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措施

时间:2022-09-16 10:11:33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措施

摘要:在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之下,作为我国的重要事业之一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就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进行探讨,对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教学措施;教学效率;小学

目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上的教学方法大多死板,空洞的讲解让小学生理解困难,学习效率不高。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在小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是又非常重要的,是小学的基础课程。因此,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是教育事业重中之重。

1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

大多数教师采用的都是“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甚至不断减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课程,导致学生无暇正式自己的思想品德问题。这种教育方式对书本的知识教育和心理教育都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近些年来,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出现的思想道德问题越来越多,叛逆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如今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体系经历过许多改革,素质教育便是其中一种。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让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相互融合,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是目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先导。因此,在改变传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能够把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做好[1]。

2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的措施

2.1重视品德与社会教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好坏程度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德育教育素质水平的高低,是德育要取得好效果的一个前提。若要提高重视,就要从重视思想上做起,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提升重视程度,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帮助他们解决自身困惑。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要时刻关注学生生活和思想上的动态,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教育。同样的,家长也必须积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把孩子错误的观念纠正过来,并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反应给老师,和老师共同努力,双管齐下做好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第二,提高对学生价值观的重视。小学生的小学时期是道德观念和认同感的形成期,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产生冲突的基本原因就是其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无法得到广泛的认同,他们正确的思想在现实社会中经常被不良事件的破坏,使得他们对自己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到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因此,教师还要在生活中给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视,从而达到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的目的。

2.2结合生活把道德教育工作做好: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让他们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并加强对知识的探究的与现实实际生活紧密的课程。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生活技能熟练感和加强生活观念。现实生活不但是丰富多彩的,也是错综复杂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顾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的给他们灌输用以应付考试的知识,忽略了对他们情操和道德的培养。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多让学生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自己的体验,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升华心灵。学生要体会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就要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在生活中结合学习到的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因此,要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果,还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如在《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一个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分别观看违反了交通规则的视频与遵守交通规则的视频,两者形成强烈对比,并让学生对此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紧接着教师对学生做出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必须要遵守交通规则,对自己生命负责。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知识和实际中体会认知,感受生活。

2.3改变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是单一的说教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沉闷且无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改变教学现状,提升教学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关键。教师可以采用比较新型的教学模式,比如明理激情导行模式,角色扮演模式,问题讨论模式等。明理激情导行模式是以老师为主导,以文字阅读、口头讲解、图形演示为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模式则是设置与生活高度相似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学习。而问题讨论模式主要通过给学生提供众多辨析的机会,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2]。

3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还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提高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认识,结合现实实际生活并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整改,抓住机会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事业才会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芬.浅谈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8).

[2]刘桂梅.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J].学周刊.2012(25).

作者:邓德泉 单位: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二小学

上一篇:初中生物学课外探究实践活动探索 下一篇:技工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