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判环境舆情强化舆论引导

时间:2022-09-16 06:47:00

研判环境舆情强化舆论引导

摘要:近年来,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与环境相关的舆情处理不好,极易引发民怨,增加社会稳定压力。《人民日报》以环境评论为抓手,呼应中央部署、树立方向旗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为改革出谋划策,彰显了大报风范。鉴于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带来的传播规律改变及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人民日报》应不断研究新时期新闻传播规律,强化对环境问题的舆论引导,拓宽评论涉及的领域,强化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全面提升舆论影响力。

关键词:环境评论;《人民日报》;传播规律;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形势严峻。近几年来,全国大面积地区频繁发生的雾霾剥夺了公众的“幸福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更是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稳定大局。把握好与环境相关问题的舆论导向至关重要。

评论是舆论引导最有力的武器。《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其刊发的评论往往被视为代表了国家意识和未来走向,具有很强的舆论影响力和号召力。鉴于此,笔者选择2015年《人民日报》环境评论,管中窥豹,以期了解当前我国党报环境舆情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2015年《人民日报》环境评论的基本情况

2015年,《人民日报》共刊发环境评论83篇。具体分析如下:

从刊发时间看,各月评论数量差别不大。10月5篇、2月、3月、4月、6月、8月、9月各6篇,7月、11月各7篇,1月、12月各8篇,5月12篇。

从版面安排看,95%的评论刊发在每周六9版和10版《生态周刊》的《生态绿苑》、《一周绿评》栏目。任仲平、社论等在2015年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选题并未涉及。

从时效性看,时效性有待提升。以不久前、近日、日前等模糊时间段开头的评论共35篇,占总数的42%;没有新闻由头的评论20篇,占总数的24%;新闻事件发生3天内的评论仅有5篇,仅占到总数的6%。

从新闻由头选择看,对文件、政策和会议的解读占有较大比例。对文件的解读有18篇,对会议的解读有11篇,占到了评论总数的1/3。

从环境问题类型看,对大气污染较为关注,相关评论33篇,占总数的40%。此外,涉及生态文明的9篇,污染排放的8篇,环境与经济关系的7篇,气候变化的6篇,生态保护、农村环保、垃圾处理的各4篇,沙漠污染、能源相关的各2篇,涉及其他内容的4篇。

二、《人民日报》环境评论的特点分析

《人民日报》环境评论彰显了中央党报风范。

(一)呼应中央部署,树立方向旗帜

配合中央决策、部署,刊发很多重要评论。例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后,《人民日报》自5月6日起,连续4日刊发4篇评论员文章,从思想认识、发展方向、全民共治、制度设计四个层面为生态文明建设定调,系统且全面。让读者对这一决策有了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配合政策,做好解读工作。如前所述,《人民日报》对文件、政策和会议的解读占评论总数的1/3。配合政策,做好解读工作是《人民日报》环境评论的重要特征之一。例如,中办、国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后,8月24日《人民时评》栏目刊发评论《守住生态红线是干部终身责任》,进一步诠释了这一制度的“利剑”“屏障”意义,让读者尤其是领导干部进一步认清身上沉甸甸的环保责任。

(二)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为改革出谋划策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环境问题具有敏感性和复杂性,在环境舆情引导方面,《人民日报》始终坚持不回避问题和矛盾,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2015年《人民日报》所有环境评论中,只有10篇是对环境污染事件及政府或企业治污不力作出的批评性评论。超过80%的评论是对相关制度的探讨和地方经验的总结。

《人民日报》环境评论并未停留在呼吁和表态层面,而是从政府管理角度为环境质量改善出谋划策。2015年以环境污染事件为切入点的微观评论占11%;环境管理、制度设计、公众参与等中观角度的评论占到65%;宏观角度,即将环保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矸治龅钠缆壅24%。此外,在中观角度中,从政府视角出发,为环境管理、政策制定、制度设计出谋划策的评论占到了48%,彰显出《人民日报》的大报风范。

三、完善《人民日报》环境评论的建议

(一)提升对环境舆情引导的重视程度

2015年,《人民日报》共刊登评论员文章156篇,但涉及环保的仅有5篇。金牌栏目《人民时评》共刊登评论195篇,涉及环保的仅有7篇。虽然《生态周刊》刊发了一定数量的环境评论,但栏目品牌效应尚未建立、版次靠后,且周刊缺乏时效性,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笔者认为,《人民日报》对环境评论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一方面,改善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诉求,但环境治理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非朝夕之功,作为党中央机关报,要通过舆论宣传,帮助公众更加理性、客观的认识和看待长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调动公众共同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再次强调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需要全社会转变观念。对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环境保护等理念的宣传和引导不容忽视。《人民日报》要率先垂范,增加环境评论的数量,提高环境评论规格和质量,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二)全面反映环境问题

要全面反映当前的环境问题,尤其需要加强对西南、西北的贫困地区环境问题的重视。根据传播学的知沟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如今,城市中产阶级作为微博、微信传播主体,进一步垄断话语权的趋势日渐显现。所谓的舆情,往往并非代表多数公众的意志,而仅仅反映出城市中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大众传媒、政府决策也很容易受到这些舆情的影响。

例如,2015年《人民日报》环境评论中,有35%的内容涉及大气污染问题。而事实上,雾霾问题主要影响到经济较为发达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西北地区的沙尘问题、西南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等都急需引起关注。西南、西北地区都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但少数民族众多、脱贫压力巨大,而环境管理理念和水平又相对落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需引起高度重视。《人民日报》不仅要回应当前的舆论热点,更要发现舆论忽视的问题,引起公众关注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三)坚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2015年环境评论中,将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分析的文章较少。笔者认为,这方面的内容亟待加强。当前,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污染问题,其背后更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文化问题、体制机制问题。

从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关系看。一方面,我国长期粗放的经济生产方式,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内在价值,导致了资源环境成本无法内化为企业成本。环境问题正是经济生产方式不可持续的恶果。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结构性的问题,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加大环境违法惩处力度,能够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发挥好环境保护的作用,能够使我国经济把握好方向,真正实现从低端到高端、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转变。

从环境保护与政治的关系看。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过于重视GDP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的做法,也是造成环境急剧恶化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随着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提升,环境质量改善与否已经影响到了民心向背。突发性环境极易引发公众恐慌,影响社会安定。从一定程度上说,环境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从环境保护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看。当前,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很多公众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企业的责任,自己只是污染受害者。事实上,良好的环境与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息息相关。例如,大气污染防治不仅是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时环保部门对企业严格监管,而且需要人人都树立绿色出行理念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等。

从环境保护与政府管理体制机制的关系看。公众往往一看到爆炸、扬尘等现象,就会指责环保部门失职渎职,而事实上,很多环境问题背后可能是安全生产问题、城市管理问题等,不是环保部门一家能够解决的。板子打在环保部门身上,环保部门不仅着实冤枉,也很难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制度的改革完善。改善环境,需要进一步理顺环境管理的相关体制和机制。

所以,环境评论不能就污染谈污染、就保护谈保护,要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看。目前,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解,如对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思想准备不足、对环境责任划分不甚清晰、对自身的环境责任认识不足等,需要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党报继续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

(四)强化对热点事件的关注

笔者认为,《人民日报》环境评论对热点问题的解读存在缺位情况。统计表明,由新闻热点引发的环境评论,只占到2015年环境评论的13%,占比较低。从内容选择上看,一些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并未涉及。例如,山东省临沂市市长因环境污染问题被环境保护部约谈,痛定思痛,临沂开始铁腕治污,对57家污染大户紧急停产整顿。污染企业的关停造成了6万多人直接失业,被波及的人数更是多达15万。此外,企业停工导致资金链断裂,引发银行千亿债务危机。澎湃新闻、中央电视台等都对此作了报道,引发了公众对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难决策的深刻思考。很多公众开始担忧,经济增长指标、社会稳定压力会不会影响到政府治污的决心,淘汰落后a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不会成为一句空话。甚至一些地方主政者也开始观望徘徊。而在此问题上,作为中央精神的风向标,《人民日报》并没有及时发出声音。

此外,《人民日报》评论的时效性还有待提升。统计表明,热点环境事件发生后3日内刊发出的评论仅占到总数的6%。囿于《生态周刊》一周一期的限制,笔者将时效性要求放宽到1周,时效性仍然不尽如人意,事件发生后,1周内刊出的评论也仅为13%。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快速传递,公众的注意力也快速转移。一周以后再刊出的评论,公众往往已经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报要发挥人才优势,不仅要在质量上取胜,而且要在数量上取胜。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多写、多发、多转,在舆论引导的阵地上绝不能缺位。要坚持时效性第一,第一时间权威评论,让公众第一时间听到党和政府对此事的判断,避免舆论导向偏离。

鉴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带来的传播规律的改变和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人民日报》要强化对环境问题的舆论引导,拓宽评论涉及的领域,强化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坚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不断研究新时期新闻传播规律,全面提升舆论影响力。

作者简介:李莹,女,河南周口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环境报社编辑记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报刊理论与实践、环境传播。

上一篇:《水经注·夷水》订注 下一篇:市场营销策略这十种方法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