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贸易壁垒的贸易负效应及应对机制研究

时间:2022-09-17 06:51:53

蓝色贸易壁垒的贸易负效应及应对机制研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关税壁垒在淡化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特征,蓝色贸易壁垒随之出现,它的核心内容为劳工标准。当前,在国际上缺乏统一的劳工标准,此情况下,蓝色贸易壁垒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对中国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文对蓝色贸易壁垒的贸易负效应及应对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分析了蓝色贸易壁垒的概况,阐述了蓝色贸易壁垒的贸易负效应,同时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机制,旨在保障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蓝色贸易壁垒 贸易负效应 应对机制

现阶段,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便是贸易自由化,它对贸易国家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贸易问题。在全球化的作用下,贸易自由化的特征日益显著,贸易壁垒逐渐弱化,但蓝色贸易壁垒的贸易负效应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消极的影响。当前,国际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针对国际劳工标准的相关问题进行着持续的谈论,由于其缺乏统一的标准,对我国有着消极的影响,在此情况下,我国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一、蓝色贸易壁垒的概况

(一)蓝色贸易壁垒的涵义

蓝色贸易壁垒主要是一种贸易保护措施,它所保护的对象为劳动者的生存权利与劳动环境。它源于社会条款,对国际公约中的各个方面进行着规定,主要内容有劳动者权利、劳动标准、社会保障与劳动者待遇等。蓝色贸易壁垒中最为关键性的内容为SA8000标准,具体的内容有劳工标准、工资、健康、时间与安全等。

蓝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便是SA8000,它对发达国家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制约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最为严峻,它具体的特点如下:

其一,合法性。蓝色贸易壁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改进其工作的条件,保护其权益,它对国际各种公约的内容进行了借鉴,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发达国家利用它的合法性,从而实现了贸易保护。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未能考虑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在统一劳工标准的制定下,制约着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效益。

其二,隐蔽性。蓝色贸易壁垒的应用,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压力有所增加,出口企业要进行认证,一旦存在违法劳工标准的情况,认证企业要缴纳高额的关税,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其形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其三,歧视性。发达国家积极推行统一的劳工标准,虽然其目的是为维护工人的权利、改进劳工的工作条件,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但此标准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因此对其造成了诸多的不利影响。

其四,广泛性。蓝色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十分广泛,其中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影响最为显著,在国际竞争环境下,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的劳动成本优势,但蓝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均有着消极的影响。

(二)蓝色贸易壁垒的发展

蓝色贸易壁垒的出现是由国际贸易竞争失衡所造成的,其形成的具体原因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社会、经济、政治与体制等,主要是指它受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自由化的影响,国家间、地区间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国际劳工标准对于发达国家有益,但不适应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实际要求。

蓝色贸易壁垒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发达国家主张应用国际劳工标准,在此基础上,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利于企业员工待遇的改善,进而利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此标准应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发展中国家认为国际劳工标准属于贸易保护措施,是贸易保护主义实施的一种形式,因此,应反对相关的条款。

国际劳工标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虽然制约着其出口贸易的发展,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而发达国家积极推动着劳动标准的应用,因此,劳工标准融入多边贸易是其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蓝色贸易壁垒贸易负效应的分析

(一)贸易抑制效应

蓝色贸易壁垒有着明显的贸易抑制效应,其限制的作用主要是利用数量、价格与综合抑制从而实现的。

数量抑制效应主要是指对进口的数量、进口的数额等进行直接的限制,在此基础上,产品进口便得到了相应的限制,其抑制效应随之实现;价格抑制效应主要是指对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影响,主要的措施有认证与关税等,在出口价格受其影响的基础上,国产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价格差也将出现改变,进而实现了国内产品保护、进口产品限制的目的,同时也实现了出口的目的;综合抑制效应主要是指对出口进行限制,其利用的措施具有综合性。其中价格抑制效应如图1所示:

<E:\123456\财经界・学术版201513\6下-9.TIF>

图 1 价格抑制效应

(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主要体现在产品出口国方面,如下图2所示:

<E:\123456\财经界・学术版201513\6下-10.TIF>

图 2 贸易转移效应

如图所示,蓝色贸易壁垒影响着国家1,而对于国家2的影响相对较弱,出口国1的贸易优势较弱,出口国2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因此,贸易转移效应随之出现。蓝色贸易壁垒的贸易转移效应主要出现在出口国家间,因此,它仅对出口国有明显的贸易转移效应。

(三)出口产业冲击效应

当前,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完成的,因此,此标准代表的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在标准中,大部分内容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明显高于其劳工标准的要求。发展中国为了保证出口企业的发展,纷纷采用了财税补贴的政策,实现了对出口企业的鼓励与支持,此类企业所采用的标准为国家劳工标准,如果发展中国家采用国际劳工标准,其出口企业的成本则会不断增加,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也有所减弱,再者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国际劳工标准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业有着严重的影响。具体的出口产业冲击效应如图3所示:

<E:\123456\财经界・学术版201513\6下-11.TIF>

图 3 出口产业冲击效应

三、蓝色贸易壁垒贸易负效应的应对机制

(一)借鉴国际的应对机制

1、在发展中国家方面

在WTO成立后,发达国家利用不同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主要的贸易壁垒包括技术贸易壁垒、蓝色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等。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受贸易壁垒的影响,其出口贸易遭受了一系列的损失,为了实现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采用了不同的措施,从而降低了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影响,其中在巴西、印度等国家,其采用的措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国可以对其经验进行借鉴。

首先,深入研究非关税贸易壁垒,对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印度为了实现对其有效、全面的研究,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进行了分析,并对蓝色贸易壁垒的相关信息进行,进而指导本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使其自如地应对蓝色贸易壁垒。

其次,利用WTO协议与争端解决机制,以此为依据,制定利于自身发展的制度,促进贸易摩擦问题的有效解决,在此基础上,保证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实现了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认识与尊重。在WTO体制的作用下,虽然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但其规范的实效性较弱,发展中国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利用,通过相关的协议,对贸易争端进行相应的解决,使其解决具有合法性。

再次,完善双边与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谈判能力在不断增强,通过区域间各个组织的联合,促进了双边合作机制与却与协调机制的健全,在此基础上,发展中国家才具有实力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抗,进而自身的利益也实现了维护。

最后,健全自身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发展中国家十分关注技术、劳工与环境等方面的法律建设,同时国内的企业对品牌意识与产品质量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强,进而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增强。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运用了以守为攻的方法,对发达国家的蓝色贸易壁垒进行抵抗,在本国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日益完善的同时,促进了本国出口总额的提高,降低了蓝色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

2、在发达国家方面

在蓝色贸易壁垒实施过程中,主要的实施国家为发达国家,主要是由于国际劳工标准的运用,保证了发达国家效益的增多,使其贸易利益、产业利益与劳工利益均得到了相应的满足。发达国家为了继续推动蓝色贸易壁垒的实施,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具体内容如下:

其一,十分关注国外蓝色贸易壁垒的信息,建立了健全的信息预警机制。同时,发达国家对蓝色贸易壁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保证了本国企业的权益。

其二,积极运用双边与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同时其市场准入率在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对WTO的相关协议与体制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并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着合作,签订了贸易协定。

其三,特别注重本国法律法规的完善与落实,对国内市场进行着全面的保护,为蓝色贸易壁垒的规避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二)构建我国的应对机制

我国构建蓝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机制其基本框架如下图所示:

<E:\123456\财经界・学术版201513\6下-12.TIF>

图 4 蓝色贸易壁垒应对机制的基本框架

1、在政府方面

一方面,完善法律法规。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一员,蓝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此时,要求各个发展中国家要进行联合,在世界舞台上,发挥发展中国家的作用。我国要对劳工标准的相关动态进行及时的关注,并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借鉴各国的先进经验,在参与会议过程中,对有利的措施进行提出与制定,进而保护我国劳工的合法权益,在劳工问题得到解决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才能够得到提升,进而在国际市场中份额将有所增多。与此同时,我国要建立健全劳工的相关立法,并保证法律的执行情况,针对我国立法中存在的不足,要保证劳工立法的有效性与全面性,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的保护。

另一方面,健全政策制度。我国要注重劳动者的综合素质,通过教育与培训等手段,提高其专业技能与知识理论,因此,我国要积极发挥科学兴国战略的作用,在提高劳工素质的同时,整体国民的素质也将得到提高。同时,我国要借助蓝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为出口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2、在企业方面

其一,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我国企业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树立品牌形象,在品牌竞争力提高的同时,企业的出口实力也将得到增强,在国际劳工标准的作用下,消费者对于企业文化十分关注,因此,我国企业要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在此基础上,不仅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还利于企业国际象形的提升。

例如:中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逐渐成为了中国500强企业,在企业文化的推动下,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增强,赢取了消费者的信赖,从而在中国市场占领了较大的份额。在国家市场上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利于企业应对蓝色贸易壁垒。

其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产品的质量要不断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够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创新,在产品、人员与管理等各个环节均融合先进的技术与创新的思维,进而产品的质量、人员的素质与管理的效果均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此时企业的发展也将具有稳定性与持续性。

其四,落后劳工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关于劳工标准的法律法规具有完善性与针对性,此时的法律法规为我国出口贸易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但面对落实不全面的问题,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解决。我国企业要注重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SA8000标准,在此基础上,劳工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才能够得到改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蓝色贸易壁垒的贸易负效应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分别为贸易抑制效应、贸易转移效应与出口产业冲击效应,为了促进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保证出口产业的调整,我国要对先进的经验进行借鉴,同时在政府、企业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培元.蓝色贸易壁垒的贸易负效应及应对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沈潜英.以行业协会为核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3

[3]丛贵霞.蓝色贸易壁垒的效应及跨越路径选择[D].中国海洋大学,2012

[4]张锦飞.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D].安徽大学,2014

[5]邓雪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和贸易效应[D].暨南大学,2014

[6]于谨凯,于梦璇.蓝色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J].山东经济,2011,01:37-45

[7]刘依狄.我国应对蓝色贸易壁垒法律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8]曾海清.绿色贸易壁垒对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

上一篇:基于Javascript 的异步编程分析 下一篇:行业与个股新闻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