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庸武侠小说写作特色及流行原因

时间:2022-09-17 06:22:21

论金庸武侠小说写作特色及流行原因

【摘 要】金庸武侠小说曾被作家王朔称为一大俗物,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俗物”不但没有衰微,反而更受欢迎,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思考。武侠小说虽然是俗文学的一帜,但是雅俗之分绝不等同于高低好坏之别。金庸武侠在通俗的外衣下内涵深刻,给人们展现了一个诗意的想象空间;切合了市民们的无根感;适应了青年们的反叛心理;再加上影视改编的推波助澜,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自是情理之中。

【关键词】金庸 武侠小说

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光彩熠熠的黄金。我们看看通俗文学领域,如果把过去的一百年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两座山峰遥相呼应。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最著名的通俗文学作家是张恨水,那么在后来的五十年里谁与争峰?——非金庸莫属。对于中国文学的研究者来说,金庸已经是通俗文学领域的一座玲珑宝塔,是一个无法拒绝的文学存在。他的小说博大精深,写武打有武打的气魄,写爱情有爱情的缠绵,写风景有风景的胸襟,写人性有人性的深刻,写佛道有佛道的高远。

首先,金庸小说创造了一个维护民间欲望的诗意空间

金庸用武侠为大家展示了一个诗意的想象空间,这一空间首先是通过“侠”的形象展开的。一代宗师梁羽说,武侠小说可以没有“武”,但是不能没有“侠”。武侠小说中侠的观念不是一个历史上的客观存在,可用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客观实体,而是一种历史记载与文学想象的融合、社会规范与心理需求的融合、当代视野与文类特征的融合。小说是人类智慧、情绪、愿望、勇气的试验场,是人类动机的虚拟实现。金庸正是通过“侠”的意境的设置,满足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愿望和要求。

徐岱先生认为,贯穿于金庸世界的主旋律是一种侠义精神。而这种侠义精神无疑就含有惩恶扬善和生命自由意志的精神。“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史记·游侠列传》)就表现了一种对侠义精神的赞扬。由于社会制度不健全,或者现实条件的不允许,一些邪恶势力往往逍遥法外,于是乔峰、胡斐、令狐冲这些行侠仗义、为民请命的英雄豪杰才成了止渴之梅。与此同时,金庸作品中展现的都是自由的生命意志。黄药师的无拘无束,杨过的狂傲与执着,“老顽童”周伯通的疯言疯语……这些都是不为世俗羁绊的真实自我,让生活在现实生活大网中的人们有了一个自己的诗意桃花源、一个审美的乌托邦,在受生活重压之余幻化出比社会礼法所习以为常的概念丰富得多的生命浪花。

其次,历史的外衣下,金庸迎合了两次文化的“寻根”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金庸小说创作的主要时期,也是香港经济起飞,日益向现代化迈进的时期。金庸小说进入大陆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陆经济起飞之际。由于市场的冲击,中华民族原有的道德、文化传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七八十年代中国的大陆作家就出现了一股寻根热,而金庸的作品,包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深刻的民族精神,让人们在现代化的大潮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仿佛一个迷失了方向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路。余秋雨说背负历史包袱的民族只能裹足不前。但是忘记历史的民族是一种极大的不负责任。金庸巧妙地中和了历史“包袱”和忘记历史这两个极端,因而恰到好处地完成了一次文化寻根。

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因素由多元构成:儒、道、墨、法、释乃至兵、阴阳家等各种思想成分都有。艺术方面也涵盖了诗、词、曲、赋、绘画、音乐、舞蹈、雕塑、书法等等。虽说有时候金庸在历史知识运用方面出现了一些知识性的疏漏,比如在《神雕侠侣》中郭靖守襄阳的历史年代就有错误,但是作为小说,我们不能以历史家的标准对他进行苛求。金庸的价值在于,他迎合了两次文化的寻根思想,让飘零的人们找到了心灵的最后栖息地,找到了传统的感觉。或许这正是他的小说被许多导演争相改编的主要原因。

再次,影视改编以及高科技的运用为金庸小说的流行推波助澜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技术已经成为人、自然和社会之外的第四大要素。技术改变了生活,同时也对大众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金庸小说不仅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影视作品中高科技的应用更使他如虎添翼,增大了感染力和冲击力。

几十年前第一批金庸武侠剧的问世,使一些不能阅读或者不能及时阅读的人更直观地接触到了金庸,其结果正合了那句话“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落处见高阳”。对比当年的电影电视,今天的影视作品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且不说演员表演技术的提高,高清晰的画面、视觉的冲击,让人不得不耳目一新。像金庸作品中所涉及的武功:降龙十八掌,九阴白骨爪,天山折梅手等等,在早期的拍摄技术下很难拍出它的独特之处,而近期的影视作品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不但使这些本不存在的武功变得真实可感,而且更加符合主人公的性格,更具有美感和震撼力。张纪中导演的《射雕英雄传》里将舞蹈的艺术加入九阴白骨爪的武功,既显示了梅超风变态的阴唳,又表现了她女性内心的孤独,既阴森又凄美,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震撼人心。在《神雕侠侣》里面导演更是变本加厉,将整部片子演绎得非常唯美,仿佛是一部艺术篇,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最后,金庸小说中的反叛性符合亚文化的特征,适应了青少年的口味

亚文化是相对主流文化而言的,有反叛和背离的倾向。年轻人离开家庭之后又没有完全融入社会,内心难免会出现一种孤独和彷徨的感觉,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们形成了一种虚拟的反叛,比如对权威的反叛,故意的时髦,芙蓉姐姐就是亚文化现象的一种。而金庸作品中体现的反叛精神和对权威的挑战与青年人们的反叛心态不谋而合。

在《碧血剑》中,金庸向正统的是非观念做了挑战。金蛇郎君是个放荡不羁的人物,金庸肯定了他,将他写得

上一篇:初中七年级文言文参与式教学策略探索 下一篇:浅谈英语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