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有热爱学生的艺术

时间:2022-09-17 12:48:59

班主任应有热爱学生的艺术

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建立亲密的师生感情。如一切教学活动中教师都处于主导地位一样,亲密师生关系的形成,班主任也必须处于主导地位,而且这个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喊口号“我是为学生好”的个别班主任,却常损害学生人格和伤害学生身心健康,这是严重错误的行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热爱学生,爱得有艺术。灵活运用以下几点原则就能取得很好效果。

原则一:公平对待

教师热爱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对待学生要公平。无论成绩优劣,顺从淘气,家庭成分高低,都要平等地对待。甚至有的连家长都放弃的学生也要爱得起来,以自身影响他周围的人。决不能爱得有亲疏,更不能偏爱尖子生,冷眼看待后进生。教师应让学生都感到,自己的努力付出有教师、同学的肯定,使班级中每个学生互相融洽生活与学习。因此,热爱学生虽然角度、方法、规律不同,但是必须公平对待。只有公平对待他们,师生互相才会产生爱的情感;教师只有把学生的成长与自己的事业、人生价值相结合,才会真正产生热爱的情感。

原则二:正确表达

表达的方法应该多样,一切要因人而异。语言是种有效的方式,绝大多数学生不欢迎呆板的班主任。教师的用词褒贬、语速快慢、语气变化,恰当的表情都可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爱。班主任应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喜好,尊重他们,正确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并且引起共鸣。许多经验证明,热爱学生,善于表达爱意的教师都是成功教育家的典范。

原则三:关心爱护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主张把“爱”孩子当作最重要的道德修养。孔子是关心爱护学生的榜样。他关心学生品德和学业进步,更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孔子死后,他的学生坚持在墓旁守孝三年。三年孝期满,子贡不忍离开,又独守了三年。这就是师生亲密关系形成最好的例证。自孔子之后,尚有墨子、荀子、胡瑗、程颐兄弟、朱熹等历史有名的人物,都是提倡关心、爱护学生,他们的师生情谊都被后人称道。只有关心爱护学生,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关爱,才会爱出成效。

原则四:尊重信任

相互尊重、信任是师生关系的基石。尊重并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还要积极锻炼他们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培养他们果敢和自信,促进学生的优化发展。

原则五:行为有度

如果班主任一味溺爱或者严苛,陶冶和感化学生的教育目的就难以成功,辛勤付出却一无所获。教师行为要起到正确导向,宽严有度。不要让学生误解,也不是一露无疑,自然地流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总之,教师对学生的爱和保护学生茁壮成长,应该是从为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着想的高度来想,这样就会把爱学生从个人的感情上升到博大的社会感情,使自己的世界观更客观正确。作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不断地研究学生,融入学生的感情世界,用心感受学生的变化,才会充分发挥自己发自内心的爱,把学生爱得自然,爱得有道理,爱出更好的效果,爱出艺术。

上一篇:特殊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下一篇:与“2345网页”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