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历史课本剧在教学中的使用

时间:2022-09-17 02:04:22

浅议历史课本剧在教学中的使用

摘 要: 历史课本剧在历史教学中的使用,使得教师有效解决了教学难题,成为教师向学生直观传授历史知识的平台。如何编排历史剧及历史剧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发挥最大作用,还需教师在尊重历史、紧扣课标的同时与学生默契配合。

关键词: 课本剧 历史教学 使用原则

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传统历史教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其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新模式。历史课本剧作为历史情境教学新模式,明确其操作流程和实施原则,把握其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不足,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好历史知识的前提和保障。

一、历史课本剧在教学中的使用原则

1.时间和空间性原则。即在创编剧本的时候,设置的历史事件务必真实反映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体现历史的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原则。

2.真实客观性原则。真实客观性亦是历史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即从原始资料中搜集客观的历史素材,是整个历史课本剧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价值体现,不像其他学科课本剧在内容和时间上极具想象力和渲染力,这亦是由历史学科的真实客观性所决定的。

3.针对性原则。历史课本剧的编排意义不仅是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历史情境,在人物的矛盾冲突中感受历史人物的心理,逐渐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因此,历史课本剧在编选剧本主题时一定要有针对性。

4.趣味性原则。历史故事本身具有极大趣味性。教师通过采取历史课本剧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所以,历史课本剧的编排内容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不能只是将历史知识简单展示。

二、历史课本剧在教学中的使用

1.准备阶段

(1)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课本剧教学前要开展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动员会,告知学生教师开展的活动和目的及需要做哪些准备等。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将学生熟悉和易操作的课本剧题材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产生心理期待,这样对历史课本剧教学能够起到铺垫和激趣效果。

(2)资料搜集。要想对教学中的历史故事进行升华和加工,将课本剧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观众,需要广泛搜集资料进行加工。但历史课本剧的剧本必须建立在真实客观的史料基础上,同时课本剧作为一种戏剧表现形式,也应遵循戏剧编创的规律和特点,这给学生的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在学生搜集史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其他课本剧等查找剧本素材,这样既可以保证剧本质量,又可以锻炼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即论从史出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3)台词写作。台词是历史人物形象的语言的表现,它赋予了不同角色以个性特点和内心表达。同时,台词是实现教学目标,有效服务教学的重要途径,台词的设计要求学生少讲空话,通过学生表演,将课本中的重点生动地展现给场下观众,不仅使学生掌握课本中的概念,还使学生学会如何对比较难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解简单、直观、明了地理解和接受。历史课本剧的台词务必要既符合历史人物的特点,即简洁通俗,使别人能够听懂表演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又使观众领悟历史的真实情节。

(4)道具及服装准备。道具是为了使表演更加逼真,服装也是演员表演的必要修饰,它可以提供给观众关于表演角色的人物特征、性格、身份等信息。这不仅是对历史情境的科学创设,而且是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体会到生活化的历史,激发他们对历史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排练。课本剧在历史课中发挥最大效益的前提是必须保证课本剧在演出内容、时间、过程上恰到好处。上课之前在班级负责人的领导、监督下排练课本剧十分有必要。

3.演出。演出是课本剧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学生要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课本剧的演出当中,教师和学生要进行默契配合,其中,老师要发挥好导演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三、历史课本剧在课堂教学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课本剧脱离教学目标。课本剧教学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若教师选择的内容不在教学目标的范畴之内,那么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视野,但实质上并不能将所付出的努力与学习目标相链接。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历史课本剧与历史教学的恰当糅合,切莫只追求一时热闹。课本剧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而是要真正服务于学生学习,解决教学难点和重点,启发学生思考而采取的教学手段。

2.防止单个表演。在课本剧资料整理、编排、演练、表演等全过程中,教师要动员全班所有同学,科学合理地划分任务,必须给每一个学生展现的机会和舞台。同时,老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于展现和表露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发掘,勇于参与到集体合作学习中。而且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剧目中轮流参与,担当主演,避免单个演员在不同的课本剧中出演主要角色。

3.防止形式化。历史课本剧能否真正让学生在整个合作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主要是看课本剧的实施是否依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若课本剧教学仅仅是为了迎合公开课或者停留在一种形式上的表演,学生直接执行教师的教学指导,一切由教师负责,那么就失去了历史课本剧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罗敏华.历史短剧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教学研究,2010.

[2]王世光.论角色扮演对培养历史思维的作用[J].教育学报,2010.

本文由民族学院高水平人才班项目资助

上一篇:践行行知理论,引领信息有效教学 下一篇:浅析SQL数据库中游标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