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写错字辨析(二十)

时间:2022-09-17 07:55:04

同样是胃,名称不同

――鸡嗉子、鸡胗子和猪肚子

同一样事物用于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称谓。鸡爪子如果上了餐桌,就叫作凤爪。猪舌头作为冷盘,人们唤作口条。大家对此都已习以为常。另外,同一种器官,由于动物种类不同或作用不同,器官结构各异,名称也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胃,当猪胃做成食品时,无论煲汤、炒菜、清炖还是灌制成熟食,都称“肚子(d^ zi)”。牛胃作为食品时,也称为肚子,但牛是反刍动物,它的胃很奇特,人们就根据它不同部分的特点起名字。牛胃分成瘤胃、网胃(俗称蜂巢胃)、瓣胃(俗称重瓣胃)和皱胃四部分。前三个胃是由食道膨大而成,没有胃腺,叫前胃。其中瘤胃容积最大,占整个牛胃的五分之四。第四个胃有胃腺,与猪胃相同,叫真胃。牛吃草的时候,狼吞虎咽,不经咀嚼就吞到瘤胃中贮存起来,休息的时候,从瘤胃中再返回口中细细咀嚼,这个过程叫作反刍。经过细嚼后的食物形成食糜,然后再吞入瓣胃,最后进入皱胃进行消化。因为重瓣胃由许多叶片状组织构成,所以人们常呼牛胃为“百叶”或“牛百叶”。

鸡属禽鸟类,禽鸟一般有两个胃――腺胃和肌胃。腺胃俗称嗉(s&)子,储存食物和分泌胃液。因为它只是一层薄薄的皮,没见谁用它专门做菜。肌胃负责磨碎食物,内壁坚韧,肉质较厚。肌胃内壁主要作中药材,名为“鸡内金”。肌胃的肉质部分倒是常上餐桌,人们称之为“鸡胗子”。

外行一看说是炒,行家说是煸与炮

――葱“炮”肉与“煸”肉片

葱炮肉是一道大家都爱吃的菜肴,中餐馆里几乎都有这道菜。葱炮肉的制作方法大致如下:将肉切成薄片,用盐、酱油、料酒、味精腌渍入味,再与葱段、姜末拌匀。锅中放适量油烧热,下入腌渍好的肉片,急火快炒使肉片变色成熟,盛入盘中即可。炮肉以大火猛炒为特点。《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说:炮(bāo),动词,烹调方法,把肉片等放在锅或铛中用旺火急炒。如“~羊肉”。这说明“炮”是用大火猛炒。炮与炒效果不同,葱炮肉肉嫩葱脆,要是葱炒肉的话,则肉老葱软。有的饭店菜谱上把“葱炮肉”写成了“葱爆肉”,这就犯了用字不规范的错误。非但字形不对,字音也不对,“爆”字统读b3o,不读bāo。

还有一种烹饪方法叫作“煸”。外行看来它与炒没有差别,可行家却说:煸是煸,炒是炒。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是这样区分的:

煸(biān),动词,烹调方法,把肉类等放到热油中炒到半熟(再加入其他菜蔬一起烹调)。如“先把肉片~一~,再放黄瓜一起炒”。

炒,动词,把食物放在锅里加热并反复翻动使熟或使干。如“把瓜子~一~”“~肉丝”。

煸c炒有两个区别:第一个区别在时间,煸的时间短,炒的时间长;第二个区别在目的,煸的目的是使食物变干、去味儿,为进一步加工做准备,炒的目的是使食物变熟可吃。“煸”和“炒”是两种不同的烹饪动作,请注意用字的区别。

上一篇:巧用问题导学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下一篇:做好“加减乘除”文章全力促进国企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