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创造性运用教材

时间:2022-09-17 04:20:04

浅论如何创造性运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少不了教材,教师们所认定的教材一般是指狭义的教材,即师生共用的教科书,也称课本。近代以来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学校教学课程也大多以“教科书”作为唯一的教材,教师们扮演了“教教材”的教书匠角色。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教学课程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认为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引导教师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新课改针对教师运用教材问题,主张改革传统教材的功能,从“教的教材“走向”“用的教材”注重激发教师积极性,提倡教师摆脱教材的束缚,创造地、个性化地使用教材。教师如何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要树立起新的教材观念:

创造性运用教材,要求教师的教学角色发生了转变,由消极的课程实施者变成积极的课程合作者。这需要教师认识理解新旧两种不同的教材观,才能树立新的传统教材观。旧的教材观是一种将教材神圣化,强调教师对其绝对服从的教材观,这种观点认为教材的价值在于“规范”教学,教师只是忠实的按教材实施教学过程,不主张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它限制了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及其教学的个性化,容易导致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扼杀其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使教师无法在教学中找到其生命的价值和职业的乐趣。新课改则提倡一种新的“材料式”的教材观。即教材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教师是作为课程的积极合作者,尽可能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它是教师针对不同情况,照顾不同学生的差异,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的平台。以教材为平台,教师可以积极地开发课程资源。跳出了教材狭小的圈子,教学的天地将是广阔的、开放的、丰富的、多彩的,教师可以灵活自由地教,学生可以主动用心地学,教学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崭新气象。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依据新课程标准,灵活地结合本地教学实际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论教,强调学的过程。

虽然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教育专家编者科学按照各学段儿童的年龄特点精心编排的,但它有时并不适合我们学生的实际,特别是城市和乡村同等学龄儿童,在认知和发育方面都存在差异,即使同一个班的同年龄段学生也会存在学习能力的差异。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必须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考虑,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调整学习认知目标,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找准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起点。这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出发,找准了新旧知识的最佳生长点,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也能保持学生对学习的长久积极性。

3.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教师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重构课程,个性化的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重组教学内容,让课堂更有活力。

在某种意义上,教材可以视为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案例或范例,而教材中的案例只是诸多案例中的一部分,编写者考虑的往往使学生群体共同的发展规律,难以充分体现特定群体和个体在认识和心理发展上的差异。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个性特点和生活经历的学生。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思路进行教学,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甚至可能会造成某些学生学习的困难。因此要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并明确教材内容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及生活实际,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增加、或替换、或重组,从而保证课程目标的真正落实。

尤其是在现今“一纲多本”的情况下,更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丰富多彩的课来。

4.创造性的运用教材,需要教师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即时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

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共享,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保障。同时教师、学生个人的经历、爱好、想法、作业都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开发学生的学习资源,可以弥补教师一人知识面有限的缺陷。通过师生资源的整合,可以实现课程的师生共建。拓展教材,增加让学生探索的创造性活动

原苏联著名小学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儿童只靠动脑,只能理解和领悟知识;如果加上动手,他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那么知识的所有大门都将在他面前敞开,知识将成为他改造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拓展教材,创设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让他们课外收集、查询教材中没有的,或能够发挥他们创造力的信息,那么他们将会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他们的智慧、心灵和双手将会得到满足和发展。这样通过引导学生经历与原始的科学探究十分相似的过程,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可通过引导学生从经历的事物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尝试自主设计实验,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5.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证明,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中应充分认识教学目的重要性。每节课、每次活动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否则容易形式化 —— 为活动而活动,为体验而体验,为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轻率、刻意地去更改教材内容,等等。教学手段与课程目标和谐一致的原则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着眼点与归宿。

总之,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那种把教材当成控制和规范教学的“圣经”,盲目遵循教材规定的内容和方法、处处紧扣教材的做法,而应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和研制者。面对思想、感情、智力水平各不相同的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进程,灵活的利用教材,合理调整教材内容和教材体系,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收稿日期:2013-10-25

上一篇:小学教师如何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信心 下一篇:解决孩子厌学要从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