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模式”的信息化革命

时间:2022-09-16 05:41:09

“林安模式”的信息化革命

广东林安商贸物流园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物流园之一,这里每天从该物流园进出的车辆数目超过2万辆,年物流量超过3000万吨。在这里让各种物流信息最终达成大量订单,通过“基地+网络”、“物流+商贸”的运行模式,搭建第四方服务平台和信息化交易平台,广州林安公路物流价格指数、物流交易所等,可以为珠三角的厂家降低20%~30%的物流成本,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推动物流产业升级、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与联动发展。因此“林安模式”受到多个部委的密集调研,并将向全国推广。

破解物流园区难题

林安集团(以下简称“林安”)是广东省及广州市人民政府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集团成立于1983年,林安从现代物流园和专业市场的建设与经营起步,通过标准化运营,集团化运作,已发展成为一家以物流园和商贸为主,涉足信息技术与管理、商业、贸易等诸多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

对于“林安模式”的形成及其特性,林安商贸物流园董事长李金平表示,林安物流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而林安物流的成长和转变主要在第二阶段:从传统物流走向现代。这是任何物流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必然面临的一个关卡,要真正实现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跨越,可以说信息化决定了一家物流企业起飞或者死亡的命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的现代化,也决定着物流的现代化。在林安进入到第二个发展阶段,也面临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物流业面临的问题。

林安在物流业基本是白手起家,他们注意到目前国内物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服务效率低下;二是行业诚信缺失,如何解决诚信问题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三是如何让物流业和制造业真正融合和联动发展。对于这三个问题,林安定下“诚信、及时、安全”六个字来打造第四方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平台。

在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林安一开始在全国到处去考察、学习。当时他们走访很多地方,找不到学习的对象,只能择摸着石头过河,选择了与清华同方合作,共同开发信息平台。后来平台需要不断更新完善,林安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所有的信息平台靠自己研发。

刚开始,林安只是通过互联网利用信息平台信息,后来发展成为线下信息交易中心。国家从2009年创建物联网,林安也从2009年研发自己行业运用的物联网。在此基础上物流在互联网的应用只是停留在信息交易上,达不到在供应链领域上提供服务。在此情况下,林安加大对物联网的投入,成立物流交易所。用了三年的时间进行信息化探索,逐步成型,最后形成“林安模式”。

从2011年起林安进入第三个阶段,把林安“基地+网络”的模式固化后以连锁的发展方式进行拓展。近两年,林安的模式在全国得到了政府、行业包括合作者的高度认可,从去年开始,林安的连锁路线走的很稳健。

林安物流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形成林安模式,为物流企业、物流人做实事,推动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林安走连锁路线看重的是社会效应,而不是把经济效应摆在第一位。

“基地+网络,商贸+物流(商业和物流结合)”这样一个模式,提供两个平台:第四方服务平台,通过服务创造价值,为物流供应链每个节点提供一站式增值服务;信息化平台,整合资源,跳出园区这个概念为全国性的会员服务。解决信息不对称,诚信缺失,物流成本居高、效率低下等三个问题,实现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四流合一。通过四流合一为线下提供第四方平台和信息化服务,实现五点也即五个效益:打造全新诚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促进社会和谐,把物流业和制造业实现联动,最终实现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几年的努力和实践,林安已经真真切切做到了这几点。”李金平董事长对“林安模式”做了总结阐述。

从信息化平台到第四方服务平台

当今的零担物流市场,绝大部分都是小散弱企业,而中国前20家公路运输企业仅占整个市场5%的份额。纵观全国市场概莫能外,可以说运力十分分散,如何把这些小散弱的资源整合好,减少空载率,提高入场的装货效率,一直是林安物流思考的问题。

有时候车主明明没货到广州,但是因为结算期到了,不得不空载到广州,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他们不得不这么做。但没有一个结算平台,如何对接好车主和货主的信息,让他们在一个平台上无缝对接?林安在物流园的基础上再次创新,2010年林安把成立物流交易所的想法汇报给广州市政府,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肯定和支持。

网上发单、网络竞价、交易平台先行赔付等这些在市场上由公司运作的平台,国内首家以公路物流交易为主的综合性物流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广州物流交易所在白云区太和镇林安物流园开业。

作为货运行业的整合者,信息技术的投入与应用自然少不得。过去,循着“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思路,林安物流园形成了联动的线下物流信息交易中心与网上信息交易平台。

林安线下的信息交易中心是国内最早实行物流信息网上、网下实时交易的市场,信息客户1500多家,每天接待找车的厂商1000多家,找货的司机30000多人。线路遍布全国。整个交易中心与股票交易中心相仿,共有1000多个交易席位全部配备电脑和LED信息显示屏。交易中心与林安的网上信息交易平台()实时联动,该平台可供150000家生产厂家、物流公司和10000多名货运司机浏览大屏幕和登陆网站,直观快速获取货源、空车资源,信息对称自动撮合,实时对接交易平台上的诚信司机会员,每天收录最新抵达广东省及附近的长途回程车辆及常驻华南区域车辆3万多台。

目前,该平台已整合了5000多家第三方物流企业、20多万家专线公司、60多万司机会员,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各种需求服务。

在完成了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后,林安物流园又提出了要往“第四方服务平台”转变。林安的第一个动作是配合物联网发展开发应用。首先,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巨头合作,开发3G手机车讯通,实现手机定人、定车、定货定位和跟踪,只要1部手机在手,货主、物流公司管理者就随时随地可掌握货物、车辆的动态;同时还可以实现WAP平台、门禁、考勤、短信、电子化结算等功能,一切尽在掌握。其次,通过RFID对物品的货品管理和安全管理,实现电子运单跟踪和空车配载服务;并通过电子锁,实现生产线和物流服务自动化的管理应用、汽车防盗和无钥匙开门系统的应用。实现对运送货物和车辆进行智能化识别、跟踪、监控和管理。

第二个动作是成立首家物流交易所,打造“广州物流价格指数”。林安集团与广州产权交易所组建全国唯一一家物流交易所,定位为区域性物流服务的集成者,其主要业务范围是货物运输、仓储、配送、包装、以及运输工具、物流设备、物流信息、临港商品、人力资源等物流业相关的交易、资讯、融资咨询、招投标服务;提供物流规划、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咨询服务;提供物流业相关、经纪、鉴证服务;代办物流业招商、租赁、托管经营、资产管理、产权转让、企业并购等服务。当交易所达到一定的规模后,林安平台就可以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具有导向意义的物流“价格指数”和“景气指数”,用以反映经济发展、支持政府决策、指导生产、引导消费。

广州物流交易所交易大厅内,颇有交易所的味道,每个座席上方的电子屏幕,不断闪动着货物名称、吨位、目的地等货运托运信息,来自全国各地的司机和车主在大厅内寻找着适合自己的“生意”。据统计,每天进出该交易大厅的司机大约有1万人次左右,不过这个实体交易大厅只占整个广州物流交易所业务量的一小部分,而最能体现广州物流交易所特点的,是它庞大的网络交易平台。

目前,广州物流交易所已经拥有上百万会员,其中货车司机60万,各种需要发送货物的厂家商家30万,还有10万物流企业。会员注册都是免费的,但是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份核实,厂家必须提供真实可靠的登记证件,而司机则要提交身份证、驾驶证、车辆行驶证等。成为会员后,就可以在广州物流交易所的网络平台上货物托运信息和车源信息。获得合适的信息后,就可以通过电话互相联络达成交易意向。对于批量货运的托运人,交易所还可以组织网上竞价,报价最低的承运人获得交易。为了降低网上交易的风险,广州物流交易所还推出了首赔担保服务,凡是经物流交易所见证的发货找货交易,发生任何不诚信的行为由交易所负责协调,对货主和司机造成的损失由交易所先行赔付。

此外,广州物流交易所还和多家电讯运营商合作开发了一套车讯通系统,只需要知道司机的手机号或者货车的发动机号,货主可以随时掌握自己的货物现在到了什么地方,更加大了交易的可靠性。

知名物流专家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部主任何明珂教授认为,林安模式对于全国物流产业的升级转型具有巨大的带动意义。林安致力于打造综合性物流公路,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与联动发展,就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战略扩展,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需要做大林安模式,可优先考虑在各省会城市设点经营。面对当前复杂的物流发展形势,要保证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把加快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放在突出的位置。“林安模式”作为物流业的领先模式,值得在行业大力推广,为真正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升级转型吹响号角。

上一篇:新时期高校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大学体育学科创新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