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重点 简化记忆

时间:2022-09-17 06:29:18

提炼重点 简化记忆

当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时,对记忆的对象进行简化,可以帮助你顺利完成并保持记忆。

刘文上了初中,面对一下子增多的知识,有一种无从记忆的感觉。一次周末,刘文随意选了一本小说看,因为书很厚,他便先看内容提要。一段短小精悍的文字清楚准确地概括了一部长篇小说的内容,这个发现使他豁然开朗――何不在学习中也采用类似的办法呢?

于是,刘文把大量的知识浓缩、归类,编排在复习簿上。例如,在课文《春》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分别写出结尾3个比喻句的作用。它的原答案是:(1)把春天比做刚落地的婴儿,写出了春天的新;(2)把春天比做小姑娘,写出了春天的俏美、艳丽;(3)把春天比做青年,写出了春天旺盛的生命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刘文在归纳时,抓住这3个答案的共同点,把答案浓缩为:把春天比做婴儿、小姑娘和青年,写出了春天的新、美艳和旺盛的生命力。这样做比以往毫无兴趣地复习要轻松、省时得多。

自从采用了这个方法以后,刘文的学习成绩提高得很快,并且考试前也不再紧张了。

经过浓缩、概括后的材料言简意赅,具有代表性,容易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融合,不易遗忘。古人云:“百炼为字,千炼成句。”呕心沥血地炼字煅句就是一种概括,而炼字煅句的目的在于炼意,即用简练的字句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我们常见的大纲、纲要、提要等都是概括的产物、思维的结晶。

简化复杂的材料,提炼重点,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主题概括法

材料不论长短,都有主题,为了便于记忆,应当提炼、概括出材料的主题思想。有些材料,洋洋数千言,如不进行处理,很难把握。如能高屋建瓴地对其内容进行压缩、删减,使其变得精练,将有利于对全部材料进行记忆。例如长篇小说的内容提要,刊登在刊物上的名著缩写等,都是主题概括的产物。利用主题概括法,可以大大减少记忆的文字量。

二、简称概括法

对一些较长的词语、名称、概念进行高度简化,识记起来就会方便得多。现代词汇中涌现出了大量的简称概括,京、津、沪、辽、闽、浙、赣、桂等省、市、区的简称就属于这种类型。

三、顺序概括法

对识记材料按顺序进行概括,记忆时突出其顺序性,便于恢复材料的原貌,防止遗漏。如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可按其顺序概括为:一青二募三农四方五保。这样念起来顺口,记起来方便,需要时,将详细内容添加进去就行了。

四、数字概括法

用数字来概括材料的方法十分常用,如“五讲四美三热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

以上这些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运用。共同之处是,识记者必须具备高度概括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实践。

上一篇:停驻片刻 第5期 下一篇:不要不懂装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