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穿现象看本质

时间:2022-09-17 04:15:44

小 引

事物是复杂的,如果不进行认真细致的思考,就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 要清楚地认识事物,需要洞穿现象看本质。

怎样洞悉表象背后的本质呢?古人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故事一】

老人的马驹

齐桓公外出打猎,为追逐鹿,来到了从未到过的山谷。在山谷中,他遇见一个老公公,便问他:“这里叫什么?”老公公回答:“叫愚公谷。”齐桓公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老公公回答:“是因为我而命名的。”齐桓公继续问:“我看你的仪表容貌,并不像愚笨的人,为什么说是因你而命名的呢?”老公公回答:“这起源于一匹马驹。我养了一头母牛,生下了一头小牛犊。小牛长大了,我把它卖了,又买了一匹马驹回来。一个年轻人看见了马驹,说:‘你养的是母牛,怎么会有马驹?难道母牛能产下马驹?’说罢就把马驹牵走了。邻居们听说了这件事,都认为我愚笨,所以就叫这山谷为愚公谷。”齐桓公说:“你实在是太愚笨了,为什么不向他说明情况,而让他把马驹牵走了呢?”听了齐桓公的话,老公公没有说话。

第二天,齐桓公把这件稀奇事告诉了管仲。管仲一听,立即整了整衣襟,一再揖拜说:“让一个老人的名誉受到如此损害,这是我的过错!老公公不是不想向年轻人说明情况,而是他知道当前狱讼之风不正,无处讲理,才让那年轻人牵走马驹的。如果尧帝在位,皋陶为狱官,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呢!请您批准,让我回去修明政治吧!”

(根据《说苑》改写)

【感 悟】

白白地让年轻人牵走了马驹,众人都认为老公公愚笨,然而,管仲却从老公公“愚笨”的表象中,看到他的无奈,看到了“狱讼之风不正”,从而做出了“回去修明政治”的决定。如果管仲的眼光也停留于表象,不晓得还会有多少“愚公”蒙受冤屈呢!

【故事二】

臧孙子的忧虑

齐国攻打宋国,宋国派臧孙子前往楚国求救。楚王很爽快地答应了,脸上还流露出高兴的神情。

回去的路上,臧孙子满面忧愁。驾车的人问:“楚王答应派兵救助我们,你应该高兴才是,现在却一脸忧愁,这是为什么呢?”臧孙子说:“宋国弱小,而齐国强大,救弱小的宋国而得罪强大的齐国,这是一般人都会担忧的。而楚王听了我们的请求后,爽快地答应了,不仅不担忧,还一副很高兴的样子。这说明,他不是真心答应我们的请求,而是借答应之名让我们坚决抵抗罢了。我们坚决抵抗,齐国就会疲惫,这对楚国有利。我看,楚国的救兵是指望不上了,我们宋国危险了!”

果然,齐兵都攻下宋国5座城池了,而楚国的救兵仍然没来。

(据《韩非子・说林上》改写)

【感 悟】

从爽快中看出了敷衍、从高兴中看出了虚伪,臧孙子真是好眼力!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好眼力?因为,他对“楚王很爽快地答应”做了深入细致的思考,才没有被表象所迷惑,洞悉了表象背后的本质。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下一篇:吉林长春市小考作文题及满分作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