:用理性直面本性 下一篇:在那不太遥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