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重数控:以信息化带动企业技术创新

时间:2022-09-17 09:53:14

齐重数控:以信息化带动企业技术创新

齐重数据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重数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进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今已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的产品开发和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企业的数字化设计包括CAD、CAE、CAPP及PDM,数字化制造CAM,ERP。数字化机床等。2000年公司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入手,选择以企业信息化为突破口,对传统产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了企业的发展。

推陈出新抢占产品制高点

面对数控机床的发展日新月异,高速化、高精度化。复合化、智能化,开放化,并联驱动化、网络化、极端化、绿色化已成为数控机床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中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主要还是在劳动力、价格。资源等方面占有优势,而在产品的技术创新与自主开发等方面与国外同行存在很大的差距。齐重数控通过兼并重组,使企业在管理水平以及市场占有率上逐年提高。通过推行产品型设计,实现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制造标准化。从而使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标准、工艺技术等方面形成其核心竞争力。

针对国内机床行业处干低端混战,高端失守的现状,企业要不断地推出自己的新产品,主要是针对风电、核电,水电、交通、矿山,冶金、重型机械、造船等高端行业提品,抢占高端市场,替代进口。为此,企业要用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当信息化实施的总体目标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时。要利用原有的CAD/CAM系统和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单元技术,在改造与充实的基础上,以产品为中心,以产品数据为龙头,把产品生产过程所涉及的信息统一集成管理起来,达到高度共享。同时信息化实施需要分阶段,另外可以运用技术信息系统TIS,三维CAD/CAM系统,集成化的CAPP系统,工程数据库系统等提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于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要以ERP为基础实现包括经营决策,各级生产计划、生产技术准备、销售库存,供应采购、财务成本,设备、工具、人力资源等在内的分系统完成对信息的高度集成和有效管理。对企业的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制约以达到缩短产品生产制造周期,规范业务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目标。另外还可以应用动态仿真虚拟制造技术,进行三维实体装配和干涉检查,预知产品在生产、装配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和缺陷,同时对机床外观进行造型设计,以提高机床的品位和档次。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实现成本控制,通过ERP程序系统,实现对产品成本的过程控制,做到对产品的设计成本有预算,生产过程成本有控制,事后有分析,运用ERP与财务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的数据融接,提高核算的准确率。

另外,企业管理信息化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是领导者对管理过程、对象、手段及职能等进行再认识、再学习,再设计的过程。同时也是教育企业员工按照现代化管理模式去完成销售、设计、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还要有效地把工程技术人员从繁重而又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真正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水平深造活动,锻炼和培养了大批既懂产品设计技术,又掌握先进的产品开发软件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实现企业的高速稳健发展,不仅要利用好,实施好信息化,而且还要利用信息化不断地创新,要以更多的创新方式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企业的创新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在集成化的平台开发技术上。齐重数控信息化系统是在思维加速业务架构平台上集成开发的,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ERP的系统。当利用二维CAD设计图纸完成后,可以将数据纳入到ERP技术文件管理模块中,生成各种BOM表作为产品数据信息的源头:第二,制订企业信息化的编码标准,保证ERP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的准确、唯一,方便数据库数据源的检索,为此齐重为企业信息化制定了20套标准编码保证了产品数据规范化,标准化;第三,创建数据信息的链式结构。为保证数据信息链式结构的正常运行,对每一类信息的录入都要作出严格规定,要求首次产生数据的部门负责原始数据的录入,录入后的信息为后续使用部门共享,相同信息不得重复录入,使数据信息达到统一集成和高度共享。

快速反应加强团队建设

由于企业市场反应机制落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变化,而且多年的科技投入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信息化网络,加之软、硬件的不足和落后,导致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落后,从而使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以下四个难点:人员认识不足。信息化实施过程中曾出现过个别人员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工作认识不够高,在实施过程中有抵触情绪,对实施工作不配合,不支持,各部门之间互相推委。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是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有针对性进行各别辅导和现场指导,用实施比较好的人员和部门作为典型,大力表扬和进行经验介绍,讲述实施前后给工作带来的变化和好处,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其次是对有严重抵触情绪的人员进行严厉批评,直至调离原有工作岗位,以使信息化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工作流不畅。在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原有的工作流程和组织机构不适应信息化的工作要求,使信息传递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难点需要企业科学合理的重新制定适应企业信息化的工作流程,撤消和合并不适应的组织机构。

标准不完善。企业信息化所,必需的信息编码不完善,不统一,缺乏唯一性,制约了信息的共享和传递。企业需要组织标准化人员重新修定、补充编制其企业信息化所需的各种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做到标准先行,实施在后:基础数据量庞大。企业实施信息化所需基础工程数据库建立量大、面广。企业要建立专门的队伍,准确地完成产品基础工程数据库的建立。

上一篇:浅议初中数学探究教学问题 下一篇:济二机床:西学东用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