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开颅后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17 12:48:12

颅脑外伤开颅后的护理体会

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它主要是交通事故、跌伤、坠落、受钝器或锐气破伤所致的损伤,如不及时抢救,将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后果。现收治颅脑外伤患者60例,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其中重型颅脑损伤34例,中度颅脑损伤20例,死亡6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6~70岁。

护 理

术前分秒必争,抢时间,做好术前观察及一切准备工作。术后前期护理重点,主要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所有开颅术后患者必须安置在抢救室,使用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脑水肿,预防术后血肿等并发症发生。中期做好褥疮护理,口腔、角膜、尿管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护理。

做好颅脑外伤开颅术后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根据术后患者的不同情况,即对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观察,制定严格的护理计划和细心观察,以便能及时了解术后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汇报医生,给予科学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积极取得家属配合,一起做好心理护理。

开颅术后护理是一项既繁重又要求精细的工作,真正体现“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人员一定要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对生命体征的观察要细心,意识、瞳孔的变化能直接反映出病情的好转与恶化,故护理人员必须及时巡视病房,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随时抢救准备。

护理人员要针对术后病员病情变化的不同,在、营养与补夜,防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预防感染等应作出不同的护理措施,如抽搐的相关护理,对躁动的护理、五官的护理、皮肤的护理正确执行,使护理观察做到准确有效。

开颅术后患者各种管道较多,术后给予氧气吸入,氧气管要固定好,防止滑脱。做好开颅术后切口引流管的护理很重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若切口处有较多血性渗出,而引流量较少时,应检查是否发生引流不畅,严格记录引流物的色、量、性质,保持引流插管处的清洁干燥和引流管密闭,引流袋装置始终置于切口部位以下,注意引流量的控制,防止低颅压的出现。

做好各种基础护理,如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尿管护理、呼吸道等护理,预防发生护理并发症。

做好健康指导工作,对术后恢复良好者,成人可以恢复工作,学生可以继续上学,因外伤患者会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头痛、头晕、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故应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做一部分语言及记忆力等训练,并针对不同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对中度残疾者,应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保持心情舒畅,增加生活乐趣。对重度残疾者,鼓励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克服悲观消极情绪,并向家属交待生活护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讨 论

总之,颅脑外伤对患者来说是一种突如其来的身心创伤,其恢复是一个慢性过程,几乎所有患者和家属都表现出恐惧和精神紧张,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当患者的神志及体力渐渐好转时,常伴有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应向患者解释,让患者知道有些症状属于功能性的,可以恢复鼓励尽早自立,要做好患者的康复指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郭夏梦.45例颅脑损伤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5):454.

2 徐凤香.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4):508.

上一篇: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3期褥疮1例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