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面对未知的世界

时间:2022-09-17 01:46:42

勇敢面对未知的世界

4月《讲刊》的主题是“敬畏变革”,是在唤醒我们对变革采取正视而不是轻慢的态度。

变革的对立面是稳定,稳定代表着安全。我们中国人好像不太喜欢不能带来安全感的事物,往往认为变革是一个危险品,因此缺乏变革的动力。所以我们常用一句老话“以不变应万变”来对付变动的世界,来安慰自己。

有趣的是,当我们看到其他人在别的地方经历变革后所取得的成就,又会万分羡慕地想达到这一结果。然而在迈出变革的第一步时,我们的内心又充满了挣扎,猜度变革之河中的种种险阻,仿佛西天取经一般才能行至对岸。有一个笑话反映了这种踌躇:“晚上睡觉时想到条条路,早上醒来时还是一条路。”

躲避变革,不是因为我们懒惰,而是因为我们害怕失去现在;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梦想,而是担心追逐梦想之后连现在都回不去。但如果总是抱着畏惧和踌躇,恐怕最终不仅贻误变革的时机,甚至连今日的安稳都将在某一天逝去。

正如马云所说:“变革,从改变自己开始。”其实,变革的钥匙始终掌握在每个人的手里,敢不敢打开眼前这扇未知的铁门,敢不敢面对那未知的新世界,一切都在自己的手中,在自己的脚下。

回音壁

朵拉的地图(公务员):我是一位母亲,读了上一期《重要的是家教》一文,深感家教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一位教育工作者曾对我说,李天一的案子反映了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大人的问题;第二,家教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第三,十六七岁时出了问题,其实是0到3岁时早教出了问题。孩子的问题,责任不在孩子,更多时候是我们做父母的要反省自问。

编辑回应:鲁迅先生在《现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里说,家长要给予孩子的一是理解,二是指导,三是解放。对现在仍具有启发意义。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尊重,是对孩子天性的呵护与引导。家长对教育投入了多少,你的孩子就会是何样。

朱希祥(大学教授):去年偶尔看到《讲刊》,觉得不错,稿件选自各类精彩演讲,高雅、大气,且有学术味,于是今年从第二期开始就在邮局征订了,同时还向学生与朋友推荐。但拿到第二期,却大失所望,该期用很一般的语言水准谈论快乐、幸福等话题,这与《读者》《少年文艺》有区别?十来分钟就翻完了,一点印象都留不下来。所以赶快给你们发这封邮件,以免你们再以此风格和水准编写下几期,遭来更多的批评。我是搞文艺学、文化学研究与教学的,对此直言不讳,请见谅!编辑回应:鲜花与赞美,虽然能带来一时的满足,却麻痹了人们追求向上的意志:良药虽然苦口,却有益于机体健康。真诚的批评是《讲刊》不断进步的阶梯。感谢您!

上一篇:无用之学有大用 下一篇:别忘了更有挑战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