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企业成长性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17 04:25:23

科技型企业成长性实证研究

Barry D将成长定义为通过谨慎管理决策以使企业资源现值增加。企业成长是指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企业成长不单是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绩不断攀升这些量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企业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完善,达到质的飞跃形成螺旋式上升。从财务角度来看,企业成长则是企业价值的增长,企业通过保持竞争优势使得收益快速增长,从而获得收益,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本文中将企业成长性界定为一种企业由量变到质变的能力。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早期的“Gibrat定律”认为由于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很复杂,企业成长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无法准确的预测把握。Penrose提出了内在增长论,建立了企业“资源――能力――成长”的分析路线,他主张资源是基础,管理能力是保障,这两者将企业成长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 ・托宾(1969)提出的托宾Q理论是企业成长价值的可量性指标。Laiflnen E K通过对大量样本研究,设计了较为完善的业绩评价系统,从产品的盈利性、公司整体利润和销售增长等7个因素进行分析。

(二)国内文献 国内学者也有相应的研究成果,陆正飞、施瑜(2002)认为成长性指标是最能体现双高企业高成长特征的财务指标。成长性不仅反映在经营成果的相关财务指标上,也反映在财务状况的增长上,双高企业在市盈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比率上,相比传统企业更有优势。范慧慧、黄江红(2008)提出了影响高科技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因素有宏观环境、行业状况、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市场营销能力等,并选取了企业财务、股权结构、核心竞争力以及研发状况等特殊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得出营运能力与公司成长性成正相关的结论。张俊瑞、李彬(2009)从财务信息视角出发,运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其成长性进行评价,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整体成长性不容乐观、两极分化较严重的结论。屈文彬(2012)提出运用突变级数法结合湖北省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财务指标,对公司的成长性进行探讨,并提出以业务扩张性、盈利增长性和资金运用潜力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成长性综合评价方法。

二、基于财务的科技型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建立

(一)科技型企业定义 20世纪80年代Edward Hicks将科技型企业定义为主要从事生产包含有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产品的公司。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利用美国高科技行业R&D强度分析方法并结合专家意见,将包括航空航天、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电子通讯业和医药业等9个行业列为高科技企业。2008年4月科技部、财政部、国税总局印发了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做出了修订和调整,这其中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按照规定技术范围进行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R&D费用比重、技术性收入和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以及科技人员。本文中科技型企业是指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能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不断开拓市场的企业。

(二)成长性评价指标建立 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企业成长性主要表现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上,涉及资源、管理、产品和营销等方面。相较传统企业,目前我国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呈现一个动态过程,在创业板上市的该类型企业在生命周期中所处大多为前期,即建立和成长阶段,或者是过渡阶段(见图1)。

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对整个创业板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该类型企业的迅速发展必然会推动创业板的不断完善。科技型企业成长性在财务信息上表现为高增长,由于财务指标具有可量化、易分析操作和人为主观判断较少的优点,所以本文从财务的视角出发进行科技型企业成长性分析。大部分文献在研究公司成长性时主要集中在资本扩张和销售增长两个方面,尤其是在营业额的增长上的侧重较多,容易忽视公司本身的持续运作能力,只有能够可持续经营的公司才具备成长的潜力和动力。在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双重作用下,从财务视角建立的科技型企业评价指标应该从企业的持续力、增长力和扩张力三个方面来综合评价(见图2)。其中持续力是指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包括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只有能有持续经营的企业才有成长的可能性,因此持续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增长力是指企业在盈利上的表现是否为高增长,可以说企业在财务上的高增长是企业成长的外在表现;扩张力则是指企业的资本扩张和技术规模扩张,作为科技型企业,其技术规模扩张的作用不容小觑,这也是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需要。

比照其他评价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和数据获取能力有限等缺陷,本文选择因子分析作为综合评价方法。为兼顾科技型企业在技术规模以及研发上的投入产出等特点,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选取以下13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选择 参考规模和行业等因素,本文所选取的科技型企业均来自于创业板,根据《中国创业板市场:成长与风险(中国市场研究报告(2011))》中对创业板高成长性公司的行业分布可知,成长迅速、行业效应明显的都是些知识型产业、创意性产业。它们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并且有知识密集度高、研发费用投入多、企业成长快、投资收益高和经营管理风险高等特征。由于企业成长性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本文选取了该研究报告中所提及的七大新型战略产业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类的27家企业进行样本数据的收集,除一家企业公布的财务报告信息不太相符予以剔除外,其他26家企业的相关数据均可有效收集。

(二)基于因子分析的科技型企业成长性实证分析

(1)数据检验。本文应用SPSS17.0对上述提及的26家信息技术类企业的13的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进行相关数据的KMO和Bartlett's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Bartlett球度检验的概率为0.000,假设被拒绝,则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且KMO值大于0.5,二者检验结果相一致,说明原变量因子适合进行分析。

上一篇:基于PCC控制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下一篇:基于渠道的稳健性营运资金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