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天伦》,苦乐人生

时间:2022-09-17 02:54:29

河南三门峡农民史根来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两年前,对电视剧制作一无所知的他闯入影视圈,旗下竟有张瞳、郑振瑶,马羚等知名演员加盟,拍出了21集大型都市家庭伦理电视剧《苦乐天伦》,并卖给了中央电视台。

在这个全新的行当里,史根来领教了“江湖险恶”,多次被逼到了悬崖边上,但凭借农民特有的眼光和韧性,他最终获得了成功。“什么我都看开了,很多事情都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透,没什么神秘的。”成功后的史根来如是说。

史根来,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大安村人,他制作的这部电视剧的字幕上,“出品人”、“制片人”两栏都写着他的大名,在片尾“鸣谢单位”中则写着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大名。其实乡里和村里并没有出钱,但史根来执意要打在字幕上。他是个乡土意识很强的人。

两年前,小学都没毕业的史根来本人也不敢想自己能闹出“这么有文化的事来”。史根来生于1955年,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自己也种地多年,后来干建筑发了家,熟悉他的人说,史根来去搞电视剧既意外也不意外。他是个很有特点的农民,不怕变化,喜欢尝试新的生活方式。在高庙乡,他是第一个买拖拉机的人,后来又第一个买了摩托车、汽车。

幼时的史根来是个调皮贪玩的孩子,只上到小学四级年就辍学了,后来就干农活,打小工。1984年,史根来贷款4000元买了辆小拖拉机,跑起了运输。年近三十的史根来极能吃苦,他自己开车,自己装卸,最多的时候一天拉18车石头,挣100来元钱,这样干了半年多,他挣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第二年,史根来卖掉小拖拉机,拉起了乡里第一支建筑队,开始四处承包建筑工程。干到1999年,他挣到了数百万的家产。史根来是个不会“摆谱”的人,很多朋友也没把这老板当回事,常拿他没文化的笑柄“开涮”,史根来既恼火又没办法,他很不服气:没文化就要被人看不起吗?我这没文化的人要干点有文化的事来让你们瞧瞧!

1998年11月,一个朋友带他到洛阳歌舞团导演李同安家做客。李同安1959年开始从事编导工作,1979年开始闯荡北京影视圈。生平第一次与拍电影的导演面对面坐下,史根来有点紧张,他觉得李同安比自己不知道“高了多少档次”。李同安与他说起拍摄电视剧的种种内幕。史根来幼年对电影的兴趣和好奇一下子被强烈地激活了,他当即表示,自己想拿出200万元拍摄一部电视剧。

1999年春节过后,他们两人去北京找剧本。为了少花钱,李同安建议在北京住10元一张铺的地下室,但与圈子里的人见面时却约在大宾馆的大堂,他说:“不能让人觉得一个大剧组的筹备组这么寒酸。”

这样在北京住了半个月,一直没找到好剧本。其间,史根来自己与人签了份合同,双方各投资20万元拍片,但资金由对方掌管。李同安得知后感觉很可能是陷阱,史根来也越想越怕,他只好付了1万多元的毁约费,才得以全身而退。

一天下午,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位化妆师拿来了《苦乐天伦》的剧本。这个剧本以一位老中医的黄昏恋为主线,以年轻人的种种浮躁、惶惑和失落为衬托,生活气息浓郁,情节生动曲折,剧中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史根来,没多少文化的他竟然看了整整一夜。当时还有一个“将军戏”让他选择,但他决定选《苦乐天伦》,李同安支持史根来的决定,“老史没读过什么书,这本子竟让他看了一夜,应该是不错的,他的眼光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普通人的兴趣爱好。”

史根来以15万元买下剧本,但李同安不敢拍这个剧,他知道老史不是大富翁,如果有个三差两错,他多年积攒的家业会付之东流。他给史根来找来了一个抱过“鸡娃娃(金鸡奖)”的名导。那位名导建议改剧本,史根来又拿出11万元请人“操刀”。

随后李同安回洛阳拍他的电视剧《雪梅》,并让史根来在剧中演一个乡镇企业老板,借此给他“恶补”影视基础知识,让他了解拍摄程序。史根来拍了6天戏,长了不少见识,初步知道拍戏是怎么回事了。剧组的人教他如何演戏,但越教他越不会。“自然点呗,忸忸怩怩干啥?”人们说他。后来他就本本地演了,自己觉得挺傻,但剧组的人倒说演得挺好。

1999年10月上旬,《苦乐天伦》剧本改定,史根来解散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到了北京。

影视行业是个花钱如流水的行业,在港台地区,拍电视剧的花销会让很多生意场的老手都觉得吃不消。农民出身的史根来很觉到这个圈子的水太深了,导演、演员、剧组工作人员的工资、拍摄场地、器械的租金等等,都让他觉得吃不消,但事到临头,只有咬牙上了!

随后李同安也来到北京,他看了那位名导的分镜头剧本,发现不过是在原剧本上画了些杠杠。他问名导:“这怎么行?”“老史说可以呀。”“他懂吗?他一个农民的钱可来得不容易,这事可是人命关天啊!”当天晚上,那位名导拿着前期酬金不辞而别。这一下,史根来对谁都没了信任,他只信李同安一个人,“李导,我跟你出来的,你不能不帮我!”于是,李同安重组了剧组班子。李同安又规定,剧组花的每一分钱都要经史根来的签字。后来证明,这一规定大大降低了剧组的开支。

开机没几天,史根来突然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老婆要跟他离婚!史的妻子开始的时候是同意他拍电视剧的,但后来觉得风险太大,万一砸了,一家人现有的一切将化为乌有,她不让丈夫冒这个险。两口子闹僵了,她提出要么不拍了,要么就离婚。史根来已花了几十万,此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他回到三门峡,两个固执的人办理了离婚手续,史根来分得了有限的家产,他回到北京时,手中能支配的钱只有23万元了,而要拍完电视剧,至少还要200万元!

史根来感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怎么办?他决定干下去,借钱干下去!

这部剧从1999年10月27日拍到2000年1月上旬,共拍了71天,这可能是史根来生命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了。剧组每天都要花钱,一天没钱,租来的摄像机都要被人扛走。史根来每天给三门峡的朋友打电话借钱,尽管没人相信他能拍摄成功,但他做生意时的信誉起了作用,不少人把钱借给了他。他的朋友史锁利也在三门峡一带用自己的信誉给他借钱。这样他先后借了30笔共121万元。可是,借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花钱的速度,他只好把拍戏的事全交给李同安,自己则用全部的精力来借钱。

史根来与演职员签的协议是开机即付30%酬金,拍摄一半时再付30%,全部拍摄完后付清。大约拍摄2/3时,史根来再也借不来钱了,他很绝望。有的制片人在这种时候绝不会说自己没钱了,他们会大摆宴席,请班里的人吃饭,这样没人会怀疑没钱,反正那40%是拍摄完才给的。而史根来绝望之余告诉演职员他没钱,那40%的酬金可能给不了大家了。这一下惹了麻烦,搞服装和搞化妆的两个职员第二天一走了之。

好在主要演员体谅史根来,同意先不要酬金,等电视剧卖出去再说。这才稳住了阵脚,剧组停拍一天即恢复正常工作,但新来的服装职员不了解以前不同场景的着装,李同安每天拍完了戏,与他一起看拍过的带子,把以前的服装一一记录下来。

2000年1月6日,所有的戏都拍摄完毕,但后期制作仍需要几十万元,史根来已“弹尽粮绝”,没一点办法了。李同安出面借了20多万元,制片主任韩宏志借了10万元,才筹集到了后期制作所需要的资金。

两个多月后,《苦乐天伦》完工。李同安陪着史根来看片,史根来一刻不歇一集连着一集地看完,泪水不时地流过他的面颊。

电视剧拍完了,还要和演艺界的一些名人打交道。李同安对他说,现在你身边都是名人,你可不能当追星族,你把他们看得越高,他们就把你看得越低。幸好史根来表现得很好,与一些领导和演艺界“大腕”见面、签约时话不多,很沉稳,“很像大老板”。

片子终于交到了中央电视台。2000年4月下旬,中央台请五六家单位的专家审片,审了4天,这4天里,李同安和史根来都心情紧张,像在等待法庭的宣判。最后,专家组决定以黄金时段的价格---300万元购买《苦乐天伦》。5月份,史根来与中央电视台签约,随后央视就付了首期款240万元。6月上旬,钱到了三门峡中国银行,史根来看着汇票,又哼起了小曲,“不管自己赚不赚钱,总算把兄弟们的情义还上了。”他拿着记帐本,开着车,从三门峡到高庙乡,一路还钱,心里的感觉像卸了个大包袱。

今年“五一”前,中央电视台8套节目开始在周一到周四的零点播出《苦乐天伦》。李同安说,这是个不寻常的事,如今拍10部电视剧能卖出4部就算不错了,而中央电视台片库里存放的电视剧放5年可能都放不完。

不久前,笔者见到史根来时,他已经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与人合资搞起了一家建筑公司。他说:“拍电视剧虽然没有挣到太多的钱,但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我们农民也没有干不成的事情,关键看你能不能坚持,能不能尝试,敢不敢挑战自我。”

上一篇:“乐痴”任海杰 下一篇:餐桌上的“陌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