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邦的“赤道法则”

时间:2022-09-17 01:07:13

雪邦的“赤道法则”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告诉我们,高温高压能够转换为巨大的动力。但马来西亚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却告诉我们,高温高压不仅能变为动力,更容易成为破坏力。在雪邦赛道,刚性再强的发动机,也要小心翼翼,谨防“上火”;如果要想安全跑完全程,硬胎显然是你的首选,因为赛道温度很可能会冲上50摄氏度。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什么呢?但愿你已经为这次雪邦之旅进行了长期的体能训练,因为近乎饱和的湿度会使你喘不过气来,穿着赛车服在驾驶舱中,转眼便一身大汗。

这就是雪邦的“赤道”法则,高温,高压,还有两条让发动机声嘶力竭的大直道。

赤道法则一 气候历练赛车与车手

作为亚洲最富盛名的赛道之一,马来西亚的雪邦赛道一直是国际级赛事在亚洲举办的首选地。作为第一座专为F1设计的赛车场,雪邦在硬件设备方面较历史久远的赛车场来说要先进许多。比如赛道路况,赛道宽度,以及宽大的缓冲区设计都为高性能赛车在此“撒野”创造了条件,也提供了车手的安全保障。

雪邦赛道距离吉隆坡国际机场仅10分钟车程,从吉隆坡出发也只需要45分钟就能到达。尽管吉隆坡城位于西南沿海地区,但由于赛道四周都是种植油树的丘陵和山脉,因此身处其中的雪邦就变得格外炎热起来。在这里,对于赛车来说,如何改变赛车结构,增强机体的散热性显得尤为关键;对于轮胎来说,许多时候雪邦的赛道温度已经足以帮助轮胎预热,因此如何增强轮胎在高温工作环境下的耐磨性,是轮胎厂商在此的测试焦点。在07年F1马来西亚站中,普利斯通正是为所有车队准备了中软胎和硬胎两种方案,这条赛道对轮胎的消耗可见一斑。

除了酷热,雪邦赛道的另一个杀手锏就是“暴雨”,不过这个特点,却使雪邦成为一条车手训练雨中驾驶技巧的“宝地”。

尽管在雪邦一贯战绩辉煌,但车王舒马赫却始终不认为这是一条能让人跑得轻松的赛道,对此他的评价是“马来西亚炎热的天气对我来说确实是个考验。毕竟,这个世界上喜欢高温的人没有多少。”

赤道法则二 经典实用的赛道设计

两条超长的大直道并排形成一个发卡弯,这是雪邦赛道在设计上的最大特色。依靠这两条直道,整条赛道分为“北赛道”与“南赛道”两部分。在需要时,南北赛道可以分别独立连接成环状赛道使用,这种巧妙的设计使得赛车场甚至可以同时举办两场大型赛事,灵活性得到极大的拓展。

如果你去雪邦看比赛,一定会发现,这样的设计对观众来说是一大福音。主、副看台分别设在两条直道背后,均为两层。在北大直道的观众席上,能够看到30个维修区的工作情况,以及赛车起跑和冲线,而南直道座席则视野宽阔,能够将大直道和六个弯道的场景收入眼底,让观众能够看到更多精彩的比赛画面。此外,漂亮的芭蕉形顶棚,大型电视屏幕也,令大部分观众都能很轻松地融入到比赛当中。不过最好的观赛位置并不在直道,而是发卡弯弯顶所设的远望塔,作为360度全景远望平台,这里能看到赛场上80%的区域,而且紧靠发车点,又能清晰看见发车和赛末的场景,可为名副其实的鹤立鸡群。

再看赛道,雪邦吉隆坡赛道一共有15个弯道、8个直道,最高时速可达320km/h。驾乘赛车在上面兜一圈,你需要有对速度很强的把持能力。在整条赛道中,能用于大脚猛轰油门的直道至少有7条,不仅对发动机是很大的考验,对车手而言,如何在频繁的高速行驶中找准刹车点也是个难题。

“必须在躁热中保持冷静。”――这条流传于雪邦的警语,很好地诠释了如何跑好这条热带赛道的关键所在。

赤道法则三 不间断的赛事日程表

在雪邦,一年中最重要的赛事自然是4月份的F1马来西亚大奖赛。不过,除此之外,还有是3项著名的国际级大赛是雪邦赛道的常客,6月末结束的日本SUPER GT,10月末的世界摩托车锦标赛(MotoGP),以及11月末的A1大奖赛。

国际大赛的空歇期,雪邦还有两大系列的本土赛事――马来西亚超级房车赛与超级摩托车赛,这两项赛事十分有趣的特点在于,前4站都分别在南北赛道交替进行,年终最后一站则用满全赛道,进行最后博杀.将比赛气氛逐步推向高潮。

系列赛之外,雪邦还举办着一项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赛事――“马来西亚独立千年耐力赛”(Merdeka Millennium Endurance),在每年8月末,赛车手们都在高温中迎接漫长的耐力挑战,以纪念马来西亚的独立日。

不仅仅是大赛,雪邦赛道还有许多吸引车迷的较小规模赛事,比如“雪邦漂移赛”就是非常著名的例子,比赛同样共分为5站,在2月到10月,每逢双月份举行,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漂移好手,到此表演自己的绝技。 可以说,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雪邦赛道在亚洲车坛的位置都很难被动摇,这里有疯狂的高温和暴雨,更有疯狂的赛车和车手。许多时候,雪邦赛道都是亚洲赛车运动给世界的第一印象。

上一篇:璀璨的未来从Formula BMW走出 下一篇:看奥迪如何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