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炒令升级 或成基金业绩分水岭

时间:2022-09-17 06:40:36

禁炒令升级 或成基金业绩分水岭

近期,一纸关于中国证监会将监督基金买卖中小板以及创业板个股10000股以上交易的禁炒令在市场上传得沸沸扬扬,让基金业界一片哗然。由于公募基金对于上述两类个股的买卖主要集中在中小盘以及灵活配置型基金上。不论“禁炒令”是真是假,都将对这类基金业绩产生影响。

这一纸“禁炒令”让很多寄希望于通过下半年的投资打一场翻身仗,在激烈的业绩排名战中获得胜利的基金经理们惴惴不安,他们中有很多人把当前正如火如荼的中小盘股行情当成了一次不错的机会,若“禁炒令”成真,缺乏真实业绩支撑的“高估值”则有可能成为率先破灭的泡沫。

那么之前中小盘基金到底在炒哪些中小板、创业板股票?禁炒令是否会成为目前风头正劲的中小盘风格基金收益的分水岭呢?

淘金中小盘个股

今年4月份以来,市场暴跌,这一行情让基金经理们对大盘蓝筹股的兴趣越来越淡。与此相反,越来越多的中小盘个股纳入基金经理的视野,更被他们视为下半年投资的主要机会。

有基金经理在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大盘蓝筹股估值过低,确实出现了价值投资的机会,但这并不代表买点已经出现。而中小盘个股虽然估值较高,但其中确实有些公司逐渐呈现出持续高增长的势头,而且又是市场的投资热点。两相比较,他更愿意将投资重点放在中小盘个股上,比如创业板。

“根据以往的经验,价值投资机会出现,并不等于价值投资可以马上得到实现。这个过程有长有短,长的甚至要等上好几年。而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大盘蓝筹股的价值投资实现估计还要较长时间,毕竟市场对这个板块太缺乏兴趣了。”该基金经理还表示,“相比而言,虽然中小盘股高估值的风险很大,但资金都在往这里跑,而且新股发行高市盈率依旧得到追捧,即短期风险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因此,如果能够挖到好的品种,我的信心还是比较足的。”

各种迹象表明这是基金业近期对中小盘个股的主流看法。根据基金半年报显示,上半年282只中小板、创业板个股被基金“净买入”。尤其是创业板个股,不少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大部分为基金公司,显示出基金经理对这类个股的热衷。

不过,随着“禁炒令”的传出,中小盘个股的炒作风险陡增,这也让诸多重配中小盘个股的基金经理感到担忧。而针对“禁炒令”,基金经理们的态度也出现了明显分化,有些基金经理为控制风险,开始将投资重心倾斜到二线蓝筹股中,而有些基金经理仍坚持在中小盘个股中淘金高成长品种。

转投重组潜力股

受到深交所“禁炒令”的影响,主力资金对中小板的追捧热情开始退潮。

根据Wind统计,9月以来的5个交易日内,特大单账户和大单账户开始从中小板中逐步撤出。其大单账户单日净卖出额接近3亿元,而大单账户单日净卖出额达到14亿元。

与9月主力资金快速撤离中小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7月、8月中小板从启动到疯狂上涨的两个月内,主力资金则在持续流入该板块。

7月反弹之初,主力资金对中小板试探性增仓,如果剔除7月1日和3日调整中资金的流出,则7月剩余的交易日内,特大单账户每日净流入中小板的金额达到1791万元。

在7月中小板反弹中尝到甜头之后,8月特大单账户资金加速流入中小板,其单日净买入额达到6668万元。同时,在成飞集成、壹桥苗业等股票疯狂涨停下,禁不住诱惑的散户热情跟风,小单账户单日平均净买入额达到6.7亿元。

但步入9月,特大单已明显开始转向,其在中小板上单日净卖出额接近3亿元的行为,就暴露了近期中小板缓慢上涨背后,主力资金的出逃意图。

从中小板撤出后,主力资金尤其是特大单账户开始试着把手中棋子布局到二线蓝筹股中。

9月以来,特大单账户在沪深300板块内的单日净买入额达到3.6亿元,这与其8月单日净卖出3.4亿元形成极大反差。

具体行业而言,主力资金主要流向普钢、乘用车、铝、内燃机、造纸等五大行业。除钢铁板块外,上述板块主要是一些二线蓝筹集中的行业。

巧合在于上述多数行业都是近期国务院兼并重组的目标。9月6日,国务院公布《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表示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意见》强调将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六大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等。

对比可知,国务院“钦点”的六大行业中,目前已经有四大行业得到主力机构的重点眷顾。包括钢铁、汽车、内燃机和铝业。

相比之下,受银监会拟提高商业银行拨备标准、京沪将率先启动空置房调查等影响,银行和房地产成为近期主力资金抛售的对象。

回顾过去两个月的主力资金动向,在7月的市场大涨中,主力资金主要流入了银行、地产、证券、煤炭开采等一线蓝筹板块。尤其是对于地产板块的增持,使得当月地产板块反弹近23%。其他三大蓝筹板块涨幅也在10%左右。

但在8月震荡市中,主力资金开始卖出房地产、银行等蓝筹板块,转而将资金投向零售、医药、渔业等行业。

“禁炒令”或成分水岭

今年以来,凭借中小板个股的强劲走势,在基金业上半年整体亏损超过5000亿的情况下,中小盘风格基金无疑成为股票型基金市场上一抹亮色。相对而言,受宏观政策的不利影响,银行、地产等大市值板块走弱,使得多数以蓝筹股为主要配置对象的股票型基金难有作为。

就在8月,中小盘风格基金再次走强,目前市场上参与运作的14只中小盘基金中,5只收益超过9%,易方达中小盘更是达到11.30%。而就前8个月整体收益来看,今年成立的诺安中小盘、农银中小盘,自成立以来至8月底收益均超过10%,分别为14.90%和11.08%。此外,信达中小盘、信诚中小盘、海富通中小盘整体收益也超过5%。作为风格产品的一类,中小盘基金在今年股市震荡走弱下的表现远远好于其他风格的股票型基金。

而在指数型基金市场上,华夏中小板ETF前8个月收益9.41%,排名第二;广发中证500、南方中证500以及鹏华中证500也排名靠前;但整体收益还是不如主动管理型的中小盘风格基金。

与蓝筹板块不同的是,中小板个股波动非常剧烈,牛股频出,因此部分基金会因为买中牛股而收益大增;而就中小板指数来看,整体表现尽管好于大盘指数,但远不如大牛股的涨幅来得剧烈,因此主动管理型中小盘风格基金表现领先于中小盘指数基金。

根据半年报数据,记者统计了14只基金对于中小盘个股的持有情况。数据显示,苏宁电器、科华生物成为中小盘基金投资中小板的最爱,持股数量分别达到2228万股以及1325万股。此外,中航三鑫、大族激光、南岭民爆、合兴包装等持有数量也超过400万股。

除此之外,对于证监会点名监控的棕榈园林,中小盘基金中上半年也有2家买入,上投中小盘持有54.97万股,另外是农银中小盘持有8.24万股。

有专家认为禁炒令会使得中小板震荡加剧。部分完全依靠资金炒作的中小板个股则会被挤出泡沫,实现分化。

而禁炒令警示之后,即便基金有可能并未参与相关个股的过度炒作,但市场影响已经造成,有可能影响中小盘基金下一阶段收益,这是令市场担忧的一个问题。但基金对于股票的持有上限等规定相对严格,对于选股能力强、操作严谨的基金来说,更易突出;而这也是行业分化的必然趋势。

上一篇:谋求低风险下的较高收益 下一篇:该是买入QDII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