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时间:2022-09-16 08:51:16

浅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内容摘要:该文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从利用教材中的古诗文,丰富传统文化内涵;有效利用课堂,积累知识、体悟传统文化精神;课外诵读与实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三个方面就如何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进行人文教育、人的培养。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应自始至终贯穿人文精神,给学生以思想的指引,人生的启迪,情感的熏陶。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可从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据此,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就如何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利用教材中的古诗文,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有传统的伦理道德文化;有民俗、建筑、饮食文化;有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精神品质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传统文化意蕴,探寻深刻的思想情感,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1.关注作者

《孟子·万章下》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的确,作品的解读必须放到作者的生命历程中去。任何一位作家,其创作特色的形成及在文章中流露的思想、情感倾向与其生活的历程及其思想的变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例如解读李清照的词,就应了解这位女词人不同阶段的人生境遇、情感变化,由此带来的作品内容、意境等的变化。其词分为前后期: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她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知人论世,使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思考问题,这有利学生对作者作品整体的把握。

2.重视作品语言文字

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叶圣陶曾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见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因此,师生都应重视对作品语言文字的鉴赏,由语言到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把文学作品中的画面、意境、人物、情感等呈现出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凝结于文字中的传统文化的美。

3.挖掘作品文化意蕴

古人往往通过笔墨表达他们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他们评价、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我们可从中获得很多人生启迪,丰富精神世界。但这些思想、观念往往表达含蓄,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文字表达的意蕴。

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文章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复信。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为完成《史记》的著述,宁可忍受屈辱和耻笑,也不愿死去。教学中,教师要偏重对这种忍辱偷生,“以生践志”人生观的分析,它与我们常说的“士可杀不可辱”“大丈夫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是相悖的。但司马迁面对磨难不一样的选择,恰又是一种气概,学生可从中感悟不同的大丈夫气节,兼容并包。又如韩愈的《师说》,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道理,并抨击当时社会士大夫阶层不肯互相拜师学习的不良风气。教学中,可进一步挖掘出我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其实,每一篇古诗文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当时社会的某一种或多种文化现象,只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挖掘整理,必能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使学生积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体悟传统文化精神。

二.有效利用课堂,积累知识、体悟传统文化精神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所以,语文课堂就应多点文化气息,尽可能给学生搭建积累知识、体悟传统文化精神的平台。

1.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

可间断性地在语文课开始安排五分钟有关传统文化的演讲,让学生轮流做好相应准备,将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主动上台进行脱稿演说。学生在交流共享中积累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在上新课时,教师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导入;在教学过程中,也可恰到好处地插入经典诗文。如:学习杜牧《阿房宫赋》,可以杜牧的诗文引入;学习《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时,可引入《论语》中文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凡此总总,营造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课堂,来浸润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欲望和兴趣。

2.课堂教学模式不拘一格

语文教学,强调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强调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追求的结合,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感悟。故而在教学模式上,应注意多样性、灵活性。可将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增加课堂容量、增添传统文化学习的趣味性;也可采用辩论、演讲、讨论、表演等形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采用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以传统节日等为契机,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再在课堂上交流共享。

三.课外诵读与实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1.有的放矢,指导学生阅读文化经典

目前,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并不多,为此,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以指导。优秀的古代文化典籍,经过时间的检验,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精神内涵,无疑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教师可开列包括《诗经》《论语》《古文观止》《二十四史》等在内的古文阅读书目,指导学生不断扩大古代作品的阅读量,做到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使之在广泛涉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积淀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育民族精神。当然,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需要兴趣的激发,教师可根据近阶段的教学内容,建议学生阅读不同的作品。例如,高一新生,可建议泛读《论语》《诗经》《唐诗三百首》等,因之前的教学已有涉及,学生相对容易下手。在学生已谙熟“初唐四杰”“大李杜”“小李杜”“安史之乱”等后,可建议读《唐史》《唐诗鉴赏》等。让学生在积累课堂知识的基础上,主动进行课外阅读,不断充实自己,愉悦身心,从而润物细无声地增强传统文化素养。

2.经典诗文的诵读积累

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传统经典的内容很多,可根据课程进度进行安排。除教材明确需要背诵的篇目外,也可因地制宜布置与教材学习相关的篇目及其它经典篇目,可全文诵读,也可精选部分背诵。例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不妨让学生背诵杨慎的《临江仙》;在学习《赤壁赋》时,涉及曹操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不妨将曹操的《短歌行》让学生及时诵读积累。可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进而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3.传统文化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更丰富、全面、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民族传统。所以,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优良的民族精神,学生不能仅停留在“知”的层面,更应该“行”,将书本的学习与生活中的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

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可有意识地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其行为进行指导。例如,讲到儒家的仁爱思想,“仁者爱人”,我们不妨要求学生从爱家人、师长、朋友做起。涉及古人“礼”的规矩时,我们也可要求学生为人处世有礼有节。在讲到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时,也可让学生付诸行动,为长辈敬上孝心。对于学生道德实践的效果,教师可通过作文、周记进行有效反馈,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结合自身实践来写作。教师还可通过评语对学生进行进一步指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拥有良好的精神品质。

综上所述,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高效利用课堂,抓牢课外的延伸、拓展,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在帮助学生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全面提升人文素养的过程中,自己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苏微微,苏州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江苏省黄埭中学教师。

上一篇:浅析日本现代语言文字发展对鲁迅语言文字观的... 下一篇:应用文教学要说写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