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礼!百名跳崖红军

时间:2022-09-17 07:20:14

没有任何组织的派遣,纯属一种价值观念的驱使,我跋山涉水,一路颠簸跌碰,一路风尘泥泞,千里迢迢,来到这偏僻之地――贵州省石阡县龙头镇甘溪槽村困牛山。这里,深藏着古今中外最“牛”的红色壮举,深藏着最珍贵的精神金矿。这种意义,把我变成一名“探矿者”,我想,在我的身后必将走来更多的“采矿者”。

我从困牛山腰部手拽灌木,脚踩坎坷,披荆斩棘滑下虎胫沟沟底。在这里,我久久仰望那百米峭壁,面对当年百名红军壮士集体跳崖的英雄壮举肃然起敬。尔后,又舍一身黑汗艰难地攀上山腰,恭敬聆听甘溪槽村两位原村委会主任王维高、任明俊充满深情和敬意的讲述。

王维高的父亲王启胜、任明俊的舅爷魏应富,均是当年红军在此地作战、跳崖的见证人。两位老人及其他见证人均已在前些年去世,但他们的所见所闻己作为“精神传家宝”铭记在后代心中,并多次向上级党史部门的同志如实讲述过。往事虽时过境迁,却仍有迹可循。

事件梗概是:甲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据党史部门考证是公历1934年10月16日),一股被白匪军追击的一百多名(据见证人估计是一百四五十人)红军队伍,边退边战,在困牛山与贵州军伐王家烈部队及当地伪乡长周光荣、周光福兄弟为首的地方武装发生惨烈激战。事前,当地反动势力假装好人,用桐油炒饭“慰劳”红军,红军战士被“慰劳”得个个腹泻,“拉稀摆带”,加之敌军兵力数倍于我,红军战士只好往山下退却,准备跨过虎胫沟,往对面的原始森林中隐蔽。遗憾的是红军地形不熟,当退至距沟底百米处时,临沟的五百米地段全是悬崖陡壁。这时如果再往上返回,坡陡而无路;红军战士又因腹泻而疲惫无力;更严重的是,山上追兵如蚁,再走回头路必死无疑。此时此地,已身逢绝境,别无选择,他们几乎全都想到一块了:决不投降当俘虏!宁肯跳崖身亡,也决不死在敌人的枪口下!下午某时,号兵陈仕云一声冲锋号声震山谷,一百多名壮士一阵虎吼狮啸从多处“跳台”一齐跳下深渊。

亲眼目睹这一壮举的当地农民王启胜、魏应富、黎子安等,尤其是活了90岁直到2009年才去世的葵应举,事后结伴到沟底察看,只见一堆堆横七竖八的红军尸体血淋淋地躺着,有的还动着嘴唇,尚存一息生命;更有几名幸存者在慢慢挪动。善良的当地百姓将能救活的尽力救活,让他们融入当地。两位老村委会主任向我介绍着这些呼之欲出的名字:那位号兵原本并非此姓此名,因住在陈姓山寨,而改为陈仕云,已于2008年去世,还留下儿子陈德昌;黄姓山寨的那名幸存者跟着黄姓姓黄,改名黄民高,已于20世纪70年代迁回湖南老家……出于保存自己之必须,幸存者几乎都永远匿姓埋名而改名换姓。唯有赖金亭,人称“老赖”,保持了本名本姓,一直在魏应富家当帮工,于解放初时去世。数名幸存者在私有制社会都成为地道的“无产者”,只能寄人篱下,靠帮人“打工”为生,新中国成立后才分到田地和房屋。

由于封建迷信思想的禁锢及当地风俗的忌讳,这段深谷蒙上了一层阴森恐怖的阴霾,几十年无人涉足。直到“”中,富有良心和正义感的当地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在谷底收集仅存的骷髅、白骨,在对面山上堆起一座迟来的“红军坟”。后来,这些遗骨被转埋在困牛山腰的纪念碑下。

百名红军壮士集体跳崖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比狼牙山五壮士更加悲壮感人,然而至今尚鲜为人知。两位老村委会主任介绍说,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三年苦日子”中,“上面”曾有人来此了解情况,但当地百姓都在“饿饭”,没有人搭理他们,只好“蜻蜓点水一下而过”。1970年的“”中,又有神秘人物来这里搜索。但那是个只顾“造反”、“夺权”,不顾百姓死活的年代,是个“与人斗”,斗得鸡犬不宁,人妖颠倒,人人自危的年代,当地百姓也弄不清来者是善是恶。因为当年跳崖的红军战士属于红六军团,领导人萧克、王震等都被造反派扣上了“走资派”的帽子,说不定是居心不良者来收集“黑材料”,把光荣献身的红军先烈打成“叛徒”,莫须有地污蔑成“逃跑主义”、“自杀”、“自绝于人民”。见证人如果照实说了真情实话,说不定还会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被整得死去活来。爱憎分明的红军幸存者和当地见证人,都摇着头表示“不知道”,让来者无功而返。直到拨乱反正之后的七八十年代,真理、正义、美德全都回归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石阡县、贵州省、中央党史部门的同志,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相继来到这里调查研究。他们根据健在红军战士的亲身经历及当地老人的亲自见闻,再与有据可查的历史资料进行对接、吻合,才真正复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为壮烈牺牲的红军战士“落实了政策”。

如今,这一历史事件有了标准的表述,绝无任何渲染粉饰和合理想象:1934年8月,由任弼时、萧克、王震领导的长征先遣部队红六军团两个师六个团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10月5日,“五个团进入贵州石阡县”,“7日遭遇桂敌,甘溪战斗失利”,“被截为三段,陷入湘桂黔三省敌军24个团重围”……16日,“困牛山战斗打响”,“师长龙云和团长田海清率领18师52团800多名壮士断后,拖住湘黔敌军和地方民团,战斗到最后的百余红军战士”,“团长田海清等在战斗中壮烈牺牲”,“面对步步逼近的敌军和被胁迫走在敌军前面的百姓”,后退的红军战士“直到悬崖边……毅然集体跳崖。”(引号内摘自碑文)百余名红军壮士就这样用血肉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战争史上最悲壮的战歌。在这里,我感受到最深刻、最厚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感受到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精髓。

为此,红二方面军后代、中共石阡县委、石阡县人民政府,于2009年6月在困牛山腰建成一座高10.5米,底座长9米、宽3米,呈火炬状的纪念碑,永远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许多老红军、老将军为此题词,刻在碑座四周。红四方面军老同志、谢觉哉夫人王定国的题词是:“气壮山河”,来自红四方面军的少将李中权写道:“青山处处埋忠骨,革命精神育后人”。

肃立在纪念碑前,我作为一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参加过援越抗美、援寮(老挝)抗美战争的老战士,一名在战火硝烟中火线入党的产党人,默默地用心灵告慰先烈: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后来人继承你们的遗志,于1935年10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党中央、在延安、西柏坡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三年内战,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1949年10月1日,领袖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翻身解放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1971年、1976年,我们的党先后粉碎了、“”两个反革命集团,拨乱而返正,确保了前进的正确方向。1978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全党、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同心同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行科学发展,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而今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在国际舞台上已经确立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

安息吧,百名红军壮士的英灵!

上一篇: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外3首) 下一篇:我的藤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