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翻转课堂引发的教学变革(下篇)

时间:2022-09-17 12:56:01

窥探翻转课堂引发的教学变革(下篇)

李加汉 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研员,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省优秀教研员,台州市名师,市教坛新秀,市优秀教研员,县(区)德育先进工作者、先进教师、科技新秀。

2010―2013年全国“千课万人”特邀主持与课评专家。曾多次执教省、市、县(区)级公开课、观摩课,所撰论文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多篇于中文核心期刊、专业报刊上,其中多篇论文被《小学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参与并执笔国家级人教基金资助课题《人教版新教材小学数学算用结合的实践与研究》研究并结题获奖,主持《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小学数学学生学情分析的策略研究》等多个省级重点课题、规划课题研究。主编或参与了多项课程教材建设。

三、让微视频促进课堂中学生“学”的真实发生

笔者认为,无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到何种状况,课堂教学一定是小学生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方式。我们的研究必须向40分钟要效率,而不是向24小时要成绩!任何一项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是赋予教育灵魂的改革,即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学习真的发生了,它才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关键。如果明白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并在学习意义方面下功夫,那么不大的投入,也会造就一群富有学习兴趣和探究力的学生们。当然,我们也不能回避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现实,今天的信息技术已经突破辅助教学的概念而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工具和要素。笔者认为,让微视频促进小学课堂中学生“学”的真实发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实在话题。

1.微视频的设计模式

(1)微视频讲授模式。

微视频讲授模式适用于知识点清晰、结构性强且适合于以讲授法来教学的内容。这种模式实际上是教师基于微视频所展开的 “迷你”课。既然是“迷你”,就不该要求其面面俱到,而应该集中火力,打歼灭战,围绕知识与技能的某一个重点、难点展开,着力让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学得到位。

如让学生学习画圆,微视频设计讲解的时候应注意强调先用铅笔定点,握手的地方应该是圆规的顶端,因为握住顶端利于“定长”(半径长度不会轻易改变),并且应该从左下角(大致西南方向45度)开始转一圈,利于“定点”,容易一次性完成。

讲授模式视频设计的重点在于教师对课程知识点的巧妙处理与组合,并清晰、富有逻辑地表述。如教学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起始课“42÷2”时,视频演示分小棒的过程后,“怎样把分小棒的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呢?”教师应该能清晰地结合分的过程进行描述:“先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所以在十位上商2,二二得四,分了4捆;再把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1根,所以在个位上商1,一二得二,分了2根,正好分完。”

(2)微视频预备模式。

微视频预备模式是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等更需要师生交互、学生自主探究来学习的教学内容。在这种模式下,视频承载的是对教学重难点知识学习的预备和教师对于学生自主思考的引导,其目的是为课堂的交互、探究等学习活动服务。

例如,《角的度量》一课一直是许多教师感到难啃的“硬骨头”。这节课总结起来有三多:数学概念多(如“角的认识、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点多(几乎涵盖了本课所有的数学概念和角的度量方法,而且没有旧知做铺垫),操作程序多(对于动作协调机能尚未完善的小学生来说,度量角是一次关乎手与脑的挑战)。据笔者的实践与研究,所有的“多”的核心问题就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不接受:“怎么会用这么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来量角呢?”因此,本课的微视频可以先从比较角的大小开始,当两个类似大小的角出现时,形成了第一个认知冲突,创意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的比较大小的方案,接着提出第二个认知冲突问题:“很小很小的角到底是多小呢?”……这样的微视频,消除了学生原有的认知负荷的影响,激发了学生急于探究的兴趣与潜能,这比以往教学这一内容时,从度的引入到量角器的认识,教师必然有一大段的介绍与陈述,哪怕字字精练,句句准确,如果没有解决学生内心深处的“需要”学习,效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微视频预备模式的重点是“备学生”,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与串联,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高度兴趣与深度思考,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预备知识、心理准备或者思考体验。

(3)微视频专题模式。

微视频专题模式指的是针对儿童的智力或非智力因素设计的解决某一重点、难点问题的专题视频。相对上面两类视频来说,它更关注知识与技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某一专题就是一节完整的课。

比如,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中的一道思维拓展题:

类似这样的问题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大多数学生完成,往往是蜻蜓点水,效果甚微。在练习课与复习课中使用专题模式就会更好。如我们在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练习时,可以从最基本的长方形面积练习开始,通过不断地变式,让学生举一反三;复习课的整理与专项复习我们都可以采用视频专题模式,让学生能系统整理、查漏补缺、综合提高。

如果说上述专题模式是针对智力因素的,那么非智力因素的专题就可以是针对学生的如“审题方法”“计算能力”等有关学习态度、习惯与方法等进行设计。它需要老师做个有心人,不仅自身有较强的学科素养,还要注意平时积累学生日常学习中出现的各种与非智力因素直接有关的问题,然后形成专题,这样的“微研究”往往能达到主题精、花时少、成效快。

2.微视频的设计要注重“对话”的方式

微视频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求画面精致优美,富有儿童情趣,游戏化等。当然,这与教师的“技术”水平分不开,也不是笔者要重点阐述的微视频设计注意点。笔者想强调的是,微视频在注重结构、条理清晰的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和互动性表述,以即性对话的方式来设计。

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用画图法解决后,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把画图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呢?” 教师这样的讲解:“假设全部都是鸡,8×2=16表示一共有16只脚;这样我们就少算了26-16=10只脚,因为把一只鸡当作一只兔算我们就要少算4-2=2只脚,所以用10÷2=5只就算出了5只兔。”不妨改成:“假设全部都是鸡,我们发现了什么?是呀!8×2=16,26-16=10,少算了10只脚,那我们又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对呀,为什么会少算10只脚呢?……”

微视频的设计应避免从老师的“口述式灌输”转化为技术式的“多媒体式灌输”,始终要感觉在与学生“对话”,并能使用苏格拉底式诘问法引导诱发,让学生在学习微视频的过程中,不但要弄清原理,还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始终处于一种独立思考、自我学习的状态。

3.微视频的使用

(1)微视频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与学生的需要,可以出现在课的引入、新授过程、巩固练习与课堂总结等不同环节,不过建议一节课一般不超过3次。学校课堂中的使用往往需要云服务平台的支持,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重看、重听,又不影响大家。

(2)课外的使用,笔者建议可以采用家长QQ群或者微信平台。一方面小学生年龄小,不适宜独立运用智能手机等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家长不自觉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再者,QQ群或者微信平台上传与下载对于广大老师与家长来说,使用起来比较简单、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微视频,相对来说,思辨性不强的程序性知识用微课讲授模式的微视频较合适。而探索性较强的知识,笔者认为应慎用微视频,因为这可能会造成学生探索欲望的下降和学习动力的消退,这时候微视频预备模式使用得恰当就很重要了。

最后,笔者仍然要强调,翻转课堂的价值不在于学习时间上的翻转,也不在于学习空间上的翻转,而在于学习目的上的翻转。如果仅仅是偷换概念,简单地转换了时间,基础都是相同的说教、讲座的教学法,根本就是“换汤不换药”,这就变成了陈旧教学方法(讲授)的一个高科技版本。因此,无论“翻转课堂”的何种教学样式,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增加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效,实现从“精彩的教”向“有效的学”转变,从而促使“课堂”向“学堂”的飞跃,让“思想+技术”实现学生“学”的真实发生!

上一篇:浅谈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点 下一篇: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的阅读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