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中小企业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7 07:00:36

大数据时代下中小企业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大数据是信息时代下一种新兴的技术支持手段,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其发展大数据面临着剩余资金不足、技术基础有限、管理者缺乏远见等问题。为此,企业应通过针对性的措施来加以解决,为日后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数据 中小企业 资金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119-02

大数据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重点领域,也是信息时代的一个突出标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大数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利用好大数据优化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发展十分重要。

1 大数据对中小企业管理的意义

现代企业管理对于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大数据作为一种现代高效信息处理手段,对于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有着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1.1 增强市场嗅觉

中小企业是市场竞争的弱势力量,对市场机遇的依赖更加突出。而大数据系统对于市场信息的深度捕捉与分析能力是中小企业最为需要的。通过应用大数据,中小企业可以更加快速地捕捉到市场变化可能产生的机遇,并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进行准确决策,极大地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嗅觉,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

1.2 推进量化管理

公平、公正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要求。然而,企业管理中很多内容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方面过往很难用量化的办法来进行管理。不过,这种情况随着大数据的出现得到了很大改善,通过应用大数据企业可以将过去无法进行量化分析的内容进行精准的数字化分析,以量化的标准和结果来为管理人员决策、制定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提供依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企业管理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1.3 提高企业收益率

收益率是中小企业生存的根本,提高收益率水平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中小企业一方面可以对整个生产与销售流程进行量化分析,形成更优的经营方案来组织生产活动,增加企业收入;另一方面,依托大数据,企业也可以对原材料采购、日常经费等成本支出进行精准分析和节约化管理,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提升企业收益率。

2 中小企业发展大数据面临的主要挑战

虽然,大数据对企业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但从我国中小企业应用大数据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使用现状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剩余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是限制中小企业发展大数据的首要原因。大数据系统虽然有着多样化的功能和作用,但其建立也需要相应的成本支出,系统越完备、越先进,所需要的资金量就越大。然而,多数的中小企业本身的自有资金额度并不高,还要为日常经营进行留存,能够用于大数据建设的较为有限。在总量资金有限的条件下,中小企业只能将其优先安排到企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保证企业基本的经营。对比而言,工业企业的资金困难要高于服务业企业,这主要是由于工业企业生产对于资金的占用比重较大,剩余资金留存较少导致的。

2.2 技术基础有限

大数据的建设与使用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对于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其技术储备主要以生产技术为主,大数据这类的非生产性技术储备并不多。虽然,很多企业使用了电脑、数控设备等信息工具来开展经营活动,但技术基本处于初级水平,缺乏足够的支持能力。技术基础的薄弱不仅提高了企业建设大数据的难度,也增加了其所需要的成本,成为阻碍大数据推广的重要原因。

2.3 员工技能水平较低

目前,多数的中小企业除了高科技行业外,虽然使用了互联网等技术平台,但员工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还是十分缺乏的,基本与普通家庭掌握的技术能力近似。同时,中小企业受制于自身规模和经济实力,在人才储备上往往存在较大缺陷,不仅总数不够,而且多偏重于销售与成本管理等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的领域,在信息技术方面缺口较大。

2.4 管理者缺乏远见

管理者的选择是推动大数据建设的重要前提。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管理者对于建设大数据往往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一方面是由于管理者学识有限,本身缺少足够的能力和远见来进行战略规划;另一方面也与企业自身限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尽快地增加收入,获得发展是其优先选择的方向,而大数据虽然作用明显,但时效性相对不是很高,其回报往往需要到下一个周期才能充分体现。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被迫减缓大数据的建设,而将有限的资金使用到能够直接产生效益的领域。

3 推进中小企业大数据建设的对策措施

3.1 分步推进系统建设

对于剩余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可以采取分步推进的办法来进行大数据系统的建设。要制定完善的系统建设规划,分步骤地来推进,通过将大数据建设的时间拉长,进而平摊成本,减轻企业的负担。可以优先选择对企业经营影响最大的方面进行建设,如市场分析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等,并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后,逐步在其他领域内应用大数据。要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随时进行更新改进,保证大数据的建设不会滞后于时代需要。

3.2 进行技术外包

技术外包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建设办法。由于技术基础较弱,中小企业在推进大数据建设时主要应通过技术外包的方式来实施。首先,外包企业要选择技术水平高、资质好且有良好信用口碑的企业,在确保系统建设质量的同时,也防范可能出现的泄密风险。其次,要对外包内容进行仔细确认,一方面是控制外包的整体成本,降低企业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明确主要的建设方向,集中力量率先完成优先项目,提高外包效率,让企业尽快地从大数据中获益。

3.3 加强人员培训

好的工具需要优秀的人才使用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中小企业要在大数据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使用人员的培养力度,可以在系统外包的过程中,学习操作和使用大数据系统,为日后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奠定基础。要以应用为前提和标准,培训企业员工,不仅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还要形成一定的大数据应用思维,以更好地挖据其功能。对于适合的企业,可以尝试引进一些高端专业人才来直接提高企业应用大数据的能力并带动其他员工学习与掌握。

3.4 树立大数据理念

理念是指导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中小企业大数据发展的滞后,管理层理念落后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企业管理层应加强自身对于信息时代下企业发展与市场竞争的学习,从长远角度审视大数据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对大数据的功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眼光不能只盯在眼前收入上,放得更加长远。考虑到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自身的学历限制,可以采取外聘职业经理人的方式来加快树立大数据理念。通过聘用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来直接带动企业大数据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4 结语

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支持手段,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受制于企业自身条件,中小企业发展大数据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但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完善计划等方式来逐步推进大数据建设,为企业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迎雪,陈小华.大数据时代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18-19.

[2] 马智萍.大数据时代的中小企业营销创新方式选择[J].商业经济研究,2015(4):62-63.

[3] 程平,王晓江.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中小企业短期经营决策[J].会计之友,2015(14):111-114.

上一篇:试论10?kV配电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措施 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心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