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要求 因地制宜 做好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

时间:2022-09-17 02:15:33

明确要求 因地制宜 做好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

[摘 要] 如何切实做好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和偿债兑付工作,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减轻村级债务负担,消除农民负担反弹隐患、加快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进行了实地调研。

[关键词] 做好债务化解工作

【中图分类号】 F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58-1

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是省综合考虑苏北地区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和各地控制新增债务的力度等因素,确定了苏北地区第二批开展化债工作的经济薄弱村1452个。主要化解2008年12月底的公益性债务。按照省市要求,铜山区认真组织开展了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涉及9个镇34个经济薄弱村,2008年底账面债务总额2323.51万元,经过村、镇、区分别审核,对省定经济薄弱村2008年底的公益性债务进行清理、登记、审核、公示,最终核定2008年底账面记载符合化债范围的公益性债务总额为1681.18万元。就如何切实做好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和偿债兑付工作,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减轻村级债务负担,消除农民负担反弹隐患、加快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分析债务化解工作取得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铜山区委、区政府为做好省定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根据省农委、省财政厅、省综改办《关于继续开展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的通知》(苏农改办〔2011〕23号)、《关于下达第二批经济薄弱村化债省级奖补资金和做好偿债兑付工作的通知》(苏财农改办〔2012〕13号)等一系列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通过召开会议、建立组织、做好宣传、制定方案、开展培训,做好债务清理、审核上报、组织复查、协商化债、组织偿债兑付等工作,于2013年1月底,共化解公益性债务总额为1681.18万元,全面完成了第二批经济薄弱村化债及偿债兑付任务。

虽然圆满成功化债工作,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镇村合并、机构改革、人员变动、时间久远等原因,部分村在工作的衔接上出现脱节现象,部分村存在账务记录不及时,保管不善,部分原始凭证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都按省市政策规定和要求作了相应处理,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债务审核工作的进度,也影响了省对我区债务数额的核定。

二、严格偿债工作要求,制定指导性意见,积极主动做好化解和偿债兑付工作

(一)明确省市偿债工作要求。一是多措并举化解债务。二是各村与债权人签订偿债协议。三是设置化债资金专户。四是实行一折通发放。

(二)研究制定具体化债指导性意见。1.经济薄弱村化解债务,严格执行省市政策规定,只化解符合政策规定的公益性债务,其它债务不予化解。2.在一年来债务清理审核的基础上,对相关村欠单位的遗留债务,通过协商,能冲账的冲账,能争取部门豁免的尽量争取。3.对各镇范围内镇各直属单位欠款等历史遗留问题,在核清账务的基础上,原则上由各镇政府主持,协商各单位后能豁免的尽量给予豁免,完善相关业务手续,核销债权债务。4.认真检查2008年底以后各村账务,详查村级债权债务变动情况及有无还款没有及时入账的情况等,对各村已偿还债务,要做好账务处理,债务金额按账务处理后的债务额确认。5.对历史上的一些能确定的坏账,予以核销。6.对一部分债权人的零星账务尾欠款,在通知到人的前提下,自愿提出放弃的,各村要统计上来,办理相关手续核销债务。7.对一部分债权人,在本村内既有债权又有债务的、原村级与组级有债权债务关系的,采取债权债务相抵的办法化解债务。8.采取协议打折的办法化解债务。9.对多年来,集体财务管理规范、账簿凭证资料保管齐全、控制债务比较好。10.区级配套资金。

(三)积极主动多措并举化解村级公益性债务。省核定的2008年底账面公益性债务1681.18万元,我区通过多种途径,历时一年,于2013年1月底通过“一折通”打卡或银行转账方式全部兑付结束。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经济薄弱村化债和偿债兑付稳妥有序顺利进行

债务化解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村的稳定。切实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减轻村级债务负担,消除农民负担反弹隐患、加快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要把对省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工作切实摆上议事日程,主要领导多次到各村调查指导工作,要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制定债务化解和偿债兑付的具体措施,出资配套支持村级化债。要求各镇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

(二)严格组织兑付。根据区上报省市最终审定的偿债兑付方案和兑付清册,由区财政局与区信用社和各镇信用社签订协议,限时保质保量完成打卡兑付和银行转账兑付工作。

(三)及时核销债务。兑付资金到位后,各村组干部和村债务清理审核小组及时通知每个债权人或债权单位,及时查收、刷卡、验证资金到位情况,资金到位后及时到村办理核销账务手续。

(四)电话跟踪随访。区化债办要设置热线电话,安排工作人员负责电话跟踪随访,从随访的情况分析,是否已刷卡、款已收到,资金无误,已办理销账手续,很满意等。

(五)组织全面检查。区委农工办、财政局等单位要组织对全区34个村进行全面检查。从组织检查的情况分析总结,偿债资金全部兑付到位,债权人债务人及村民是否满意,作为镇村债务化解工作的考核。

(六)严肃工作纪律。要求各级干部诚实守信、规范操作,确保债务真实可靠,确保兑付及时到位。对弄虚作假的,将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责任,情节严重的给予严肃处理。

(七)保持农村稳定。要求各镇村积极做好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工作,严格执行政策,防止互相攀比。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疏理各种可能发生的事件,努力做到零上访,确保无越级上访,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作者简介:陈红梅,女,汉族,江苏徐州人,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管理。

上一篇:浅说歌词与现代诗歌的几点共性与差异 下一篇:苏北新农村集中居住后环境卫生现状及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