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太阳谷”启示

时间:2022-09-17 09:01:47

德州“太阳谷”启示

德州拥有世界上首条太阳能热水器自动化生产线、占地达3000亩的太阳能产业园区“中国太阳谷”、总长100多公里的太阳能光电照明大道,以及完全依赖太阳能提供热水、制冷、取暖、照明的“零排放”办公大楼……

作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太阳城”,德州大力促进太阳能产业发展和综合利用,成为第一个以太阳能光热利用为特色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兴产业培育之路。

战略为先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从太阳能热水器的研制生产起步,德州的太阳能产业开始萌芽并迅速发展,十年间规模便位居全国前列。根据形势的发展,结合当地实际,2005年初,德州确立了集中资源优先扶持和大力培育太阳能产业的思路,提出实施“中国太阳城”战略,围绕发展阳光经济、打造城市品牌、激活太阳文化三大内涵,打造“中国太阳城”。并且,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的“太阳城战略推进委员会”,重点规划部署,从政策制定、产业推进、示范应用、宣传推介等方面组织推进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德州这个“中国太阳城”的创立和崛起。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首先要立足地方实际,结合自身的区位、资源、产业和科技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规划,找准突破点,集中力量培植具备区域特色和优势的重点产业。德州是农业大市,工业起步较晚,没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工业强项,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只有独辟蹊径、突出特色,才能做大做强。我国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德州在太阳能产业起步早,发展快,政府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这一相对优势的领域,致力于把它打造成未来经济的主导和支柱。

德州将打造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基础,系统地采取政策拉动、服务推动、龙头带动和外引内联等综合措施。加大投资、补贴力度,在政策、土地、环境和企业上市等各方面培植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对外合作、内部联合、整合资源、定向招商等措施,推动太阳能产业群体扩张,加速产业规模膨胀和晋档升级。

近年来,德州涌现出皇明、亿家能等一批规模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并且吸引汇聚太阳能原材料、配件、辅件生产以及包装、运输等相关企业120余家,发展形成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主,集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电池组件、光热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空调、节能玻璃、太阳能一体化建筑等综合开发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和太阳能产业聚集区。2010年,德州太阳能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20亿元,产值占全国太阳能行业的10%,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太阳能光热应用装备)产业示范基地。

新兴产业往往具有跨学科、多领域、产业链长、涉及面广的特点,呈现出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细化分工与密切合作的发展趋势,需要系统规模布局,打造上下游协调、配套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生态体系。德州培植骨干龙头企业并发挥其带动作用,以技术突破为基础进行多领域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引导资源集聚,较快地实现了太阳能产业的规模扩张和发展壮大。

创新为源

缺乏核心技术支撑,所谓的新兴产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难以实现长久持续的发展。德州把科技创新作为增强竞争实力、抢占产业制高点的关键,积极鼓励企业建立健全技术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攻克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技术;加强科研合作,与中科院、清华、北大等几十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签订长期科技合作协议,并取得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了4个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及实验室,12家省级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5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30家市级研发机构,各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达48家。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德州太阳能技术取得突破,尤其在光热应用领域,技术创新体系完备,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能力突出,掌握了干涉镀膜、高温热发电、太阳能中央空调、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拥有太阳能产品专利600多项,分别被国家科技部、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全国唯一的“国家太阳能热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自主知识产权(新能源)试点基地”。

发展新兴产业,必须以创新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否则难免充当产业链中低端加工或组装角色,即便做大也难以做强。德州在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围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实施创新发展工程,建设支撑服务体系,逐步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其创新突破的重要经验就是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坚持创新面向市场,与生产对接,统筹技术开发、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让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在发展提升产业的同时,为培育扩大市场,德州从自身做起,不遗余力地促进太阳能的推广应用。从2008年开始,德州实施了以“5555”为代表的太阳能光电应用示范工程,即在50个交通路口、5条城市主干道、5个住宅小区、5个景区安装使用太阳能信号灯、路灯、景观灯。截至目前,示范工程已扩大到市区62个主要路口、50条城市道路、15个重点景区及部分住宅小区,全市安装各类太阳能灯万余盏,每年节电约264万度。

同时,德州还启动实施“百万屋顶”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全面推行太阳能热水器一体化设计和施工,新建住宅楼楼顶都要安装统一的太阳能集热板,楼体内装有专用的上下水管道。目前,城区新建住宅楼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应用率达到95%以上,城镇达到50%以上。此外,德州组织实施了“千村浴室”工程,在全市200多个村庄建起了太阳能浴室,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洗澡难的问题,并且带动了农村地区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

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市场发育程度较差,有效需求不足,新技术、新产品在导入期往往存在认知度低、成本高、配套不完善、政策法规不健全等种种障碍,需要消费启蒙和市场培育。德州从市场准入、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示范应用等方面加大太阳能产品的推广力度,积极促进太阳能在本地城乡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撬动了市场,实现了消费需求驱动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其实践说明,扶持新兴产业,除了补贴等“输血”措施,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加强示范推广,完善配套服务,健全市场规制,营造良好环境,引导社会消费,着力加大对新兴产业市场的发掘和培育,强化产业自身的“造血”机能,实现内生、长远的发展。

整体推进

如果说在“中国太阳城”战略的引领下,德州抓住产业、科技、应用这三个要素是其构建太阳城的关键,那么多届政府、十几年来统筹全局、持续务实的推进则是这项工程最终能够实现的保障。

德州不仅把开发利用太阳能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发展,而且当成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统筹部署,整体推进,让太阳能与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广泛融入到办公建筑、居住社区、道路交通、企业生产、公用设施、能源使用等各个领域,太阳能小区、工厂、景观大道、主题公园以及千家万户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不断涌现,整个城市成为太阳能技术和产品应用的立体展示厅和试验场。

通过太阳城的建设,企业以城市为依托,有了更大的舞台,加快了规模化、技术升级与国际化进程,太阳能产业不断壮大;德州也由培植阳光产业到发展生态经济、建设低碳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也是一项涉及经济、科技、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的系统工程,需要长远谋划和全面部署,并且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务实的推进。德州十几年来坚持实施“太阳城”战略,将太阳能产业的培育发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高度通盘布局、整体推进,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相互促进。

德州太阳城的发展建设表明培育具备自身特色的新兴产业,应当围绕当地的发展战略规划进行全面统筹的部署,使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并且持之以恒地予以推进,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道路。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发展新兴产业对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德州扶持当地太阳能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推动新兴产业在各地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作者为山东省德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助理)

上一篇:武钢能源管理革命360天 下一篇:非科班CIO的快速织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