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串起语文教学爱的珍珠链

时间:2022-09-17 02:46:49

巧手串起语文教学爱的珍珠链

语文,是充满爱的教材;语文教学,是学国语言文字发现爱的实践活动。要以语文教材为载体,守住民族的,捧上诚挚的,拾起严谨的,以爱导学,用爱实践,巧手串起语文教学的“珍珠链”,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优质、最炫美的精神大餐和文化服饰。

首先,要串上最大的珍珠——民族博爱。“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教学要以民族为本,立足现实,面向世界,串上人文博爱这颗最大的珍珠,赋予语文教学更宽广的意义。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民族文化渊源,组织学生学习民族英雄人物、文化典籍、礼仪习俗等,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吸收、运用和传承民族文化智慧,使之真正成为龙的传人。同时能够兼容并蓄,坚持洋为中用,尊重多样文化,不排斥、不歧视非本民族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用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海纳时代文化、多样文化、外来文化。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欢乐泼水节》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傣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其文化、风俗是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瑰宝。要教育学生尊重五十六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一体对待。可通过谈话激情、设境悟情、朗读化情、表演生情,引领学生紧随傣族人民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欢乐”节拍入情入境入心,深刻体验中华民族的多姿多彩。总之,只要能够在教学中集思广益,多策并举,就能用民族的素养和精髓陶冶学生,在简单而又有效的听说读写训练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中华民族道德品质。

其次,要补上最亮的珍珠——诚挚关爱。陶行知先生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深度挖掘语文教材诚挚关爱的人文内涵,悉心关注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用源头活水诚挚关爱学生,科学引领学生,师生在自由深入的探索中同呼吸、共忧乐,享受着自我精神的愉悦和学习语文的快乐。《花瓣飘香》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故事。不妨先布置学生闻香,使之知“香”;进而带着花香朗读课文,能够明白文章的基本意思;再组织交流,主观上完全可以感悟小女孩对母亲的孝敬;最后可开展对比,学习课文中的榜样,用榜样助力学生成长。这样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以主人的自觉积极行动起来。由此进入生活实践体验环节,角色迅速互换,时时处处可见的温馨关爱场景十分感人,此时师生仿佛看见眼前现实生活中诚挚关爱的那颗最亮的珍珠了。

再次,要系上最圆的珍珠——可人自爱。要充分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尊,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变得可人自爱。要正视学生的语文素质,不以语文文化成绩论学生长短,让学生有抬头的条件;要将学生学习表现纳入语文素质考评体系,通过自主学习、综合实践、调查访问等方式,增多放亮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和本领,让学生有自爱的底气。《梅兰芳学艺》讲述了梅兰芳拜师学艺、勤学苦练、终成大器的故事。要借助朗读、表演、讨论等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分析梅兰芳克服自身条件缺陷不灰心、不放弃、不动摇,并通过“紧盯、注视”等词语体会梅兰芳不怕吃苦,持之以恒练眼神。教师要尽量去除说教,增加学生探究的机会和空间,教育学生要像梅兰芳一样自尊自爱、勤学苦练、立志成才。

最后,别忘了扣上最小的珍珠——严谨细爱。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教学中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会学生察微知著,细致观察生活现象,细心研究生活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品质,夯实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基石。《维生素C的故事》是一篇介绍哥伦布发现维生素C的科普小品文。要摈弃以文解问的坐而论道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等现代设备创设情境,紧扣文中重点词句充分朗读,深入文本字里行间读书、探索、体验、感悟,人与哥伦布一起航行,心与探索者一道前行,再次穿越维生素C的发现历程,死亡的恐惧、艰辛的探索、不停的脚步以及发现的喜悦陪伴同行。在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品格,教育学生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观察和实践。加上这颗最小的珍珠,让语文教学这串爱的大珍珠链愈发光润可人,其艺术价值必将成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必将得到显著增强。

只要善于抓住语文教材的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爱充满课堂,就能呈现给学生一串晶莹亮洁的“珍珠宝链”,教学必将达到预期的效果。

唐晓红,教师,现居江苏涟水。

上一篇: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瓶颈的突破 下一篇: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