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硝烟与炊烟同在

时间:2022-09-16 04:12:43

评委——“不同背景带来不同的理解与评价”

“荷赛”是一项主观评判结果的比赛。本届“荷赛”终评评委人选方面,是如何保持多样化的?

终审评委的构成上考虑了地区和性别的平衡,评委分别来自北美、亚洲、拉美、欧洲,5位男士、4位女士。在职业上,有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摄影策展人等。参赛照片题材来自五湖四海,评委不同的职业、文化背景,会带来不同理解与评价,有益于优秀作品的胜出。

评选过程中,评委们怎样沟通、合作?

评委之间都比较默契,最终结果出来前,不会私下交流对作品的看法。大部分时间里,9位评委在1位评选秘书的协助下工作,没有过多交流。在将要评出获奖作品的阶段,评委会主席、美联社副总裁兼摄影部主任桑迪亚戈·莱昂(Santiago Lyon)会组织大家轮流对每幅(组)作品发言,每个人都要说,他往往最后一个发言。

9位评委没有分工,一起从事评选工作,人人平等。所有作品在评审阶段都是匿名的,每位评委都保持独立,评委会主席没有特权。除支持和否定作品的权力外,评委还有权将一组作品从一个类别转移到另一个类别中,但需要全体评委表决同意。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这一组作品在原来类别中将要被淘汰时。

评审——“严格有序”

近年来您参加过国内诸多摄影类奖项评选,和之前的经验相比,此次“荷赛”评选有哪些不同?

在我个人的经验里,“荷赛”评选工作更为严格有序;不过,工作强度也是最大的,很耗费体力。“荷赛”初审评委先按类别(突发新闻类、一般新闻类、当代议题类、体育动作类+体育特写类、日常生活类、观察肖像类+摆拍肖像类、自然类)对大赛收到的10万多张照片(由124个国家的5600多名摄影师提交)进行初评,选出5000多张照片进入终评阶段。从2月8日开始,每天早上8点45分,我和其他8位终审评委在酒店集合,一起步行去“荷赛”基金会开始工作。整个评选一共九天,每天的评选持续10到12小时,最晚的一天到凌晨一点多。年度照片诞生当晚,我们工作到11点半。

参评作品是如何被淘汰或晋级的?

终评共有三轮评选。对大量照片进行评选时,采用电子匿名表决器。匿名表决有两种,一种是投赞成票,最少需获得六票才能进入下一轮;另一种则是通过投否定票来评选。而在评委们对几组照片有了一定的了解、意见较为一致的情况下,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在一二三等奖的评选上,则采用相对精确的打分制。

参评作品是以怎样的形式展示的?有图片说明么?

绝大多数情况下,作品通过电子屏幕展示;最终评奖阶段则是展示打印图片。在整个评选过程中,评委看不到图片说明。不过,评委可以在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要求工作人员读出某作品的图片说明,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在看不到图片说明的情况下,参赛作品如何用短暂的时间抓住评委的眼睛?

比如组照,就要看这组照片会不会讲故事,起承转合是不是流畅,从第一张到最后一张是不是充分地将故事完整展现,同时还要看照片的细节、全景、中景、人物环境等是否处理得当。而单张照片对故事的讲述能力要更强,因为这是一种浓缩。

在评选过程中,哪几件作品引发的争论最激烈?为什么?

我印象里似乎没有最激烈的争论,很多作品都是在数轮讨论中出线的,因为主席要求每个评委都要发言。评委们在阐述个人意见时,有时相当激烈,但激烈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大家很享受这种智力上的激荡。比如有的评委是建筑师出身,对于作品的视觉结构分析得头头是道;有的评委对于类别的定义比较执着,会从定义开始发表意见,然后具体到某张作品。

作品——“考验摄影师的生活体验、观察力和发现能力”

有评论认为,本届”荷赛”获奖作品缺乏创新,有的获奖作品与往届有类似之处。例如,中国摄影师郑晓群今年参评的《动物园》与2007年常河投送的《中国动物园》都在“荷赛”获奖,你怎么看?

首先,新闻摄影或多或少都受到事实和事件的限制,不可能像艺术摄影一样有无限创造空间。摄影记者的首要职责应该是对新闻事实的再现,在此基础上再寻求更独到的视角、更迷人的瞬间和更丰富的表现力。

其次,摄影比赛的结果与投稿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关系,而且受到当年全球新闻事件整体态势的影响,不排除一年是“大年”,另一年是“小年”的情况。另外,WPP基金会没有要求评委必须复习往届的获奖作品。评委不会有意避开或看重某一题材,主要是看作品是否达到专业水准。即使题材相似,在表现上是否还有提升与发展,甚至突破,也会成为考量的对象。“荷赛”不排斥任何优秀作品。

对于(郑晓群和常河)两人的作品,我只能从现在的、事后的角度来谈谈。至少在我看来,两件作品的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手段也有所不同,因此传达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至于二者都获了奖,原因之一可能是两组作品参加了不同届的比赛,分别打动了中间相隔了六年的不同届别的评委。

获奖作品中,战争及相关题材占相当比例。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战争灾难题材比重大,这在于摄影师对新闻的界定,毕竟灾难、战争与身处其中的民众有密切关系,报道他们的困境与诉求是摄影记者的责任。当硝烟和炊烟同时存在时,很可能更多的人会关注硝烟。不过,“荷赛”也没有忽视炊烟,因为战争之外还有不少重要的社会问题值得关注。 当然,用“炊烟”来概括日常生活只是为了方便。

“当代议题”与“日常生活”类别的设立,就可以看成是“荷赛”自我反思的一种结果。这里的“日常生活”更多的是指平常中的不平常。这更考验摄影师的生活体验、观察力和发现能力。

作为中国评委,您对中国题材的参评作品有怎样的整体印象?

在进入终评的5000多幅作品中,地域不是评委特别考虑的因素,评委只从主题、视觉、叙事(拍摄)技巧等方面综合判断。如果说对于中国参评作品有什么整体印象的话,只能是我事后对于中国获奖作品的印象,评选中因为不知道作品的具体地区和国家,所以无法产生“整体印象”。

哪些获奖作品给您较深的印象?中国和国外的获奖作品相比,有什么明显特点或不足吗?

还是从年度照片说起吧。这张照片堪称完美,尤其是从影像语言上来说,构图的瞬间把握得非常好,视角也恰当(估计这位摄影家个头较高),用光也非常到位,因此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所谓“怒不可遏”四字,在这里,人们的愤怒就以一种扩张性强烈的画面表现得非常充分。

不过我想我也许更喜欢不那么十全十美的东西。一般新闻类组照的一等奖《叙利亚之困》(作者Alessio Romenzi)中有一张扶老携幼的照片,有点模糊失焦,看似与整组照片不搭,但无论是语言还是所触及的题材都很有魅力。它的模糊可以更多地喻示一种现实的、人类命运的不确定性。作者在一组照片中放入这张的照片,我想是有他的明确思考的。我甚至认为,这是我个人心目中的年度照片。

而那组表现老年人生活的黑白组照,可说是浓墨重彩地细细刻划了老年生活的、抒情与纪实得体结合的优秀作品。这组作品原作是彩色,但全部改成了黑白,增强了表现力。

突发新闻类单幅二等奖作品,由于巧妙地运用了投影而增强了画面的神秘性,比直白地呈现更多了一层曲折,因此也更耐看。当然,或许拍摄者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因为不敢明目张胆地举起照相机而采取盲拍所得。如果是这样的话,客观上却更加强了画面的力量。

还有那张突发新闻类单幅三等奖,巴勒斯坦通敌嫌犯被处决后游街的照片,信息之丰富,在于后面那些拿着手机追着拍摄这一场景的青少年。拍摄者的视角在这里带出了更多的信息,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当下特征,就像美术史上对作品的断代一样,这张照片可以让人基本确定拍摄的时代,即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

那张在垃圾堆中读书的照片,之所以这么引人注目,可能与照片呈现的乐观精神有关。

而在具有当代摄影特征的照片中,以意大利的非洲女一作比较突出。拍摄者以点状分布的罗列与归类的拍摄法展示了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同时也考虑到了被拍摄者的个人肖像权问题,不失为一组独特的作品。

如果不是把这次得奖的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作比较的话,我也许可以说,总体来讲,中国摄影记者的照片相对还需要在画面经营上更自觉地去努力提高水平。

《都市快报》的傅拥军已经是第二次获奖了,你能对他今年的作品《我好想爸爸妈妈》做一个点评么?

这组作品反映的是农村“空心化”的现实,中国农村有5000万留守儿童,从社会学角度讲,这是社会转型给孩子留下的“伤痕”。这组照片从第一张到最后一张完整地讲述了留守孩子的孤独,可能是这种孤独在空荡荡的学校体育锻炼器具的陪伴下更显强烈,吸引了评委的关注。

“荷赛”之外——那些专业人士,那些业界期待

哪些评委给你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美国休斯顿摄影博物馆的安妮·威尔克斯·塔克(Anne Wilkes Tucker)是一位,她是美国摄影界最出色的策展人之一。她每天做笔记,评选过程中也是如此。她从业以来积累的笔记已经摆满了美国办公室的书架。她比较谦虚,说自己记性不好、容易忘。评选中,她陈述完自己的理由后,经常说“我不太确定”,担心自己太武断、太自信。她对每一件作品都抱着非常尊重的态度。

法国战地摄影师维罗妮卡(Véronique de Viguerie)一有空就写电子邮件,我开玩笑说“你是法国人里最勤奋的”。评选结束后,维罗妮卡启程前往马里,开始记录那里的紧张局势。

来自伊拉克的评委盖斯(Ghaith Abdul Ahad),原来是位建筑师。他对作品的分析很到位,对作品的视觉结构把握很准确。这可能与他作为建筑师的知识结构有关。

越战期间,摄影师黄功吾的作品《战火中的女孩》,在当时引发一系列社会变化,影响深远。现在的摄影作品中,有如此影响力的作品比较少见。为什么?

只有社会各方面互动,才能发挥照片的力量,人们的社会活动才有可能让某些照片的诉求变成改变现实的力量。

新媒体的发展对摄影有怎样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是件好事,有利于作品的传播。微博等自媒体给了公民摄影师一个展示事实与自我观点的机会,也同时推动专职新闻纪实摄影师的自我进化、深化和提高。比方说,一张公民摄影师的微博照片,在专业记者手里可能演绎成为一组照片,或者一本书。

“荷赛”基金会称其宗旨是通过高质量的摄影报道促进人们对世界的理解。结合今年的评选,您认为“荷赛”最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对当下中国而言的最重要的价值有哪些?

对于当下中国的新闻报导摄影工作者而言,我想“荷赛”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应该是评选不设,没有所谓的评选指导思想,也没有题材的重大与渺小之分。因此,评委在评选时没有什么顾虑,没有人会告诉你今年哪些是大事,需要考虑。这是对于评委的基本信任与尊重。大家都是根据明确的规则,从照片的质量这个角度去评选、从是否有利人类的进步这个立场出发,去选择优秀的照片。

除摄影师和策展人外,你还是一位影评人。请说说国内影评人的现状?

与国内为数众多的摄影师相比,影评人数量明显不足。影评人的专业背景尽可不同,但要具备必要的摄影专业知识储备,并不断更新。

上一篇:捡漏“五福捧喜”嫁妆镜 下一篇:第十五读:获奖照片