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主题生活叩开生态作文之门

时间:2022-09-17 11:43:11

让主题生活叩开生态作文之门

赞科夫曾说过:“如果让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广阔了。”什么是“真正的、广阔的生活”?笔者以为,就是适合儿童生命特点的生活,也只有这样的生活“冲进来”,生活才会让儿童更迷恋,习作才会让孩子们更向往,作文才能更充满童趣。

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生活”之本,抒写“人文”之真,这是人生的至真、至善、至美、至爱、至乐的境界,这个境界才显现出它的纯真与朴实、高贵与优雅、精彩与美丽。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主题生活作文,近年来,通过实践和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生态作文教学打开了另一道门。

一、 丰富校园主题生活,揭示生态作文之真

对学生而言,校园是他们占据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获取信息最多的生活。按理说,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作文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每当提笔作文,学生就紧锁眉头,绞尽脑汁,仍然觉得“没东西写”,结果往往是随意编造,敷衍了事。究其原因,学生没有留心观察,没有细心体验,没有用心表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对此,我们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有意识地或根据学生意愿组织开展主题生活活动,解决学生的“无米之炊”,让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例如,我们开展的《秋之歌》主题生活:(1) 学秋之诗;(2) 画秋之景;(3) 唱秋之歌;(4) 赞秋之果;(5) 抒秋之情。学生亲身经历的,又是他们感兴趣的,写作时轻松愉悦,兴趣盎然,作文充满童真童趣,清风徐来,色彩斑斓,异彩纷呈。

校园生活主题的来源有学习生活、班队活动、文体活动、公益活动、综合实践、“做中学”等等。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事,心中产生的感受如实地记录下来。如,同样写一个实验,因为在实验中的角色不同,经历不同,观察点不一样,可以就过程写过程,可以就体会写体会。允许学生对同一题材,有不同的立意;同一中心,有不同的选材;同一内容,有不同的表达。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呈现“横看成岭侧成峰”、“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生动局面。

二、 开展家庭主题生活,追寻生态作文之善

家庭生活是孩子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大量而鲜活的素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品尝了成长过程的苦乐酸甜,也体味到了亲情的可贵。可是,他们觉得每天和家人接触,没有什么新鲜感,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写。以家庭生活为内容的主题生活,帮助学生消除熟视无睹的思维“疲劳”,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爱,成长的烦恼。

例如,家庭主题生活“今天我当家”作文教学五步曲:(1) 成员分工;(2) 菜市场买菜;(3) 做饭炒菜;(4) 清洁卫生;(5) 家庭联欢。学生融入家庭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感悟生活的咸甜,大有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小鬼当家》《今天真好玩》《酸甜苦辣的一天》《我是小厨师》《菜市场见闻》《我家的“星光大道”》等生态作文。

家庭主题生活除了日常生活、文化娱乐、家庭风波等写作素材外,还有反映家庭成员勤劳、善良、好客、无私等主题。如,《奶奶的皱纹》《爸爸的眼睛》《妈妈的念叨》,一旦确定了主题生活,只要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细细地观察,静静地倾听,就会发现许多感人的细节,家人的音容笑貌、慈祥善良、亲切可爱、传统美德……就会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三、 利用节日主题生活,体验生态作文之美

节日主题生活作文没有内容上的限制,没有形式上的约束,只为学生激活图像,产生表达欲望,生成语言,提供一个自然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下,真正实现自然生成美和自然表达美。

我国有为数众多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习俗、诗文、传说、节令食品等。在不同的地域,节日的内涵也不一样。这些富有浓厚传统色彩的乡风民俗一旦与写作课程相互碰撞,形成美丽的交汇点,成为写作课程的资源,就为儿童搭建了广阔的写作平台。

例一:世界因你而美丽(“三八”妇女节),“五一”赞歌谱新曲,最是师恩难忘时(教师节),人生几度夕阳红(重阳节)。

例二:装点绿色美家园(植树节),清明时节雨纷纷,龙舟竞渡粽子香,快乐“六一”我作主。

例三:中秋佳节月儿圆,欢乐国庆欢乐颂,欢天喜地庆元旦,欢歌笑语闹新春。

光有节日,只有躯干,丰富内涵,才会有血有肉。怎样写好节日主题作文,这就需要我们巧妙的预设,精心的指导,自然的生成。如围绕“三八”妇女节这个主题进行系列活动,可以生成:感受亲情――记录母亲为自己做的一系列小事;学会感恩――我为妈妈做早餐;懂得报答――我为妈妈做贺卡。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学生写出如下作文:《母爱》《我发现了……》《我成功了》《第一次》《我长大了》等。孩子们的作文真挚地赞美了朴实而伟大的母爱,作文成了他们客观世界的反映,顺应了儿童的作文心理,培育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做到了作文教学做人与作文的双赢。

四、 开展社会主题生活,抒写生态作文之爱

社会这个大课堂,可以拓展视野,可以活跃思维,可以扩大信息储备库,可以积累丰富习作题材,一句话,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从而增强他们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关心他人、担当责任的使命感。

欣赏自然风光,引发欣赏的奇思妙想;考察家乡名优特产,让学生体会创业的艰难;参观市容市貌,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热情;访问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凡此种种,通过主题生活的作文教学,既充实了学生作文语言的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同感,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例如,家乡的茅麓茶叶闻名遐迩,我们开展了以“茶”为主题的活动:(1) 走进茶园――采茶;(2) 参观茶场――焙茶;(3) 合作交流――品茶;(4) 包装宣传――推销茶叶。这样的主题生活,既可以融为一体,通篇布局,也可以分成若干环节,进行片断训练。再如,家乡的水资源十分丰富,长荡湖的大闸蟹远销香港、日本等地,我们以长荡湖为主题,组织了一系列活动:(1) 长荡湖的传说;(2) 长荡湖的物产;(3) 长荡湖的餐饮;(4) 长荡湖的环保;(5) 长荡湖的未来。

像这样的主题生活,学生亲眼可见,亲耳可闻,亲手可摸,不亦乐乎。透过作文,蕴藏了生活现实的大主题,不仅要看,要听,还要思考,倾注一片爱心,用心灵去智性地写作。

五、 通过读书主题生活,表达生态作文之乐

学生的语言表达、写作素材、思维方式和写作技能的积累程度与学生的阅读宽度、深度、高度有直接的联系。从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郭沫若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再到万斯同的“必尽读天下之书,尽通古今之事,然后可以放笔为文”,都阐述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要让孩子们喜欢读书,只有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使他们充分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所谓主题读书,就是立足课文,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立一个读书主题,读写结合,双管齐下,以阅读带写作,以写作促阅读。例如,学习四年级下册一篇富有情感色彩的课文――《第一次抱母亲》,就推荐了几本赞颂“母爱”的书给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如高尔基的《母亲》,黄蓓佳的《亲亲我的妈妈》,顾艳的《孩子,你如此美丽》等,沉浸在浓浓的“母爱”氛围中,孩子们赞美自己的母亲时,生动细腻,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此外,还可以根据季节、时令、历史、文物等开展读书主题活动。这样侧重一个主题,集中阅读,加深印象,便于积累,既丰富了知识,又学到了表达的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为确保主题阅读持久、有效,除了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外,还定期举行“三会”(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报告会),“三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赛、写作大赛),“两报”(黑板报、手抄报)等活动,营造读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从阅读中享受写作的成功喜悦,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读写兴趣,真正做到乐此不疲。

一次主题生活作文教学一般要连续三四天,甚至更长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完成1―2篇习作,基础好的学生也许能写出3―4篇作文,甚至出现系列日记,自由而真实地表达。一个主题生活写作结束后,对此进行评点,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哪些作文可以换题目,哪些材料可以换主题,促进学生多元评价,共同进步,让他们从中获得表达的喜悦和快乐。如此循环,持之以恒,主题生活作文一定能大放异彩,熠熠生辉,生态作文的本色一定会百花齐放,鲜艳夺目。

(作者单位: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上一篇: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下一篇:大余丫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