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源盆地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时间:2022-09-16 05:56:35

涞源盆地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摘 要 本文在掌握涞源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监测资料,系统分析了涞源盆地多年地下水水位动态规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为当地地下水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涞源盆地;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P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2-0108-02

1 区域概况

涞源盆地被群山环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凉爽,多年平均气温8.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3℃,最低-30.6℃;多年平均降雨量564.6mm,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具有春旱、夏秋多雨的特点。盆地出露地层齐全,构造发育,景观奇特,涞源县城就坐落在盆地中心。

2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2.1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

涞源盆地含水岩组及富水性受区域地层及构造总体控制,按地层岩性和地下水类型,盆地含水组可分为以下三类:

1)松散岩类孔隙水:以第四系冲洪积土、砂砾石、卵砾石互层为主,富水性好,主要分布在涞源北盆地,涞源南盆地局部发育,但较薄;第三系胶结砾岩、砂页岩、黏土夹煤层,主要分布在南盆地,富水性差。

2)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主要分布在涞源盆地北部和西北部以及南部的灰岩、白云岩出露区。富水性极不均匀,地下水分布严格受地质构造控制,且大部分地段裂隙不发育,不利于降雨入渗和地下水径流,属严重缺水区。

3)基岩(片麻岩和岩浆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南部、南部,富水性受风化壳发育规模和构造控制,地下水以散泉形式排泄,在断层带上呈串珠状分布,个别泉水量很大,不过受降水影响大,规模较小的风化壳只能形成季节性泉。

2.2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盆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区内渠道入渗补给(沟谷洪水)为主。

天然条件下,地下水流向是自盆地四周中高山地区向盆地中心汇流,北盆地地下水流向由北、西北、西向旗山至北海泉一带汇流溢出,地下水水平运动较迟缓;南盆地地下水流向基本是自南向北流,以潜水或散泉形式向西神山-马圈一带排泄,地下水水平运动速度较快。

近年来,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以开采为主,开采方式主要是工业企业及盆地周边较大沟谷内工矿企业的地下水开采,其次为农业用水开采和生活用水开采,其余部分在涞源县城以泉群形式排泄溢出。

3涞源盆地地下水动态特征

3.1地下水流场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后,涞源盆地人工开采量的急剧增加,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日趋明显,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人工开采,地下水动态类型主要为降水入渗-开采型和降水入渗-径流(泉流型)。

根据多年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涞源盆地地下水动态具有周期性变化,在丰水年,降水量大,开采量小,地下水补给量也大,地下水水位回升幅度较大;在枯水年,降水量小,开采量大,地下水水位下降幅度大。但近年来,地下水长期处于超采状态,盆地内多年水位动态呈波状缓慢下降趋势,周期性越来越不明显。以涞17监测井为例,1998年之前,地下水开采量和降水量多年处于平衡状态,地下水位周期性明显,水位曲线呈“马鞍”状,1998年之后,地下水开采量常年大于补给量,地下水呈波动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明显(图2)。

3.3年内地下水动态特征

降水入渗-径流(泉流型)地下水年内水位变化主要受降水、地下径流控制。基岩裂隙岩溶水分布区,由于降水量减少,高、低水位出现的时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低水位一般出现在4月初至12月底,高水位多出现在第二年的一月至三月中旬。

降水入渗-开采型地下水年内水位变化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 4~6月份为下降期,由于有效降水量少,而农业开采量大,水位迅速下降,至6月末,出现最低水位;7~9月份为水位上升期,随着雨季到来,农业开采量少,地下水接受降水渗入和地下水径流补给,使地下水位大幅度回升;10月至次年3月份为水位调整期,其中10~11月份由于降水减少及11月末的小麦冬灌,地下水位呈马鞍状小幅下降,12至次年3月其间由于较长时间无农业开采,地下水位缓慢上升。但在盆地中心高、低水位变化微弱,动态曲线较平直。

4 区域地下水水位埋深变化特征

5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6 结论

涞源盆地地下水水位动态受降水及开采的控制,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但近年来,地下水开采量常年大于降水补给量,水位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下降量不大。由于涞源盆地地下水埋藏条件良好,如果遇到丰水年,降水量增加,或者当地政府加大地下水的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地下水位尚可恢复。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涞源县拒马源泉群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利用评价报告,2008,7.

[2]王新峰,刘蕴,等.涞源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及缺水现状分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12,10(6).

上一篇:油气田建设中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下一篇:探讨质检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