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雪冬小大寒(1)

时间:2022-09-17 03:56:18

冬天是白色的。

雪是北方冬天特有的风景。“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对雪,人们寄予了更多的厚爱和希冀,雪给干巴和苦涩的冬天带来了灵性和韵味。“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每到这种天气,总会让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和兴奋。庄户人家都早早地关门闭户,把煤炉捅旺,把鞋子一脱,一家人爬到热热的土炕上,双脚伸进被垛,或聊天看电视,或看书剥花生。兴之所至,有时,男主人还要温上一壶酒,就着新剥的花生,时不时地咂上两口,脸上便写满了陶醉和满足。窗外寒风呼啸,乌云密布,雪花飘飘,屋内温暖如春,火炉正旺,其乐融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后,北国的田野和村落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登高远眺,白茫茫一片,无遮无拦,让人豁然开朗、耳目一新。孩子们踩着厚厚的积雪,掷雪球、打雪仗、堆雪人,红红绿绿、五彩缤纷的羽绒服在白白的雪地里显得格外耀眼。有时候,雪水浸湿了鞋子,引来大人们一声声的呵斥,孩子们却全然不顾,依旧追跑逗闹,欢笑声震落了树枝上的积雪,给单调乏味的隆冬季节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和生气。

要想真正地体味冬天、感受冬天,不应该在都市,应该去到乡村,尤其是到万籁俱寂的田野。冬天的田野空旷而沉寂,庄稼进了场院,树木落光了叶子,动物们躲在暖暖的窝里“猫冬”。整个北方平原袒胸露腹,沟沟壑壑纵横交错,像一个熟睡的瘦骨嶙峋的老人,是那么恬静和安详,似在向人们默默地展示着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沧桑。

冬天的白昼很短,午间刚过,墙根底下或蹲或站袖着手享受“日光浴”的人们还没聊够,太阳一打滚儿就沉下去了。人们站起身来,拍打拍打身上的土,低着头懒洋洋地踱回家去,边走边掐着手指盘算着冬至的到来。冬至一到,白昼时间就短到了极限,以后的白天会一天天变长。不过,到了冬至,也便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进入了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农谚中“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是在三九、四九,三九、四九一般在小寒节气里,熬过了这段日子,寒气就会一天天消退,冷得嘶嘶哈哈、伸不出手的日子就要过去了。

“小寒大寒,又是一年”,小寒大寒的到来,尤其是年节的临近,使冷寂的冬天一下子热闹起来。这时节人气最旺的地方当数乡村大集,大集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平素只有半天的集市现在一下子拉长到一天,衣着鲜亮的乡亲们扶老携幼,提筐挎篮,人人喜气洋洋,个个红光满面,各自挑选着自家过年的年货。“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些传唱了一年又一年、人们耳熟能详的歌谣透着喜庆和欢快,暗含着人们辛勤劳作一年之后的放松,同时,也温暖了整个冬天。

冬雪雪冬小大寒,冰封大地的冬天,从田野到村庄,外表是平和冷漠的,但却绝不是简单的荒芜,不是死气沉沉,她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希望,她是力量的积蓄和沉淀,是休养生息,只待来年春天,百草萌动,万物勃发,还给世人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选自《中国新闻出版报》)

上一篇:比上知足 第4期 下一篇:悼念一棵枫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